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低噪音的食品加工机,包括机座和搅拌杯,机座内设有电机和控制板,搅拌杯包括杯体,杯体内设有粉碎刀组件,机座包括机壳及设于机壳下方的底盖,机壳包括上机壳和下机壳,下机壳的上端设有沉台腔,上机壳设有中空腔,沉台腔与中空腔形成容纳杯体的容纳腔,机壳的上端设有盖合于容纳腔上方以将容纳腔上方封闭的上盖,容纳腔底部与机座的内腔连通并通过底盖将容纳腔与机座的内腔封闭,以使搅拌杯和电机处于密闭的空间内,这样将机壳设置成两部分,便于机壳的加工成型,提升了加工生产效率,并且可很好的将杯体内的粉碎刀组件产生的噪音阻隔,减少传播到外界的噪音量,以实现降低噪音的效果,大大提升用户的使用体验。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低噪音的食品加工机
本技术涉及食品加工机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低噪音的食品加工机。
技术介绍
现有食品加工机为达到食材破壁效果,一般电机空载转速设计到3rpm以上,负载情况下转速也可达1.5rpm。高转速实现了食材细腻粉碎效果,但同时也带来机器噪音大问题,现有食品加工机噪音一般在90~95之间达到Ⅲ级水平,噪音问题已成为食品加工机使用的第一大痛点,严重影响用户的体验。现有食品加工机主要包括主机和搅拌杯。搅拌杯装配到主机上后,电机轴与搅拌刀轴通过联轴器连接,电机高速旋转带动搅拌刀搅拌粉碎食材。整机噪音主要包括:搅拌杯内液体扰流噪音、杯座位置联轴器传动振动噪音、主机内部电机转动振动噪音及底座排风通道噪音。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低噪音的食品加工机。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低噪音的食品加工机,包括机座和搅拌杯,机座内设有电机和控制板,搅拌杯包括杯体,杯体内设有粉碎刀组件,机座包括机壳及设于机壳下方的底盖,其中,所述机壳包括上机壳和下机壳,下机壳的上端设有沉台腔,上机壳设有中空腔,沉台腔与中空腔形成容纳杯体的容纳腔,机壳的上端设有盖合于容纳腔上方以将容纳腔上方封闭的上盖,容纳腔底部与机座的内腔连通并通过底盖将容纳腔与机座的内腔封闭,以使搅拌杯和电机处于密闭的空间内。进一步的,所述上机壳包括内上机壳及设于内上机壳外部的外上机壳,内上机壳与外上机壳之间形成上中空层。进一步的,所述下机壳包括内下机壳及设于内下机壳外部的外下机壳,内下机壳与外下机壳之间形成下中空层。进一步的,所述内下机壳上端设有限位围边,内上机壳下端设有与限位围边配合的止口。进一步的,所述上中空层内设有消音件。进一步的,所述下机壳上端面设有通孔,上机壳下端面设有螺柱,还包括紧固件,紧固件穿过螺孔与螺柱连接以将上机壳与下机壳连接固定。进一步的,所述上盖边缘设有铰接台,铰接台设有第一铰接孔,与铰接台对应一侧的上机壳上端设有铰接凸耳,铰接凸耳设有第二铰接孔,还包括铰接轴和套设于铰接轴上的扭簧,铰接轴穿过第一铰接孔和第二铰接孔并在扭簧作用实现上盖的铰接。进一步的,与铰接凸耳相对一侧的上机壳上端设有开合盖结构,上盖对应的边缘设有与开合盖结构配合的楔形台阶。进一步的,所述开合盖结构包括按钮及推动按钮复位的弹性件,按钮边缘设有与楔形台阶配合的压舌。进一步的,与铰接凸耳相对一侧的上机壳上端内部设有安全开关,安全开关与电机和控制板电连接,上盖对应的边缘设有触发安全开关的触发件。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本技术具有如下优点:1、本技术中,机壳包括上机壳和下机壳,下机壳的上端设有沉台腔,上机壳设有中空腔,沉台腔与中空腔形成容纳杯体的容纳腔,这样将机壳设置成两部分,便于机壳的加工成型,提升了加工生产效率;并在机壳的上端设有盖合于容纳腔上方以将容纳腔上方封闭的上盖,而容纳腔底部与机座的内腔连通并通过底盖将容纳腔与机座的内腔封闭,以使搅拌杯和电机处于密闭的空间内,可很好的将杯体内的粉碎刀组件产生的噪音阻隔,减少传播到外界的噪音量,以实现降低噪音的效果,大大提升用户的使用体验。2、上机壳包括内上机壳及设于内上机壳外部的外上机壳,内上机壳与外上机壳之间形成上中空层,即使得上机壳为双层结构,这样上机壳可更好的对杯体内粉碎刀组件的噪音进行阻隔,又进一步降低噪音,从而进一步降低食品加工机的噪音。3、下机壳包括内下机壳及设于内下机壳外部的外下机壳,内下机壳与外下机壳之间形成下中空层,即使得下机壳为双层结构,这样下机壳可更好的对电机工作时的噪音进行阻隔,又进一步降低噪音,从而进一步降低食品加工机的噪音。4、内下机壳上端设有限位围边,内上机壳下端设有与限位围边配合的止口,通过限位围边与止口之间的配合以将上机壳与下机壳之间的径向方向限位,以便于上机壳与下机壳之间的安装固定。5、通过在上中空层内设有消音件,这样消音件可进一步对噪音进行阻挡隔绝,尤其是搅拌杯内粉碎刀工作时的噪音,从而大大降低了食品加工机整体的噪音,以提升用户体验。6、下机壳上端面设有通孔,上机壳下端面设有螺柱,还包括紧固件,通过紧固件穿过螺孔与螺柱连接以将上机壳与下机壳连接固定,既保证上机壳与下机壳的连接固定可靠性,又方便连接固定,易于装配固定,生产装配效率高。7、上盖边缘设有铰接台,铰接台设有第一铰接孔,与铰接台对应一侧的上机壳上端设有铰接凸耳,铰接凸耳设有第二铰接孔,还包括铰接轴和套设于铰接轴上的扭簧,铰接轴穿过第一铰接孔和第二铰接孔并在扭簧作用实现上盖的铰接,此种铰接方式不仅结构简单,又能很好的保证上盖的铰接,以保证上盖开合的稳定性,且操作手感佳。8、与铰接凸耳相对一侧的上机壳上端设有开合盖结构,上盖对应的边缘设有与开合盖结构配合的楔形台阶,通过开合盖结构与楔形台阶配合以对上盖盖合后的锁定,保证上盖锁定后的稳固性,同时也方便上盖的打开,提升用户操作体验。9、开合盖结构包括按钮及推动按钮复位的弹性件,按钮边缘设有与楔形台阶配合的压舌,这样通过按压按钮以使压舌脱离对楔形台阶的锁定,从而解除对上盖的锁定,以实现打开上盖,此种开盖方式简单且可靠。10、在与铰接凸耳相对一侧的上机壳上端内部设有安全开关,安全开关与电机和控制板电连接,上盖对应的边缘设有触发安全开关的触发件,使得在上盖打开后,电机自动断电,以使粉碎刀组件停止工作,以保证食品加工机的使用安全性。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图1为本技术所述食品加工机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所述食品加工机实施例一中上盖打开状态示意图;图3为图2中A的放大图;图4为本技术所述食品加工机实施例一的剖视图;图5为图4中B的放大图;图6为图4中C的放大图;图7为本技术所述食品加工机实施例一中上机壳的剖视图;图8为图7中D的放大图;图9为本技术所述食品加工机实施例一中下机壳的剖视图;图10为本技术所述食品加工机实施例二中上机壳的剖视图。图中所标各部件名称如下:1、机座;100、电机;200、控制板;11、机壳;110、容纳腔;111、上机壳;1111、中空腔;1112、内上机壳;1113、外上机壳;1114、上中空层;1115、止口;1116、铰接凸耳;11161、第二铰接孔;1117、安全开关;112、下机壳;1121、沉台腔;1122、内下机壳;1123、外下机壳;1124、下中空层;1125、限位围边;12、底盖;13、上盖;131、投料口;132、投料盖;133、铰接台;1331、第一铰接孔;134、楔形台阶;135、触发件;14、铰接轴;15、扭簧;16、按钮;161、压舌;17、弹性件;2、搅拌杯;21、杯体;3、粉碎刀组件;4、消音件。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低噪音的食品加工机,包括机座和搅拌杯,机座内设有电机和控制板,搅拌杯包括杯体,杯体内设有粉碎刀组件,机座包括机壳及设于机壳下方的底盖,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壳包括上机壳和下机壳,下机壳的上端设有沉台腔,上机壳设有中空腔,沉台腔与中空腔形成容纳杯体的容纳腔,机壳的上端设有盖合于容纳腔上方以将容纳腔上方封闭的上盖,容纳腔底部与机座的内腔连通并通过底盖将容纳腔与机座的内腔封闭,以使搅拌杯和电机处于密闭的空间内。/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低噪音的食品加工机,包括机座和搅拌杯,机座内设有电机和控制板,搅拌杯包括杯体,杯体内设有粉碎刀组件,机座包括机壳及设于机壳下方的底盖,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壳包括上机壳和下机壳,下机壳的上端设有沉台腔,上机壳设有中空腔,沉台腔与中空腔形成容纳杯体的容纳腔,机壳的上端设有盖合于容纳腔上方以将容纳腔上方封闭的上盖,容纳腔底部与机座的内腔连通并通过底盖将容纳腔与机座的内腔封闭,以使搅拌杯和电机处于密闭的空间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食品加工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机壳包括内上机壳及设于内上机壳外部的外上机壳,内上机壳与外上机壳之间形成上中空层。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食品加工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机壳包括内下机壳及设于内下机壳外部的外下机壳,内下机壳与外下机壳之间形成下中空层。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食品加工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内下机壳上端设有限位围边,内上机壳下端设有与限位围边配合的止口。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食品加工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上中空层内设有消音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旭宁,赵文明,杨开清,
申请(专利权)人:九阳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