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挤压式桑蚕蒸煮饲料挤出装置及其使用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828247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10 18:46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挤压式桑蚕蒸煮饲料挤出装置及其使用方法,该挤出装置包括设有横向导轨的机架、滑接于所述横向导轨上的料缸,与料缸适配的活塞,以及驱动活塞沿竖向移动至料缸中的驱动装置,所述料缸内设有沿横向放置、可以更换的出料板,出料板上开设有出料孔,出料孔的直径不同,可根据幼蚕不同龄期的饲喂需求,更换不同出料孔孔径的出料板。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更换不同出料孔孔径的出料板,实现了饲料直径的可调,可适用于不同阶段的桑蚕使用;通过活塞密封圈和料缸斜面形状的作用,将边角的多余饲料尽可能压出,使饲料挤压成型效率更高;利用料缸组、液压缸和活塞之间的配合,实现了连续、快速、高效的桑蚕蒸煮饲料挤压作业。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挤压式桑蚕蒸煮饲料挤出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桑蚕饲育领域,尤其涉及到按照桑蚕不同龄期饲育要求定量蒸煮饲料的给料,具体是指一种挤压式桑蚕蒸煮饲料挤出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技术介绍
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蚕丝生产国,蚕丝生产量占到了世界总产量的八成以上,丝绸出口是我国创汇的重要手段。受东桑西移战略影响,我国的蚕桑业主要集中在广西省,由于劳动力成本提高,效益下降的问题亟待解决。因受桑叶供求的限制,每年的饲养期只有半年。采用人工饲料养蚕,可使蚕丝业生产不受季节限制,同时节约桑树占地,降低劳动成本。蚕出卵后的12-13天称为“小虫”,是生长速度快、食量少、抗病力差、最难喂养的时期。小虫生长期间,所吃的饲料钱和桑叶相差无几。然而使用人工饲料喂养的小虫,成活率和健壮度都要比吃桑叶的小虫要强得多。随着人工饲料成本下降和广食性蚕种培育成功,蚕桑业将会迎来新一轮的大发展。目前,我国养蚕规模巨大,蚕桑生产正在向种桑养蚕的大户和专业户集中,专业化和规模化的生产模式正在迅速形成,而喂蚕是养蚕前期阶段的重要工作,是蚕茧丰产丰收的重要环节,也是决定蚕茧品质的关键工序。但是,当前在我国主要依靠桑叶喂蚕,对采叶时间、桑叶选择、消毒舔食、切桑给桑等步骤要求严格,效率低下,因此迫切地需要研制一种桑蚕蒸煮饲料挤出装置以提高喂蚕工效。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挤压式桑蚕蒸煮饲料挤出装置及其使用方法,采用独特的蒸煮饲料挤压方式,可有效提高桑蚕蒸煮饲料布料的均匀性,且挤出的饲料条直径可控,适用于各龄桑蚕喂食;本专利技术的挤压式桑蚕蒸煮饲料挤出装置效率高、结构简单、方便操作,同时可有效避免蒸煮饲料浪费,实现桑蚕蒸煮饲料连续、快速、高效地在蚕匾上布料,而且通过更换放置在料缸内的出料板,可实现出料直径、布料宽度的调整。本专利技术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提供一种挤压式桑蚕蒸煮饲料挤出装置,包括设有横向导轨的机架、滑接于所述横向导轨上的料缸,位于料缸工作工位的上方且与料缸适配的活塞,以及驱动活塞沿竖向移动至料缸中的驱动装置,所述料缸内设有沿横向放置、可以更换的出料板,出料板上开设有出料孔,出料孔的直径不同,可根据幼蚕不同龄期的饲喂需求,更换不同出料孔孔径的出料板。本方案在料缸位于初始工位时向料缸内添加蒸煮饲料,通过人工驱动使料缸沿导轨运动至工作工位;然后通过启动驱动装置下压活塞,将料缸中的饲料由出料板的出料孔挤出为条状饲料,落入搁置在机架上的蚕匾;然后再次启动驱动装置回升活塞,由人工驱动料缸由工作工位沿导轨回到初始工位,继续向料缸内添加饲料,如此继续,实现桑蚕蒸煮饲料的挤压与收集。作为优化,所述料缸端口为喇叭口状,主体为直筒,底部为上大下小的楔形筒。本优化方案将料缸端口设置为喇叭口状,对活塞起到导向作用,便于活塞对正;主体设置为直筒,便于蒸煮饲料的挤压移动;底部设置为上大下小的楔形筒,便于利用楔形筒的斜面定位出料板的放置位置,也便于活塞工作时将饲料尽量充分挤出。作为优化,所述锥筒的底边固设有回字形凸台,凸台上开设有供物料通过的通道,工作工位上固设有与凸台底面适配的承重块。本优化方案的设置,在料缸移至工作工位后,凸台底面支撑在承重块上,由承重块将挤压力传递至机架,便于机架承重,凸台内部设置通孔,便于落料。作为优化,所述料缸为三个,且三个料缸通过料缸套固接为一体。本优化方案的设置,可以方便将各料缸中的出料板出料孔设置为不同大小,以获得不同粗细的饲料,满足不同生长时期的需求,将三个料缸通过料缸套固接为一体,可以是各料缸组成的料缸组同时移动,提高生产效率。作为优化,各料缸上均安装有支撑于导轨上的滚轮。本优化方案每个料缸的外侧斜面上安装一个滚轮,三个料缸由料缸套固定组成整体后,三个滚轮便于料缸组沿导轨运动,且三角支撑具有稳定性。作为优化,所述导轨上靠近工作工位的一端固设有阻挡料缸移动的限位块。本优化方案中,料缸移动至工作工位时,限位块对料缸形成阻挡,避免料缸从导轨滑落,同时对料缸起到定位作用。作为优化,所述机架上还放置有位于导轨下方且与活塞相对的蚕扁。本优化方案通过设置蚕匾,方便对成型的饲料进行布料。作为优化,所述驱动装置为液压式、气压式、电动推杆式和曲柄连杆式中的一种或几种。通过本优化方案,在生产制作时,可根据实际情况相应地选择液压缸、气缸、电动推杆或曲柄连杆机构作为驱动装置,制作灵活性较高,有利于降低液压缸、气缸、电动推杆或曲柄连杆机构的库存。本方案还提供一种挤压式桑蚕蒸煮饲料挤出装置的使用方法,包括如下方面:a、料缸组在初始工位时,向料缸内添加饲料,料缸组沿导轨运动至工作工位,由承重块承重,确保挤料工作时机构整体稳定可靠;利用限位块确保料缸组在工作工位卡住,确保料缸与对应活塞准确配合;b、启动液压缸,驱动活塞下压,活塞将料缸中的饲料由出料板挤出,通过蚕扁承接条状饲料,利用活塞上的密封圈避免饲料从活塞与料缸缝隙溢出;c、挤料完成后再次启动液压缸,将活塞回升,料缸组沿导轨从工作工位退回至初始工位,准备进行下一次填料挤料工作,如此往复,实现桑蚕饲料的挤压成型和收集。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通过出料板的设置,通过更换不同出料孔孔径的出料板,实现了饲料直径的可调,可适用于不同阶段的桑蚕使用;通过活塞密封圈和料缸斜面形状的作用,将边角的多余饲料尽可能压出,使饲料挤压成型效率更高,并有利于对蚕茧和采完茧的方格簇进行快速收集;利用料缸组、液压缸和活塞之间的配合,实现了连续、快速、高效的桑蚕饲料挤压作业。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结构示意图主视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结构示意图俯视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缸体组工作过程状态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活塞工作过程状态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料缸结构示意图剖视图。图中所示:1、机架,2、料缸,3、料缸套,4、驱动装置,5、活塞,6、蚕匾,7、出料板,图3中的箭头表示料缸运动方向,图4中的箭头表示活塞运动方向。具体实施方式为能清楚说明本方案的技术特点,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方案进行阐述。如图1所示一种挤压式桑蚕蒸煮饲料挤出装置,包括设有横向导轨的机架1、滑接于所述横向导轨上的料缸2,料缸内固设有沿横向设置的出料板7,出料板上开设有出料孔,出料孔下方为料缸的饲料出口。本实施例的料缸为三个,且三个料缸通过料缸套3固接为一体,各料缸上均安装有支撑于导轨上的滚轮。料缸套包括固接于一体的两块套板,目的在于限制三个料缸的相对位置以及各料缸的三个旋转自由度;两块套板由三根柱连接,焊接在料缸壁上,套板侧壁焊接一圈铁皮,以防挤压饲料时落料误入到套板之中。每个料缸的外侧斜面上安装一个滚轮,三个料缸由料缸套固定组成整体后,三个滚轮便于料缸组沿导轨运动,且三角支撑具有稳定性。工作工位的上方设有与料缸适配的活塞5以及驱动活塞沿竖向移动至料缸中的驱动装置,驱动装置可为液压式、气压式、电动推杆式和曲柄连杆式中的一种或几种。本实施例的驱动装置为竖直设置的液压缸4,每个活塞分别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挤压式桑蚕蒸煮饲料挤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设有横向导轨的机架(1)、滑接于所述横向导轨上的料缸(2)、位于料缸工作工位的上方且与料缸适配的活塞(5),以及驱动活塞沿竖向移动至料缸中的驱动装置,所述料缸内设有沿横向放置、可以更换的出料板(7),出料板上开设有出料孔。/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挤压式桑蚕蒸煮饲料挤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设有横向导轨的机架(1)、滑接于所述横向导轨上的料缸(2)、位于料缸工作工位的上方且与料缸适配的活塞(5),以及驱动活塞沿竖向移动至料缸中的驱动装置,所述料缸内设有沿横向放置、可以更换的出料板(7),出料板上开设有出料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挤压式桑蚕蒸煮饲料挤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料缸(2)端口为喇叭口状,主体为直筒,底部为上大下小的楔形筒。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挤压式桑蚕蒸煮饲料挤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楔形筒的底边固设有回字形凸台,凸台上开设有供物料通过的通道,工作工位上固设有与凸台底面适配的承重块。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挤压式桑蚕蒸煮饲料挤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料缸为三个,且三个料缸通过料缸套(3)固接为一体。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挤压式桑蚕蒸煮饲料挤出装置,其特征在于:各料缸上均安装有支撑于导轨上的滚轮。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挤压式桑蚕蒸...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宋占华李法德庄作臣彭存涛闫银发田富洋李玉道张升祥崔为正冯守可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农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