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苦荞茶自动生产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828489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10 18:4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苦荞茶自动生产设备,包括外箱,所述外箱的顶部外壁一侧开有进料口,且进料口的侧面内壁设置有加料斗,加料斗的底部外壁设置有导料通道,所述导料通道的底部外壁设置有输料外壳,输料外壳的内部设置有加热机构,所述外箱的顶部内壁设置有喷淋机构,且外箱的侧面内壁设置有输送机构,外箱远离加料斗一端的侧面外壁设置有出料机构,所述加热机构包括设置于输料外壳侧面内壁的输料内壳,且输料内壳的侧面外壁通过卡钉连接有电热丝,所述输料内壳的相对一侧内壁通过轴承连接有转轴。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防止苦荞麦在转运过程中温度降低而导致喷洒凉水时麦壳和麦仁无法彻底分离,提高了苦荞麦加热的效果,提高了喷淋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苦荞茶自动生产设备
本技术涉及苦荞茶生产
,尤其涉及一种苦荞茶自动生产设备。
技术介绍
苦荞茶的生产工艺依次包括:原料精选、清洗、低温浸泡、表面干化、蒸熟、炒干、喷洒凉水、烘干、脱壳和包装,其中,喷洒凉水工艺是用洁净水均匀适量地喷洒在翻炒过的苦荞麦上,使苦荞麦表面壳迅速膨胀,从而使苦荞外表硬壳与麦仁由于不同膨胀系数而使壳与仁分离。现有技术公开了一种苦荞茶自动生产设备,包括箱体,其在进行喷淋时,苦荞麦由进料斗之间进入输送带中进行喷淋,然而苦荞麦在转运过程中温度会降低,继而导致喷淋时麦壳和麦仁温度较低,凉水喷淋在苦荞麦上后麦壳不能充分膨胀,继而导致麦壳和麦仁分离不充分。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苦荞茶自动生产设备。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苦荞茶自动生产设备,包括外箱,所述外箱的顶部外壁一侧开有进料口,且进料口的侧面内壁设置有加料斗,加料斗的底部外壁设置有导料通道,所述导料通道的底部外壁设置有输料外壳,输料外壳的内部设置有加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苦荞茶自动生产设备,包括外箱(1),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箱(1)的顶部外壁一侧开有进料口,且进料口的侧面内壁设置有加料斗(10),加料斗(10)的底部外壁设置有导料通道(15),所述导料通道(15)的底部外壁设置有输料外壳(8),输料外壳(8)的内部设置有加热机构,所述外箱(1)的顶部内壁设置有喷淋机构,且外箱(1)的侧面内壁设置有输送机构,外箱(1)远离加料斗(10)一端的侧面外壁设置有出料机构。/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苦荞茶自动生产设备,包括外箱(1),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箱(1)的顶部外壁一侧开有进料口,且进料口的侧面内壁设置有加料斗(10),加料斗(10)的底部外壁设置有导料通道(15),所述导料通道(15)的底部外壁设置有输料外壳(8),输料外壳(8)的内部设置有加热机构,所述外箱(1)的顶部内壁设置有喷淋机构,且外箱(1)的侧面内壁设置有输送机构,外箱(1)远离加料斗(10)一端的侧面外壁设置有出料机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苦荞茶自动生产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机构包括设置于输料外壳(8)侧面内壁的输料内壳(16),且输料内壳(16)的侧面外壁通过卡钉连接有电热丝(18)。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苦荞茶自动生产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输料内壳(16)的相对一侧内壁通过轴承连接有转轴(17),且转轴(17)的侧面外壁设置有搅拌杆(19),输料外壳(8)的一侧外壁设置有搅拌电机,搅拌电机的输出轴通过联轴器连接于搅拌杆(19)的一端。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苦荞茶自动生产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输料外壳(8)的底部外壁设置有下料壳(7),且下料壳(7)的相对一侧内壁通过轴承连接有下料辊(20),下料辊(20)的侧面外壁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成信洁张佳曦
申请(专利权)人:贵州好山河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贵州;5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