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秦从青专利>正文

一种擦棒及其自动擦背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831361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10 18:4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擦棒及其自动擦背装置,擦棒包括固定块,固定块上端面的中心设有一根横截面为椭圆形的立柱,所述立柱的周面由上自下均布有多层椭圆形的摩擦体,所述摩擦体与立柱同心,所述立柱的横截面由上至下短轴不变、长轴递增,自转的擦辊通过摩擦体先后摩擦皮肤来清除污垢,单个摩擦体由上至下提供渐变的力道,摩擦体受力变形能够贴合人体曲线,使用效果更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擦棒及其自动擦背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洗澡用具,具体涉及一种擦棒及其自动擦背装置。
技术介绍
我国的洗浴文化源远流长,现代生活节奏快,人们通过洗浴能够享受难得的悠闲,放松心情,擦背是指用特定的工具去除背部的污垢的行为,定期的洗浴擦背能够疏通毛孔,对人体大有裨益。现在大部分的澡堂都是人工用粗毛巾擦背,耗费人力,而且效率较慢,尤其是在客流多的时候需要花费大量时间排队。因此,近阶段出现了无需人工参与的自动擦背机,其均是通过粗毛巾往复摆动来进行擦背的,人工使用毛巾布擦背的力道可控,而自动擦背机上的毛巾布只能机械的运动,其覆盖面小需要使用者不同改变体位来找毛巾布的位置,另外由于人体不是一个平面存在一定曲线,可能毛巾布刚开始碰到人体的时候感觉力道刚好,摆动到另一点时就会变轻或变重,变轻达不到搓灰的效果,变重则会擦伤皮肤,整体来说将人工使用的毛巾布用机械驱动使用的体验效果较差。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公开一种擦棒及其自动擦背装置,自转的擦辊通过摩擦体先后摩擦皮肤来清除污垢,单个摩擦体由上至下提供渐变的力道,摩擦体受力变形能够贴合人体曲线,使用效果更好。本专利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擦棒,擦棒包括固定块,固定块上端面的中心设有一根横截面为椭圆形的立柱,所述立柱的周面由上自下均布有多层椭圆形的摩擦体,所述摩擦体与立柱同心,所述立柱的横截面由上至下短轴不变、长轴递增;所述固定块上设有固定通孔,所述固定通孔的中心线与所述立柱横截面的短轴平行。进一步,所述摩擦体的厚度为0.7-0.9mm,相邻两层摩擦体之间的间距为0.7-0.9mm,所述的所有摩擦体的外周面上下平齐且不超过固定块的外缘,所述擦棒的材料为聚氨酯。进一步,所述的每一层摩擦体为一片椭圆形的擦片。进一步,所述擦片的根部厚度大于外周面的厚度,所述擦片的外周面与其相邻的端面之间构成直角。进一步,所述的每一层摩擦体由若干根擦杆组成,所述的若干根擦杆在立柱周面上围成一圈椭圆形。进一步,所述擦杆为前端直径小于根部直径的圆台形。自动擦背装置,包含擦棒,还包括机架,机架上设有升降架,擦辊水平转动连接在升降架上,所述擦辊由第一电机驱动自转,所述擦辊的周面上均布有多排螺纹孔,螺栓从所述的单个擦棒外侧穿过固定通孔与对应的螺纹孔固定连接,固定通孔的两个端口所在的面向内凹陷形成弧形安装面,擦棒内侧的弧形安装面与所述擦辊的周面贴合;所述的所有擦棒向擦辊转动的相反方向倾斜且前一排擦棒的头部超过后一排擦棒的固定块,相邻两排螺纹孔错位设置,位于同一排的相邻螺纹孔之间的间距小于所述摩擦体的短轴。进一步,所述升降架包括左支架、右支架,左支架、右支架的前端分别与擦辊两端的转轴转动连接,左支架、右支架的后端与竖直安装在机架上的两根链条分别固连;所述机架后侧设有传动箱,传动箱内设有上下两根水平安装的传动杆,每个传动杆的两端分别设有一个链轮,所述的两根链条分别安装在上下对应的两个链轮上,第二电机通过联轴器驱动下方的传动杆转动。进一步,所述擦辊正上方的机架上设有花洒,所述花洒的洒落面积覆盖整个擦辊,所述花洒与洗浴场所的供水管连通。进一步,所述机架底部的前端固连有站立平台,站立平台的两侧设有扶手。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一、本专利技术通过擦棒上的摩擦体与皮肤摩擦来清理污垢,擦片或擦杆的端面与周面不是圆弧过度而是直接直角每次掠过皮肤时呈现“刮”皮肤的状态更容易清除皮肤上的污垢。二、摩擦体的形状为椭圆形,固定后长轴的任一侧与人体皮肤接触,较圆形能够提供更大的接触面积,确保摩擦体的工作面能够覆盖更大的面积,擦片或擦杆周面薄于根部,摩擦变形时更有韧性,能够切实提供足够的擦背力道清除皮肤上的污垢。三、立柱作为摩擦片的支撑体起到固定摩擦体的作用,且能够在遇到阻力时变形从而施加给背部足够的反作用力提供擦背的力度;立柱的椭圆形横截面由上至下短轴不变、长轴递增,呈现上部擦片软下部擦片硬的渐变结构,这样上部的擦片能够提供较轻的力度,下部的擦片能够提供相对较大的力度,使用更为灵活,能够根据个人的感觉后压或者前倾选择不同的擦背力道。四、固定通孔平行于立柱的短轴,安装后长轴的外侧接触人体视为工作面,工作面磨损后转一百八十度,原来的内侧转到外侧作为新的工作面继续使用,耐久度好,使用成本低。五、擦背装置的擦辊自转,其上均布的擦棒能够不断摩擦皮肤,从而清楚污垢;升降架带动擦辊上下往复运动,确保擦辊能够覆盖使用者整个身体的高度。六、擦棒安装时向擦辊转动的相反方向倾斜,擦辊转动时擦棒受力恰好将固定快弧形安装面向擦辊周面挤压,两者原本贴合,在力的作用下相抵,固定面大更为牢固,加之螺栓固定即使在受力状态下也不会出现晃动,固定方式可靠。前后排的螺纹孔错位分布,擦辊不停转动时擦棒能够擦到人体背部的每个部位,不留死角。七、前一排擦棒的头部超过后一排擦棒的固定块,工作时变形擦棒本体会倚靠在后一排的固定快上,不会贴在辊体上,起到限制过度变形不会远离使用者身体的作用。八、花洒位于擦辊正上方且覆盖面积覆盖整个擦辊,使用时先开热水,能够预热整个擦辊,使用更为舒适。附图说明图1为实施例1的擦棒本体正视示意图。图2为图1中A-A剖视图。图3为图1中B向示意图。图4为实施例2单层擦杆的截面图。图5为擦棒安装正视图。图6为擦棒安装侧视图。图7为擦背装置正视图。图8为擦背装置侧视图。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1如图1、2、3、5、6、7、8所示的一种擦棒,擦棒1包括固定块2,固定块2上端面的中心设有一根横截面为椭圆形的立柱3,所述立柱3的周面由上自下均布有多层椭圆形的摩擦体4,摩擦体4与立柱3同心且长轴和短轴平行。立柱的椭圆形要求其横截面由上至下短轴不变、长轴递增,这样固定在立柱周面上的摩擦体呈现出上部软于下部的特征,能够提供渐变的力道,满足不同使用者的需求。固定块2上设有固定通孔5,所述固定通孔5的中心线与所述立柱3横截面的短轴平行,这样固定后摩擦体椭圆形长轴外侧的面接触皮肤为工作面,椭圆形的结构能够增大与皮肤的接触面。本实施例中,所有摩擦体4的外周面上下平齐且不超过固定块2的外缘,每一层由上至下依次接触皮肤,力道渐增。擦棒1的材料为聚氨酯,既能变形也能满足擦背的硬度。每一层摩擦体4为一片椭圆形的擦片6,擦片6的根部厚度为0.9mm,擦片外周面的厚度为0.7mm,相邻两层擦片之间的距离为0.9mm,擦片6的外周面与其相邻的端面之间构成直角,直角能够轻柔的刮到皮肤,更容易下灰。擦背装置,包含了擦棒,还包括机架8,机架8上设有升降架,擦辊10水平转动连接在升降架上,擦辊10的周面上均布有多排螺纹孔11,螺栓12从所述的单个擦棒外侧穿过固定通孔5与对应的螺纹孔固定连接,擦辊由第一电机9驱动自转,从而不停的摩擦皮肤达到搓灰的效果。固定通孔5的两个端口所在的面向内凹陷形成弧形安装面130,两侧均为安装面,固定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擦棒,其特征在于:擦棒(1)包括固定块(2),固定块(2)上端面的中心设有一根横截面为椭圆形的立柱(3),所述立柱(3)的周面由上自下均布有多层椭圆形的摩擦体(4),所述摩擦体(4)与立柱(3)同心,所述立柱(3)的横截面由上至下短轴不变、长轴递增;所述固定块(2)上设有固定通孔(5),所述固定通孔(5)的中心线与所述立柱(3)横截面的短轴平行。/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擦棒,其特征在于:擦棒(1)包括固定块(2),固定块(2)上端面的中心设有一根横截面为椭圆形的立柱(3),所述立柱(3)的周面由上自下均布有多层椭圆形的摩擦体(4),所述摩擦体(4)与立柱(3)同心,所述立柱(3)的横截面由上至下短轴不变、长轴递增;所述固定块(2)上设有固定通孔(5),所述固定通孔(5)的中心线与所述立柱(3)横截面的短轴平行。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擦棒,其特征在于:所述摩擦体(4)的厚度为0.7-0.9mm,相邻两层摩擦体(4)之间的间距为0.7-0.9mm,所述的所有摩擦体(4)的外周面上下平齐且不超过固定块(2)的外缘,所述擦棒(1)的材料为聚氨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擦棒,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每一层摩擦体(4)为一片椭圆形的擦片(6)。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擦棒,其特征在于:所述擦片(6)的根部厚度大于外周面的厚度,所述擦片(6)的外周面与其相邻的端面之间构成直角。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擦棒,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每一层摩擦体(4)由若干根擦杆(7)组成,所述的若干根擦杆(7)在立柱周面上围成一圈椭圆形。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擦棒,其特征在于:所述擦杆(7)为前端直径小于根部直径的圆台形。


7.自动擦背装置,其特征在于:包含权利要求1至6任一项中的擦棒,还包括机架(8),机架(8)上设有升降架,擦辊(10)水平转动连接在升降架上,所述擦辊由第一电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秦从青
申请(专利权)人:秦从青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