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便饮用的保温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830700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10 18:4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保温杯的技术领域,公开了方便饮用的保温杯,包括杯体,杯体具有内腔,水装在内腔内;杯体包括杯盖;杯盖活动连接有按压块,本实施例中的按压块形成在杯盖的顶部,便于用户手动按压按压块;按压块连接有吸水管,吸水管的一端与按压块活动连接,另一端延伸至内腔;按压块朝下延伸形成有抵压柱,抵压柱的端部刚好与吸水管相抵压;当用户需要喝水时,将按压块的一侧下按,则按压块的另一侧则往上翘起,抵压柱也随着按压块的运动而朝向按压块的一侧的方向转移,刚好将吸水管朝向按压块的另一侧的方向推移,使吸水管的一端移出通道外,显露在外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方便饮用的保温杯
本技术涉及保温杯的
,特别涉及方便饮用的保温杯。
技术介绍
保温杯一般是由陶瓷或不锈钢加上真空层做成的盛水的容器,顶部有盖,密封严实,真空绝热层能使装在内部的水等液体延缓散热,以达到保温的目的随着保温杯技术的提升,保温杯具有很好的保温效果,使保温杯得到了更广泛的使用;但是,我们通常使用的保温杯,喝水时,都需要将杯盖旋钮开,然后将杯体朝下倾斜,才能喝到水,这样很容易将保温杯内的水从杯口倒出,将用户衣服、皮肤弄湿,而且若是用户手上拿的东西多时,就不好开盖,或者在用户运动后感到很渴时,就会由于太过急切,而导致倒水动作过猛,而使大量水从杯口倒出,打湿衣服,很不方便。为了解决上述所存在的问题,本申请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方便饮用的保温杯。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方便饮用的保温杯,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保温杯不便于用户饮用杯内的水的问题。本技术是这样实现的,方便饮用的保温杯,包括具有内腔的杯体;所述杯体包括杯盖;所述杯盖活动连接有按压块,所述按压块连接有吸水管,所述吸水管的一端与所述按压块活动连接,另一端延伸至所述内腔;所述按压块朝下延伸形成有抵压柱,所述抵压柱的端部与所述吸水管相抵压;当将所述按压块的一侧下按时,所述按压块的另一侧朝上移动,所述抵压柱抵压所述吸水管,使所述吸水管的一端移出外部。进一步的,所述按压块上形成有通道,所述通道的一端在所述按压块的另一侧形成开口;所述吸水管的一端嵌入所述通道内;当下按所述按压块的一侧,所述开口显露,所述吸水管的一端通过所述开口延伸至外部。进一步的,所述吸水管朝下弯折形成有弯折部,所述抵压柱刚好抵压所述弯折部;当下压所述按压块的一侧,所述弯折部随着所述按压块的另一侧朝向所述通道的方向,将所述吸水管的一端推出外部。进一步的,所述弯折部设有朝上呈开口状的定位部,且所述定位部呈漏斗状;所述抵压柱嵌入所述定位部,且在所述抵压柱移动的过程中,所述抵压柱始终嵌入在所述定位部内。进一步的,所述杯体的外周朝外凸起形成有多个加厚区,所述加厚区沿杯体的长度方向延伸布置,且多个所述加厚区呈间隔布置;所述加厚区朝内凹陷形成有置物槽,所述杯体铰接布置有封盖片,所述封盖片将所述置物槽封盖。进一步的,所述置物槽内连接有多个沿所述置物槽的宽度方向呈间隔布置的杆条;所述杆条沿所述置物槽的长度方向延伸布置。进一步的,所述置物槽的槽面连接有多个沿所述置物槽的宽度方向呈间隔布置的套环,且多个所述套环排成两排;且两排所述套环分别将多个所述杆条的底部和中部固定。进一步的,从上至下,所述杆条的尺寸逐渐增大;且位于上方的所述套环的尺寸小于位于下方的所述套环的尺寸。进一步的,所述套环具有弹性。进一步的,所述置物槽的槽面覆盖有隔热层。与现有技术相比,上述提供的方便饮用的保温杯,水被装在内腔内,将杯盖盖上,当用户需要喝水时,将按压块的一侧下按,则按压块的另一侧则往上翘起,抵压柱也随着按压块的运动而朝向按压块的一侧的方向转移,刚好将吸水管朝向按压块的另一侧的方向推移,使吸水管的一端移出通道外,显露在外部,这样,用户就可以直接通过吸水管饮用杯体内的水,不用将杯体上倒,这样就不会出现水从出水口漏出的情况,不会浪费水,也不会将用户衣服、皮肤打湿;将按压块的另一侧下压,抵压柱即可将吸水管带入通道内,按压块恢复;操作方便,用户使用一只手,即可通过此保温杯饮用水,方便快捷。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保温杯的立体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保温杯的立体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保温杯的截面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按压块未按压前的杯盖截面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下按按压块时的杯盖截面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本实施例的附图中相同或相似的标号对应相同或相似的部件;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若有术语“上”、“下”、“左”、“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附图中描述位置关系的用语仅用于示例性说明,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的具体含义。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的实现进行详细的描述。参照图1-5所示,为本技术提供较佳实施例。保温杯在目前几乎是人手一个,在不外出的情况下可能对保温杯没要求,但是当人们外出旅游或者运动时,就需要一款更方便的保温杯,本申请提供的是一种更方便用户饮用的保温杯。方便饮用的保温杯,包括杯体10,杯体10具有内腔12,水装在内腔12内;杯体10包括杯盖13;杯盖13活动连接有按压块30,本实施例中的按压块30形成在杯盖13的顶部,便于用户手动按压按压块30;按压块30连接有吸水管32,吸水管32的一端与按压块30活动连接,另一端延伸至内腔12;按压块30朝下延伸形成有抵压柱31,抵压柱31的端部刚好与吸水管32相抵压;当将按压块30的一侧下按时,按压块30的另一侧朝上移动,抵压柱31随着按压块30的运动而朝上倾斜,由于抵压柱31抵压吸水管32,则刚好将吸水管32朝上推移,将吸水管32的一端退出管道外,显露出外部,便于用户饮用水。上述提供的方便饮用的保温杯,水被装在内腔12内,将杯盖13盖上,当用户需要喝水时,将按压块30的一侧下按,则按压块30的另一侧则往上翘起,抵压柱31也随着按压块30的运动而朝向按压块30的一侧的方向转移,刚好将吸水管32朝向按压块30的另一侧的方向推移,使吸水管32的一端移出通道外,显露在外部,这样,用户就可以直接通过吸水管32饮用杯体10内的水,不用将杯体10上倒,这样就不会出现水从出水口漏出的情况,不会浪费水,也不会将用户衣服、皮肤打湿;将按压块30的另一侧下压,抵压柱31即可将吸水管32带入通道内,按压块30恢复;操作方便,用户使用一只手,即可通过此保温杯饮用水,方便快捷。按压块30上形成有通道,通道的两端形成开口,且其中一个开口形成在按压块30的另一侧的侧边;吸水管32的一端嵌入通道内;当需要饮水时,下按按压块30的一侧,则按压块30另一侧上移,使开口显露,而吸水管32的一端则被抵压柱31推出开口外,用户则直接通过吸水管32的一端饮水,由于吸水管32的另一端延伸至内腔12内,这样就不用将杯体10往上倒,不会出现开口漏水的情况。吸水管32正对抵压柱31的位置朝下弯折形成弯折部33,抵压柱31刚好抵压在弯折部33;弯折部33的一侧吸水管32嵌入通道内,另一侧则朝向内腔12延伸,当下按按压块30时,抵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方便饮用的保温杯,其特征在于,包括具有内腔的杯体;所述杯体包括杯盖;所述杯盖活动连接有按压块,所述按压块连接有吸水管,所述吸水管的一端与所述按压块活动连接,另一端延伸至所述内腔;所述按压块朝下延伸形成有抵压柱,所述抵压柱的端部与所述吸水管相抵压;当将所述按压块的一侧下按时,所述按压块的另一侧朝上移动,所述抵压柱抵压所述吸水管,使所述吸水管的一端移出外部。/n

【技术特征摘要】
1.方便饮用的保温杯,其特征在于,包括具有内腔的杯体;所述杯体包括杯盖;所述杯盖活动连接有按压块,所述按压块连接有吸水管,所述吸水管的一端与所述按压块活动连接,另一端延伸至所述内腔;所述按压块朝下延伸形成有抵压柱,所述抵压柱的端部与所述吸水管相抵压;当将所述按压块的一侧下按时,所述按压块的另一侧朝上移动,所述抵压柱抵压所述吸水管,使所述吸水管的一端移出外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便饮用的保温杯,其特征在于,所述按压块上形成有通道,所述通道的一端在所述按压块的另一侧形成开口;所述吸水管的一端嵌入所述通道内;当下按所述按压块的一侧,所述开口显露,所述吸水管的一端通过所述开口延伸至外部。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便饮用的保温杯,其特征在于,所述吸水管朝下弯折形成有弯折部,所述抵压柱刚好抵压所述弯折部;当下压所述按压块的一侧,所述弯折部随着所述按压块的另一侧朝向所述通道的方向,将所述吸水管的一端推出外部。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便饮用的保温杯,其特征在于,所述弯折部设有朝上呈开口状的定位部,且所述定位部呈漏斗状;所述抵压柱嵌入所述定位部,且在所述抵压柱移动的过程中,所述抵压柱始终嵌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巍巍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浪尖工业设计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