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液结构、雾化器及其气溶胶发生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828863 阅读:3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10 18:4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注液结构,其包括固定套、设置在固定套内的连通管以及可活动地设置在固定套和连通管之间的注液管,所述连通管上设置有能够连通注液管的内腔与连通管的内腔的连通孔,所述连通管的内腔与外界连通。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注液结构,相对固定套和连通管活动注液管,能够使得注液管的内腔与连通管的内腔相连通,烟液通过注液管的内腔和连通管的内腔进入储液腔内,同时排气口被打开,储液腔内的空气通过排气口排至注液结构外部,平衡储液腔内的气压,操作简单,或者,能够使得注液管的内腔与连通管的内腔之间相隔离,同时注液管封闭排气口。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还公开了一种具有上述注液结构的雾化器及其气溶胶发生装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注液结构、雾化器及其气溶胶发生装置
本技术涉及模拟吸烟
,特别地,涉及一种注液结构、雾化器及其气溶胶发生装置。
技术介绍
气溶胶发生装置包括雾化器以及与雾化器电性连接的电源装置,雾化器内设置有储液腔以及雾化组件,雾化组件在电源装置的电驱动下加热储液腔供给的烟液,形成烟雾,以供用户抽吸。考虑到气溶胶发生装置的经济实用性,通常可通过气溶胶发生装置上的注液结构向储液腔内进行注液操作,而现有技术的气溶胶发生装置中,一般通过设置注液塞密封,注液时需要拔下注液塞,通过烟液瓶向气溶胶发生装置的储液腔内注液,然后再盖合上注液塞以密封储液腔,注液操作麻烦。
技术实现思路
基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注液操作简单的注液结构、雾化器及其气溶胶发生装置。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要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注液结构,所述注液结构包括固定套、设置在所述固定套内的连通管以及可活动地设置在所述固定套与所述连通管之间的注液管,所述固定套上设置有与所述连通管的内腔连通的注液口以及排气口,所述排气口与外界连通,所述连通管上设置有连通孔,所述注液管上设置有进液口,活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注液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注液结构包括固定套、设置在所述固定套内的连通管以及可活动地设置在所述固定套与所述连通管之间的注液管,所述固定套上设置有与所述连通管的内腔连通的注液口以及排气口,所述排气口与外界连通,所述连通管上设置有连通孔,所述注液管上设置有进液口,活动所述注液管,能够使得所述注液管的内腔和所述连通管的内腔通过所述连通孔连通,烟液可从所述进液口进入所述注液管内,并经过所述连通孔、所述注液口流出至所述固定套外部,空气可从所述排气口排至外界,或者,活动所述注液管,所述注液管能够同时封闭所述连通孔和所述排气口。/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注液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注液结构包括固定套、设置在所述固定套内的连通管以及可活动地设置在所述固定套与所述连通管之间的注液管,所述固定套上设置有与所述连通管的内腔连通的注液口以及排气口,所述排气口与外界连通,所述连通管上设置有连通孔,所述注液管上设置有进液口,活动所述注液管,能够使得所述注液管的内腔和所述连通管的内腔通过所述连通孔连通,烟液可从所述进液口进入所述注液管内,并经过所述连通孔、所述注液口流出至所述固定套外部,空气可从所述排气口排至外界,或者,活动所述注液管,所述注液管能够同时封闭所述连通孔和所述排气口。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注液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注液结构还包括弹性件,所述弹性件收容在所述固定套的空腔内,所述弹性件的一端弹性抵持所述注液管的底壁,所述弹性件的另一端弹性抵持所述固定套的内壁。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注液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套的侧壁上设置有泄压口,所述泄压口与所述固定套的内腔连通。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注液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通管的一端开口形成第二开口端,所述第二开口端与所述注液口连通,所述连通孔设置在所述连通管远离所述第二开口端的侧壁上,所述连通管相对所述第二开口端一端的周壁上凸设有限位环,相对所述固定套沿其轴向活动所述注液管时,所述注液管能够抵持在所述限位环处。


5.如权利要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邱伟华刘应来
申请(专利权)人:常州市派腾电子技术服务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