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马占君专利>正文

自带电源的多功能吹风伞及其使用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4828502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10 18:4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自带电源的多功能吹风伞及其使用方法,该吹风伞包括有伞主体和伞炳结构,伞主体包括有能够进行收缩的伞面和伞骨,所述伞骨与伞炳结构可拆卸连接;所述伞炳结构内置有风扇机构和电源机构,所述风扇机构与电源机构电连接,所述伞炳结构上开设有吹风口,使风扇机构产生的风从吹风口吹出。在本发明专利技术中,通过伞炳结构内置的风扇机构以及内置的电源机构,能够保证风扇机构正常供电进行吹风的同时,安全性更高,不会刮伤使用者;同时由于风扇机构与电源机构内置,使该吹风伞结构紧凑,体积小,方便收纳;而且,通过伞炳结构与伞骨可拆卸连接,方便安装与拆卸,在伞面或伞骨损坏后,可以只需更换伞主体部分,降低使用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自带电源的多功能吹风伞及其使用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生活用品
,特别涉及一种自带电源的多功能吹风伞及其使用方法。
技术介绍
伞是人们日常生活中常用的生活用品,一般用于遮阳或遮雨,功能单一。在天气炎热时打伞,虽然能够遮住阳光,但是由于伞面挡住了风,人会感到十分闷热,因此有人专利技术出设置有风扇机构的吹风伞。如申请号为CN200620086444.2的专利申请中,公开了一种自动吹风伞,包括伞面、伞骨、支撑杆和轴套,轴套套在支撑杆上,伞骨铰接在轴套上,轴套的侧面上固定有风扇机构。打开伞时,风扇机构能正对着人吹风,合上伞时,风扇机构随轴套向支撑杆的下端运动,不影响伞的收拢。以上专利所实现的自动吹风伞中,其扇叶设置于伞骨外,正对人脸,在伞叶的高速转动中,容易产生刮伤,影响使用,同时由于风扇机构设置于伞骨外,增大体积,难以收纳;而且,伞面或伞骨损坏后,会使整个自动吹风伞不能使用,需要更换整个吹风伞,增加使用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的首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自带电源的多功能吹风伞及其使用方法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自带电源的多功能吹风伞,包括有伞主体和伞炳结构,伞主体包括有能够进行收缩的伞面和伞骨,其特征在于所述伞骨与伞炳结构可拆卸连接;所述伞炳结构内置有风扇机构和电源机构,所述风扇机构与电源机构电连接,所述伞炳结构上开设有吹风口,使风扇机构产生的风从吹风口吹出。/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带电源的多功能吹风伞,包括有伞主体和伞炳结构,伞主体包括有能够进行收缩的伞面和伞骨,其特征在于所述伞骨与伞炳结构可拆卸连接;所述伞炳结构内置有风扇机构和电源机构,所述风扇机构与电源机构电连接,所述伞炳结构上开设有吹风口,使风扇机构产生的风从吹风口吹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带电源的多功能吹风伞,其特征在于所述伞炳结构包括有手持件和连接件,所述连接件的一端与伞骨可拆卸连接,用于支撑伞主体,所述连接件的另一端与手持件固定连接,所述连接件与手持件的内部均为中空结构,组合形成容纳风扇机构和电源机构的容纳腔。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自带电源的多功能吹风伞,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持件包括有安装部和通风部,所述安装部的一端与连接件固定连接,所述安装部的另一端与通风部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通风部的另一端弯折向上设置,所述安装部与通风部内部为相互连通的中空结构,所述风扇机构安装于安装部内,所述通风部的弯折向上的一端开设有所述吹风口,所述安装部的侧壁上开设有进风口。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自带电源的多功能吹风伞,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部与通风部连接的一端设置有固定凸起,所述通风部与安装部连接的一端设置有与固定凸起相适配的固定卡槽,所述安装部与通风部通过固定凸起与固定卡槽的配合连接实现固定。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自带电源的多功能吹风伞,其特征在于所述通风部设置有吹风口的端部为倾斜的平面结构。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自带电源的多功能吹风伞,其特征在于所述风扇机构包括有扇叶和马达,所述安装部内还设置有安装马达的限位槽,所述马达位于限位槽内,所述进风口...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占君
申请(专利权)人:马占君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吉林;2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