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预防医护人员感染的杀菌防护口罩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828368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10 18:4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预防医护人员感染的杀菌防护口罩,包括口罩本体和换风模块,所述口罩本体通过输风管与换风模块连接,所述换风模块包括脖带、第一换风部和第二换风部,所述第一换风部由外至内依次包括第一滤芯保护盖、第一滤芯、第一前壳、第一风机、静电纺丝网和第一后壳,所述第二换风部由外至内依次包括第二滤芯保护盖、第二滤芯、第二前壳、呼气阀、第二风机和第二后壳,第二换风部下端设置有呼气孔,开关的两侧分别设置有风量增加键和风量减小键,所述换风模块的底端还设置有电池,所述第一风机、第二风机与电池电连接。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预防医护人员感染的杀菌防护口罩,呼吸阻力小,舒适性强,并具有杀菌功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预防医护人员感染的杀菌防护口罩
本专利技术涉及口罩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预防医护人员感染的杀菌防护口罩。
技术介绍
防护口罩是为了保护佩戴者的呼吸系统,阻止粉尘、烟、气体、蒸汽、微生物吸入的呼吸防护用品。所以,防护口罩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受到重视。如当呼吸道传染病如SARS、新型冠状病毒、流感等流行期间,人们在公共场所必须佩戴防护口罩;同样对于特殊职业者,如医护人员在履职期间必须佩戴口罩。从人的生理结构分析,人的鼻腔粘膜血液循环旺盛,鼻腔里的通道又很曲折,长时间佩戴口罩,会使鼻粘膜变得脆弱,失去鼻腔的原有生理功能;在面具与使用者面部密合良好的情况下,使用者感到呼吸阻力变大,呼吸困难,同时在面具与使用者面部结合的地方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压痕,久而久之形成淤青,不止有碍观颜,也可能会引发皮肤感染;但是如果面具与使用者面部密合不好的话,防护口罩作为预防传染病的最后一道防线,对使用者的身体健康甚至生命安全带来巨大危害。为减少医生或使用者在较长时间佩戴时的痛苦及防护漏洞问题,如何设计一种杀菌效果好、佩戴舒适的杀菌防护口罩是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预防医护人员感染的杀菌防护口罩,其特征在于,包括口罩本体(1)和换风模块(2),所述换风模块(2)设于口罩本体(1)的下方,所述口罩本体(1)通过输风管(22)与换风模块(2)连接,所述换风模块(2)包括脖带(21)、第一换风部(25)和第二换风部(26),所述脖带(21)两端分别连接第一换风部(25)和第二换风部(26),所述第一换风部(25)由外至内依次包括第一滤芯保护盖(251)、第一滤芯(252)、第一前壳(253)、第一风机(254)、第一静电纺丝网(255)和第一后壳(257),所述第二换风部(26)由外至内依次包括第二滤芯保护盖(261)、第二滤芯(262)、第二前壳(2...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预防医护人员感染的杀菌防护口罩,其特征在于,包括口罩本体(1)和换风模块(2),所述换风模块(2)设于口罩本体(1)的下方,所述口罩本体(1)通过输风管(22)与换风模块(2)连接,所述换风模块(2)包括脖带(21)、第一换风部(25)和第二换风部(26),所述脖带(21)两端分别连接第一换风部(25)和第二换风部(26),所述第一换风部(25)由外至内依次包括第一滤芯保护盖(251)、第一滤芯(252)、第一前壳(253)、第一风机(254)、第一静电纺丝网(255)和第一后壳(257),所述第二换风部(26)由外至内依次包括第二滤芯保护盖(261)、第二滤芯(262)、第二前壳(263)、第二风机(264)、第二静电纺丝网(265)和第二后壳(267),所述第二换风部(26)下端设置有呼气孔(266),所述呼气孔(266)内设置有呼气阀(268),所述第一换风部(25)上端设置有控制第一风机(254)和第二风机(264)启动的开关(273),所述开关(273)的两侧分别设置有风量增加键(271)和风量减小键(272),所述换风模块(2)的底端还设置有电池,所述第一风机(254)、第二风机(264)与电池电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预防医护人员感染的杀菌防护口罩,其特征在于,所述口罩本体(1)由外至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东海
申请(专利权)人:青岛农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