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从白芍非药用部位提取单萜苷类有效成分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4830279 阅读:9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10 18:48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中药有效成分的提取,具体公开了一种从白芍非药用部位提取单萜苷类有效成分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将白芍非药用部位进行干燥处理并粉碎,得到颗粒样品;采用水或醇‑水混合溶剂对所述颗粒样品进行提取,获得粗提取液;利用大孔树脂对由所述粗提取液制备的上样液进行吸附,再利用乙醇‑水混合溶媒作为洗脱剂,按0%、50%乙醇梯度洗脱,收集50%乙醇洗脱部位洗脱液,浓缩,干燥,获得精制提取物。本发明专利技术所述方法不仅有效富集了多种单萜苷组分,还减少了潜在毒性成分,扩大并丰富了中药资源的有效综合利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从白芍非药用部位提取单萜苷类有效成分的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中药有效成分的提取,具体地说,涉及从白芍非药用部位提取单萜苷类有效成分的方法。
技术介绍
白芍的有效成分为白芍单萜苷类,主要包括氧化芍药苷、芍药内酯苷、芍药苷、没食子酰芍药苷和苯甲酰芍药苷,每种成分均具有多种药理作用和用途,目前主要提取自白芍主根。以白芍等牡丹科植物为原料进行单萜苷类成分提取或制备的相关技术多集中在芍药苷和芍药内酯苷两个主要成分上,且重点是得到一些单体成分,工艺较为复杂,所得单体成分无论是药用还是食用并不能代表中药白芍的综合作用。白芍的根茎(根状地下茎)和侧根凸头,合称芍头,属于非药用部位,白芍主根上附着的细根(以下简称细根)因不能达到药用要求,在采收时常作为下脚料被弃去。然而,其中仍然含有氧化芍药苷、芍药内酯苷、芍药苷、没食子酰芍药苷、苯甲酰芍药苷等有效成分,只是还同时存在一些潜在毒性成分如苯甲酸等,故而至今尚未见到针对这些非药用部位进行有效成分提取的研究报道。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从白芍非药用部位提取单萜苷类有效成分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n(1)将白芍非药用部位进行干燥处理并粉碎,得到颗粒样品;/n(2)采用水或醇-水混合溶剂对所述颗粒样品进行提取,合并提取液,过滤,浓缩,获得粗提取液;/n(3)采用层析柱,以大孔树脂为填料,先利用大孔树脂对由所述粗提取液制备的上样液进行吸附,再利用乙醇-水混合溶媒作为洗脱剂,按0%、50%乙醇梯度洗脱,收集50%乙醇洗脱部位洗脱液,浓缩,干燥,获得精制提取物。/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从白芍非药用部位提取单萜苷类有效成分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1)将白芍非药用部位进行干燥处理并粉碎,得到颗粒样品;
(2)采用水或醇-水混合溶剂对所述颗粒样品进行提取,合并提取液,过滤,浓缩,获得粗提取液;
(3)采用层析柱,以大孔树脂为填料,先利用大孔树脂对由所述粗提取液制备的上样液进行吸附,再利用乙醇-水混合溶媒作为洗脱剂,按0%、50%乙醇梯度洗脱,收集50%乙醇洗脱部位洗脱液,浓缩,干燥,获得精制提取物。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述白芍非药用部位粉碎后过5~10目筛,得到颗粒样品。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述白芍非药用部位选自根茎、侧根凸头和细根中的一种或多种。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采用6~14倍体积的40%~70%乙醇回流提取,优选采用12倍体积的50%乙醇或70%乙醇回流提取;
和/或,提取次数为1~3次,每次提取时间为1~2.5小时,优选提取次数为2次,每次提取时间为1.5~2小时。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所述上样液由所述粗提取液经稀释或未经稀释后获得,所述上样液的浓度为0.25~1g干燥原料/mL,优选0.25~0.5g干燥原料/mL。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所述大孔树脂为苯乙烯系弱极性和非极性树脂,优选D-101、AB-8大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龚慕辛马喆谢凯莉
申请(专利权)人:首都医科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