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超声科的耦合剂涂抹装置,包括涂抹棒、进液管、蓄液盒、蓄液室、固定板、滚珠和放置座,所述固定板顶部的一侧设有蓄液盒,所述固定板顶部的另一侧设有放置座,所述蓄液盒的内部设有蓄液室,所述放置座的顶部放置有涂抹棒,且放置座的顶部设有与涂抹棒相配合的插槽。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在微型电机的输出端设有螺杆,并利用微型电机同时带动第一活塞及第二活塞分别在第一输液槽和第二输液槽的内部进行活动,在不影响耦合剂持续输出的同时实现了自动化耦合剂的吸入及挤出,避免了人为挤出工作强度大、挤出量不均匀、容易造成浪费的问题,提高工作效率,增加了耦合剂涂抹的精确度,提升使用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超声科的耦合剂涂抹装置
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辅助装置
,具体为一种用于超声科的耦合剂涂抹装置。
技术介绍
医用耦合剂是一种由新一代水性高分子凝胶组成的医用产品,它的PH值为中性,对人体无毒无害,不易干燥,不易酸败,超声显像清晰,粘稠性适宜,无油腻性,探头易于滑动,可湿润皮肤,消除皮肤表面空气,润滑性能好,易于展开,对超声探头无腐蚀、无损伤。临床上在给患者进行彩超检查时,需要在检查部位涂抹耦合剂,而目前现有的耦合剂涂抹装置大多体积较大,涂抹装置一次性携带的耦合剂数量较多,重量较大,医务人员在长时间使用的过程中增加了工作的强度,人工将耦合剂挤出使用不便于对一次性涂抹的量进行把握,而完全依靠滚珠滚动带动耦合剂的涂抹工作效率较低,使用后不便于对涂抹装置进行放置,容易对涂抹头部造成沾染,影响使用卫生。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超声科的耦合剂涂抹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现有耦合剂涂抹装置大多体积较大,涂抹装置一次性携带的耦合剂数量较多,重量较大,医务人员在长时间使用的过程中增加了工作的强度,人工将耦合剂挤出使用不便于对一次性涂抹的量进行把握,而完全依靠滚珠滚动带动耦合剂的涂抹工作效率较低,使用后不便于对涂抹装置进行放置,容易对涂抹头部造成沾染,影响使用卫生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超声科的耦合剂涂抹装置,包括涂抹棒、进液管、蓄液盒、蓄液室、固定板、滚珠和放置座,所述固定板顶部的一侧设有蓄液盒,所述固定板顶部的另一侧设有放置座,所述蓄液盒的内部设有蓄液室,所述放置座的顶部放置有涂抹棒,且放置座的顶部设有与涂抹棒相配合的插槽,所述蓄液盒的顶部设有注液口,所述注液口的顶部铰接有盖体,所述蓄液盒外侧壁底端的一侧连接有进液管,所述进液管的一端与蓄液室相连通,所述涂抹棒内部的顶端设有活动槽,所述活动槽位置处的涂抹棒内部设有两根相互平行的滑杆,两根滑杆之间套设有活动板,所述活动板的底部设有微型电机,且微型电机的输出端连接有螺杆,所述活动槽下方的涂抹棒内部设有4个第一输液槽,所述第一输液槽下方的涂抹棒内部设有第二输液槽,所述螺杆远离微型电机的一端延伸至第二输液槽内部并通过轴承安装有第一活塞,所述螺杆外侧的第一活塞外侧壁上等间距均匀布置有4个与螺杆相平行的抽拉杆,且抽拉杆远离第一活塞的一端延伸至第一输液槽内部并设有与第一输液槽相配合的第二活塞,所述第一输液槽与活动槽之间的涂抹棒内部设有与螺杆相配合的内螺纹孔,所述进液管远离蓄液盒的一端延伸至涂抹棒内部并与第一活塞下方的第二输液槽相连通,所述进液管外侧壁的一侧连接有根分流管,所述分流管远离进液管的一端皆与第一输液槽相连通,所述第一输液槽外侧壁的顶端一侧皆连接有出液管,所述第二输液槽外侧壁底端的一侧连接有导液管,且导液管、出液管、进液管与分流管上皆设有单向阀,所述涂抹棒的底部设有凹槽,所述凹槽位置处的涂抹棒内部底端设有加热管,所述出液管远离第一输液槽的一端延伸至凹槽位置处,所述涂抹棒的底端可拆卸安装有套头,所述涂抹棒外侧壁的底端设有外螺纹,且套头的内侧壁上设有与外螺纹相配合的内螺纹,所述套头底部的边缘位置处设有透明防护罩,且透明防护罩内侧的凹槽位置处放置有滚珠,所述套头上方的涂抹棒外侧壁上设有阻隔板,所述阻隔板上方的涂抹棒外侧壁上设有开关,且开关通过导线与微型电机和加热管电连接,所述涂抹棒的顶端连接有导线,所述导线与开关电连接,且涂抹棒外侧的导线与进液管之间包裹有限位套。优选的,所述蓄液盒外侧壁的一侧设有透明观察窗,透明观察窗位置处的蓄液盒上设有刻度线。优选的,所述阻隔板的底端呈圆台状,插槽的顶端设有与圆台状相配合的放置槽,且插槽内侧壁的底端设有紫外线消毒灯。优选的,所述涂抹棒外侧的阻隔板底部等间距均匀布置有照明灯,且照明灯通过导线与开关电连接。优选的,所述凹槽与透明防护罩内侧壁的横截面皆呈弧度一致的圆弧状,且圆弧的直径大于滚珠的直径。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该用于超声科的耦合剂涂抹装置,通过在放置座的内部设有与涂抹棒相配合的插槽,并将阻隔板的底端设为与插槽顶端相配合的圆台状,可以便于对涂抹棒使用后进行放置,且利用圆台及其相配合的放置槽起到了导向的作用,便于涂抹棒的放置且避免沾染侧壁,通过在涂抹棒的底端可拆卸安装有套头,可以便于对涂抹部位进行拆卸清洗,便于装置的清理及更换,提升装置的使用效果,通过在阻隔板的底部设有照明灯,可以便于利用照明灯进行照明,便于在涂抹耦合剂的过程中对涂抹在皮肤表面的耦合剂进行观察,避免耦合剂涂抹不均匀影响检测效果,通过在固定板的顶部设有蓄液盒,并通过进液管在蓄液盒上连接有涂抹棒,可以便于将耦合剂与涂抹棒分开放置而不影响耦合剂的使用,大大降低了涂抹棒的重量,便于操作,减小医务人员的劳动强度,通过将导线与进液管利用限位套进行包裹,可以便于提升涂抹棒与蓄液盒之间的连接强度,防拉扯,通过在插槽内部的底端设有紫外线消毒灯,并在套头的底端设有透明防护罩,可以便于利用紫外线消毒灯对涂抹棒进行杀菌消毒,且利用透明防护罩的透光效果,使紫外线可以穿过一部分进入凹槽内部对滚珠大面积进行消毒杀菌,提升装置的使用效果,通过在蓄液盒上设有透明观察窗,可以便于对剩余耦合剂的数量进行观察,避免由于剩余耦合剂数量不对而造成在涂抹过程中产生气泡影响摄片的效果,本技术通过在微型电机的输出端设有螺杆,并利用微型电机同时带动第一活塞及第二活塞分别在第一输液槽和第二输液槽的内部进行活动,在不影响耦合剂持续输出的同时实现了自动化耦合剂的吸入及挤出,避免了人为挤出工作强度大、挤出量不均匀、容易造成浪费的问题,提高工作效率,增加了耦合剂涂抹的精确度,提升使用效果。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正视内部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涂抹棒内部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A部位放大结构示意图。图中:1、涂抹棒;2、滑杆;3、限位套;4、导线;5、进液管;6、蓄液盒;7、注液口;8、盖体;9、透明观察窗;10、刻度线;11、蓄液室;12、固定板;13、紫外线消毒灯;14、透明防护罩;15、滚珠;16、凹槽;17、放置座;18、插槽;19、套头;20、加热管;21、活动槽;22、微型电机;23、活动板;24、外螺纹;25、内螺纹孔;26、分流管;27、第二活塞;28、螺杆;29、单向阀;30、阻隔板;31、照明灯;32、第二输液槽;33、第一活塞;34、导液管;35、出液管;36、抽拉杆;37、开关;38、第一输液槽。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3,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实施例:一种用于超声科的耦合剂涂抹装置,包括涂抹棒1、进液管5、蓄液盒6、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超声科的耦合剂涂抹装置,包括涂抹棒(1)、进液管(5)、蓄液盒(6)、蓄液室(11)、固定板(12)、滚珠(15)和放置座(17),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板(12)顶部的一侧设有蓄液盒(6),所述固定板(12)顶部的另一侧设有放置座(17),所述蓄液盒(6)的内部设有蓄液室(11),所述放置座(17)的顶部放置有涂抹棒(1),且放置座(17)的顶部设有与涂抹棒(1)相配合的插槽(18),所述蓄液盒(6)的顶部设有注液口(7),所述注液口(7)的顶部铰接有盖体(8),所述蓄液盒(6)外侧壁底端的一侧连接有进液管(5),所述进液管(5)的一端与蓄液室(11)相连通,所述涂抹棒(1)内部的顶端设有活动槽(21),所述活动槽(21)位置处的涂抹棒(1)内部设有两根相互平行的滑杆(2),两根滑杆(2)之间套设有活动板(23),所述活动板(23)的底部设有微型电机(22),且微型电机(22)的输出端连接有螺杆(28),所述活动槽(21)下方的涂抹棒(1)内部设有4个第一输液槽(38),所述第一输液槽(38)下方的涂抹棒(1)内部设有第二输液槽(32),所述螺杆(28)远离微型电机(22)的一端延伸至第二输液槽(32)内部并通过轴承安装有第一活塞(33),所述螺杆(28)外侧的第一活塞(33)外侧壁上等间距均匀布置有4个与螺杆(28)相平行的抽拉杆(36),且抽拉杆(36)远离第一活塞(33)的一端延伸至第一输液槽(38)内部并设有与第一输液槽(38)相配合的第二活塞(27),所述第一输液槽(38)与活动槽(21)之间的涂抹棒(1)内部设有与螺杆(28)相配合的内螺纹孔(25),所述进液管(5)远离蓄液盒(6)的一端延伸至涂抹棒(1)内部并与第一活塞(33)下方的第二输液槽(32)相连通,所述进液管(5)外侧壁的一侧连接有4根分流管(26),所述分流管(26)远离进液管(5)的一端皆与第一输液槽(38)相连通,所述第一输液槽(38)外侧壁的顶端一侧皆连接有出液管(35),所述第二输液槽(32)外侧壁底端的一侧连接有导液管(34),且导液管(34)、出液管(35)、进液管(5)与分流管(26)上皆设有单向阀(29),所述涂抹棒(1)的底部设有凹槽(16),所述凹槽(16)位置处的涂抹棒(1)内部底端设有加热管(20),所述出液管(35)远离第一输液槽(38)的一端延伸至凹槽(16)位置处,所述涂抹棒(1)的底端可拆卸安装有套头(19),所述涂抹棒(1)外侧壁的底端设有外螺纹(24),且套头(19)的内侧壁上设有与外螺纹(24)相配合的内螺纹,所述套头(19)底部的边缘位置处设有透明防护罩(14),且透明防护罩(14)内侧的凹槽(16)位置处放置有滚珠(15),所述套头(19)上方的涂抹棒(1)外侧壁上设有阻隔板(30),所述阻隔板(30)上方的涂抹棒(1)外侧壁上设有开关(37),且开关(37)通过导线与微型电机(22)和加热管(20)电连接,所述涂抹棒(1)的顶端连接有导线(4),所述导线(4)与开关(37)电连接,且涂抹棒(1)外侧的导线(4)与进液管(5)之间包裹有限位套(3)。/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超声科的耦合剂涂抹装置,包括涂抹棒(1)、进液管(5)、蓄液盒(6)、蓄液室(11)、固定板(12)、滚珠(15)和放置座(17),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板(12)顶部的一侧设有蓄液盒(6),所述固定板(12)顶部的另一侧设有放置座(17),所述蓄液盒(6)的内部设有蓄液室(11),所述放置座(17)的顶部放置有涂抹棒(1),且放置座(17)的顶部设有与涂抹棒(1)相配合的插槽(18),所述蓄液盒(6)的顶部设有注液口(7),所述注液口(7)的顶部铰接有盖体(8),所述蓄液盒(6)外侧壁底端的一侧连接有进液管(5),所述进液管(5)的一端与蓄液室(11)相连通,所述涂抹棒(1)内部的顶端设有活动槽(21),所述活动槽(21)位置处的涂抹棒(1)内部设有两根相互平行的滑杆(2),两根滑杆(2)之间套设有活动板(23),所述活动板(23)的底部设有微型电机(22),且微型电机(22)的输出端连接有螺杆(28),所述活动槽(21)下方的涂抹棒(1)内部设有4个第一输液槽(38),所述第一输液槽(38)下方的涂抹棒(1)内部设有第二输液槽(32),所述螺杆(28)远离微型电机(22)的一端延伸至第二输液槽(32)内部并通过轴承安装有第一活塞(33),所述螺杆(28)外侧的第一活塞(33)外侧壁上等间距均匀布置有4个与螺杆(28)相平行的抽拉杆(36),且抽拉杆(36)远离第一活塞(33)的一端延伸至第一输液槽(38)内部并设有与第一输液槽(38)相配合的第二活塞(27),所述第一输液槽(38)与活动槽(21)之间的涂抹棒(1)内部设有与螺杆(28)相配合的内螺纹孔(25),所述进液管(5)远离蓄液盒(6)的一端延伸至涂抹棒(1)内部并与第一活塞(33)下方的第二输液槽(32)相连通,所述进液管(5)外侧壁的一侧连接有4根分流管(26),所述分流管(26)远离进液管(5)的一端皆与第一输液槽(38)相连通,所述第一输液槽(38)外侧壁的顶端一侧皆连接有出液管(35),所述第二输液槽(32)外侧壁底端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云琴,张雪琴,
申请(专利权)人:张云琴,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重庆;50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