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消防安全帽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828452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10 18:4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消防安全帽,其结构包括帽壳、护目镜、帽檐机构、隔热布、下颚带,所述帽壳前端安装有护目镜,所述帽壳后端设有帽檐机构并且为一体化结构,所述帽檐机构下表面与隔热布上端相固定,通过消防员的后颈部对与抵触片进行贴合,通过回位弹簧在滑动管套内部进行弹性形变对抵触片的前后位置进行调节,确保五个抵触片对后颈部进行紧密贴合,提高板体对消防员后颈部的保护效果,当消防员进行抬头的过程中,使得伸缩管发生挤压,在伸缩管进行收缩的过程中,顺带将后颈处的热气通过通气管排出固定壳外部,同时收缩机构上的褶皱板前端绕着铰接轴进行折叠,使得外罩发生收缩,确保帽壳在头部的位置保持平稳,提高帽壳对头部的保护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消防安全帽
本专利技术涉及消防领域,更具体地说,尤其是涉及到一种消防安全帽。
技术介绍
消防安全帽是用于保护消防员在灭火过程中的头部安全,一般的消防安全帽的帽檐处于后部,并且增加一层隔热布对消防员的颈部进行保护隔热,但是由于帽檐与消防安全帽处于平行的状态,且帽檐与颈部处于垂直状态,帽檐对后颈处的环绕贴合效果较差,导致帽檐对消防员的后颈处的保护效果降低,并且消防员在灭火过程中进行抬头时帽檐会与后颈处发生触碰挤压,导致消防安全帽在头部的位置发生偏移,降低了消防安全帽对头部的保护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实现技术目的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该一种消防安全帽,其结构包括帽壳、护目镜、帽檐机构、隔热布、下颚带,所述帽壳前端安装有护目镜,所述帽壳后端设有帽檐机构并且为一体化结构,所述帽檐机构下表面与隔热布上端相固定,所述下颚带安装在帽壳底部外侧中端,所述帽檐机构包括帽檐壳、护板机构、触碰机构,所述帽檐壳前端与帽壳后端相固定并且为一体化结构,所述护板机构上端固定安装在帽檐壳下表面,所述护板机构底部与触碰机构顶端相固定,所述帽檐壳下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消防安全帽,其结构包括帽壳(1)、护目镜(2)、帽檐机构(3)、隔热布(4)、下颚带(5),所述帽壳(1)前端安装有护目镜(2),所述帽壳(1)后端设有帽檐机构(3)并且为一体化结构,所述帽檐机构(3)下表面与隔热布(4)上端相固定,所述下颚带(5)安装在帽壳(1)底部外侧中端,其特征在于:/n所述帽檐机构(3)包括帽檐壳(31)、护板机构(32)、触碰机构(33),所述帽檐壳(31)前端与帽壳(1)后端相固定并且为一体化结构,所述护板机构(32)上端固定安装在帽檐壳(31)下表面,所述护板机构(32)底部与触碰机构(33)顶端相固定,所述帽檐壳(31)下表面与隔热布(4)上端相固定。...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消防安全帽,其结构包括帽壳(1)、护目镜(2)、帽檐机构(3)、隔热布(4)、下颚带(5),所述帽壳(1)前端安装有护目镜(2),所述帽壳(1)后端设有帽檐机构(3)并且为一体化结构,所述帽檐机构(3)下表面与隔热布(4)上端相固定,所述下颚带(5)安装在帽壳(1)底部外侧中端,其特征在于:
所述帽檐机构(3)包括帽檐壳(31)、护板机构(32)、触碰机构(33),所述帽檐壳(31)前端与帽壳(1)后端相固定并且为一体化结构,所述护板机构(32)上端固定安装在帽檐壳(31)下表面,所述护板机构(32)底部与触碰机构(33)顶端相固定,所述帽檐壳(31)下表面与隔热布(4)上端相固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消防安全帽,其特征在于:所述护板机构(32)包括板体(321)、贴合调节机构(322)、导向杆(323)、弹簧(324),所述板体(321)上端固定安装在帽檐壳(31)下表面,所述贴合调节机构(322)末端采用间隙配合安装在板体(321)内部,所述导向杆(323)固定安装在板体(321)内部,并且导向杆(323)采用间隙配合贯穿于贴合调节机构(322)内部,所述导向杆(323)上固定安装有弹簧(324),并且弹簧(324)一端与贴合调节机构(322)末端外部相固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消防安全帽,其特征在于:所述贴合调节机构(322)包括滑动管套(22a)、回位弹簧(22b)、撑杆(22c)、抵触片(22d),所述滑动管套(22a)末端内部与导向杆(323)滑动连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海山
申请(专利权)人:富裕县额德建筑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黑龙;2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