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穿戴设备和控制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4828498 阅读:3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10 18:47
本申请提供一种可穿戴设备和控制方法,该可穿戴设备包括:第一带体、第二带体和本体,所述第一带体和所述第二带体分别连接在本体相对的两侧,所述第一带体上设置有第一磁性件,所述第二带体上设置有多个第二磁性件,每个第二磁性件对应一个功能模式;所述第一磁性件与所述多个第二磁性件中的目标第二磁性件磁吸连接,以使所述第一带体与所述第二带体连接、以及使得所述可穿戴设备模式调整至与所述目标第二磁性件所对应的功能模式。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在调整可穿戴设备的模式时,容易出现误触的情况,进而可穿戴设备的模式调整过程较为繁琐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可穿戴设备和控制方法
本申请涉及可穿戴设备
,尤其涉及一种可穿戴设备和控制方法。
技术介绍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可穿戴设备得到了广泛的发展和应用,例如,智能手表、手环。这些可穿戴设备通常佩戴在用户的腕部或者手臂。目前,这些可穿戴设备可为用户提供不同的功能模式,如省电模式,运动模式,用户可根据实际需要将可穿戴设备调整至相应的功能模式下。现有技术中,用户在可穿戴设备的本体上,通常以触屏方式来调整可穿戴设备的功能模式。以智能手表为例,智能手表的本体即为表盘,用户可在表盘上以触屏的方式调整智能手表的模式。然而现有技术中,通过触屏方式来调整可穿戴设备的模式时,由于可穿戴设备的本体较小,容易出现误触的情况,可能需要用户进行多次触屏操作才能完成,因而使得可穿戴设备的模式调整过程较为繁琐。
技术实现思路
本申请提供一种可穿戴设备和控制方法,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在调整可穿戴设备的模式时,容易出现误触的情况,进而可穿戴设备的模式调整过程较为繁琐的问题。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可穿戴设备,所述可穿戴设备包括:<br>第一带体、第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穿戴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n第一带体、第二带体和本体,所述第一带体和所述第二带体分别连接在所述本体相对的两侧,所述第一带体上设置有第一磁性件,所述第二带体上设置有多个第二磁性件,每个第二磁性件对应一个功能模式;/n所述第一磁性件与所述多个第二磁性件中的目标第二磁性件磁吸连接,以使所述第一带体与所述第二带体连接、以及使得所述可穿戴设备模式调整至与所述目标第二磁性件所对应的功能模式。/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穿戴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带体、第二带体和本体,所述第一带体和所述第二带体分别连接在所述本体相对的两侧,所述第一带体上设置有第一磁性件,所述第二带体上设置有多个第二磁性件,每个第二磁性件对应一个功能模式;
所述第一磁性件与所述多个第二磁性件中的目标第二磁性件磁吸连接,以使所述第一带体与所述第二带体连接、以及使得所述可穿戴设备模式调整至与所述目标第二磁性件所对应的功能模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穿戴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磁性件包括磁性座,所述磁性座上设有凹槽;
所述目标第二磁性件包括有与所述凹槽相适配的磁性卡扣;
所述磁性卡扣卡设在所述凹槽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穿戴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包括第一限位槽和第二限位槽,所述磁性卡扣包括第一限位块和第二限位块,所述第一限位槽和所述第二限位槽连通;
所述第一限位块与所述第一限位槽卡接;
所述第二限位块与所述第二限位槽卡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可穿戴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限位槽和所述第二限位块均呈U形。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穿戴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带体上设置有固定部,所述固定部上设有固定槽,所述第一磁性件安装在所述固定槽内,所述目标第二磁性件为磁性块,所述磁性块卡设在所述固定槽内。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可穿戴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磁性块呈U形。


7....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方琦
申请(专利权)人:西安易朴通讯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陕西;6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