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手臂桡动脉穿刺用辅助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831919 阅读:5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10 18:4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手臂桡动脉穿刺用辅助装置,包括底座、立柱、手臂支撑架、锁紧装置一;底座底部设有滚轮;立柱固定在底座上,在立柱侧面沿竖直方向上设有滑槽;手臂支撑架包括支撑板、连接板、滑板、约束带一、约束带二、凸起,支撑板对应于滑槽水平设置于立柱外侧;滑板镶嵌在滑槽内并可沿着滑槽上下移动;连接板一端从滑槽的槽口伸入滑槽内与滑板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支撑板固定连接;锁紧装置一包括螺杆一、螺帽一、垫板,螺杆一的一端垂直固定在滑板上,另一端从滑槽的槽口伸出滑槽外,螺帽一螺纹连接在螺杆一上;垫板套设在螺杆一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合理,操作简单,功能齐全,既可通过调整手臂放置高度,还能牢靠地对上肢进行固定。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手臂桡动脉穿刺用辅助装置
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手臂桡动脉穿刺用辅助装置。
技术介绍
桡动脉穿刺常用于冠心病介入治疗及麻醉科有创血压监测、动脉血气分析时穿刺采血。动脉血气分析能客观反映呼吸衰竭的性质和程度,是判断患者有无缺氧和二氧化碳潴留的可靠方法。对指导氧疗、调节机械通气的各种参数以及纠正酸碱和电解质失衡均有很重要的意义。临床上常选用桡动脉穿刺采集动脉血标本做血液气体分析。常规方法穿刺时,患者手臂自然平放,因操作者右手持针而左手示指需触摸桡动脉搏动,无法绷紧穿刺部位的皮肤,使穿刺部位皮肤松弛,同时不能很好地固定桡动脉,穿刺时桡动脉易滑动,至使反复穿刺或容易穿刺失败;当操作者左手示指腹面平放在桡动脉上,由于感受的搏动面积大,所选择的穿刺点范围相应增大,不易找到最佳穿刺点,这也是造成反复穿刺和失败的原因。目前改进方法后将患者手臂伸直,抬高,略向外展;手指掌面向下压,手掌背曲呈反弓状,使穿刺部位皮肤自然绷紧,桡动脉血管亦相应拉直固定,行穿刺时不易滚动,此时桡动脉也更接近体表,易把握进针深度。而目前临床上缺乏一种同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手臂桡动脉穿刺用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1)、立柱(2)、手臂支撑架(4)、锁紧装置一(5);所述底座(1)底部设有带制动装置的滚轮(10);所述立柱(2)垂直固定在底座(1)上,在立柱(2)侧面沿竖直方向上设有横截面呈T形的滑槽(3);所述手臂支撑架(4)包括支撑板(41)、连接板(42)、滑板(43),所述支撑板(41)对应于滑槽(3)水平设置于立柱(2)外侧;所述滑板(43)镶嵌在滑槽(3)内并可沿着滑槽(3)上下移动;所述连接板(42)一端从滑槽(3)的槽口伸入滑槽(3)内与滑板(43)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支撑板(41)固定连接;支撑板(41)与连接板(42)可随着滑板(...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手臂桡动脉穿刺用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1)、立柱(2)、手臂支撑架(4)、锁紧装置一(5);所述底座(1)底部设有带制动装置的滚轮(10);所述立柱(2)垂直固定在底座(1)上,在立柱(2)侧面沿竖直方向上设有横截面呈T形的滑槽(3);所述手臂支撑架(4)包括支撑板(41)、连接板(42)、滑板(43),所述支撑板(41)对应于滑槽(3)水平设置于立柱(2)外侧;所述滑板(43)镶嵌在滑槽(3)内并可沿着滑槽(3)上下移动;所述连接板(42)一端从滑槽(3)的槽口伸入滑槽(3)内与滑板(43)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支撑板(41)固定连接;支撑板(41)与连接板(42)可随着滑板(43)沿滑槽(3)上下移动;所述支撑板(41)两侧设有两组分别用于约束手掌的约束带一(45)和用于约束手臂前端的约束带二(46);在支撑板(41)上表面还设置有用于承托手腕的弹性凸起(44);所述凸起(44)上表面为弧面;所述锁紧装置一(5)包括螺杆一(53)、螺帽一(51)、垫板(52),所述螺杆一(53)的一端垂直固定在滑板(43)上,另一端从滑槽(3)的槽口伸出滑槽(3)外,所述螺帽一(51)螺纹连接在螺杆一(53)上;所述垫板(52)套设在螺杆一(53)上并位于螺帽一(51)与立柱(2)之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手臂桡动脉穿刺用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用于放置酒精、碘...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林松李晓娟
申请(专利权)人:遵义医学院附属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贵州;5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