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适用于飞行类害虫的监测诱捕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828111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10 18:4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适用于飞行类害虫的监测诱捕装置,包括支架、收集桶、捕捉机构,收集桶可拆卸地设置于支架中,在收集桶顶部设置连接收集桶的捕捉机构,在捕捉机构上设置有控制其工作运行的控制装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将飞行虫子通过诱虫灯光引至捕捉管后,通过负压发生器把飞行虫子吸至收集桶内,调整在收集桶里放置灭虫药剂、干扰罩选择迷晕或杀死飞行虫子,并实现自动收集;本装置能悬挂在空中,固定在墙壁、立杆上,也可摆放在地面,使整体结构更合理,适用性广,诱导效果好,还能有效防止被捕捉的飞行虫子逃逸出,诱杀工作过程简单有效,节能环保,易于实现。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适用于飞行类害虫的监测诱捕装置
本技术属于害虫捕捉
,尤其涉及一种适用于飞行类害虫的监测诱捕装置。
技术介绍
在日常生活和自然环境中,害虫的驱除是必要而不可少的。从早期的人工捕杀到现在大规模使用的化学制剂防治,人们尝试了多种有效的方法。考虑到成本及效果等因素,人们经常采用见效快,杀伤力大的化学药剂,这种方法往往有大量的药剂残留在环境中,如附着在植物、生活用具、墙壁等物品上,严重危害了人们的生活质量和身体健康;而且由于飞行害虫飞行速度快,个体小巧,受限于空间和环境限制,不易捕杀。近来人们发现不同的昆虫对声、光、热有一定的趋、避行为,因此,针对飞行害虫的趋光特性,研发一种害虫捕捉装置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在于提供一种适用于飞行类害虫的监测诱捕装置。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包括支架、收集桶、捕捉机构,收集桶可拆卸地设置于支架中,在收集桶顶部设置与之连接的捕捉机构,所述捕捉机构包括护盖、安装架、负压发生器、捕捉管、干扰罩和控制装置,所述护盖的下表面设置安装架,在安装架的上部设置负压发生器,在安装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适用于飞行类害虫的监测诱捕装置,包括支架(1)、收集桶(2)、捕捉机构,收集桶(2)可拆卸地设置于支架(1)中,在收集桶(2)顶部设置与之连接的捕捉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捕捉机构包括护盖(3)、安装架(4)、负压发生器(5)、捕捉管(6)、干扰罩(7)和控制装置(13),所述护盖(3)的下表面设置安装架(4),在安装架(4)的上部设置负压发生器(5),且上直管段的下端向下延伸至横直管段轴心线,在安装架(4)的下部设置捕捉管(6),所述捕捉管(6)设置呈的“十”字形结构,捕捉管(6)的上直管段连通负压发生器(5),捕捉管(6)的两个横直管段为捕捉口,且在各横直管段中设置有捕捉感应器(10...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适用于飞行类害虫的监测诱捕装置,包括支架(1)、收集桶(2)、捕捉机构,收集桶(2)可拆卸地设置于支架(1)中,在收集桶(2)顶部设置与之连接的捕捉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捕捉机构包括护盖(3)、安装架(4)、负压发生器(5)、捕捉管(6)、干扰罩(7)和控制装置(13),所述护盖(3)的下表面设置安装架(4),在安装架(4)的上部设置负压发生器(5),且上直管段的下端向下延伸至横直管段轴心线,在安装架(4)的下部设置捕捉管(6),所述捕捉管(6)设置呈的“十”字形结构,捕捉管(6)的上直管段连通负压发生器(5),捕捉管(6)的两个横直管段为捕捉口,且在各横直管段中设置有捕捉感应器(10),捕捉管(6)的下直管段向下延伸入收集桶(2)内,所述干扰罩(7)可拆卸地设置于下直管段的出口部,且下直管段与干扰罩(7)间隙配合设置,在所述捕捉管(6)的十字中心部设置诱虫灯(11),所述控制装置(13)设置于安装架(4)上,且控制装置(13)信号连接负压发生器(5)、诱虫灯(11)、捕捉感应器(10)和电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用于飞行类害虫的监测诱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捕捉管(6)的横直管、下直管段均设置呈V形喇叭状结构,横直管的尖部指向内,下直管段的尖部指向下。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用于飞行类害虫的监测诱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诱虫灯(11)设置呈圆环或管状结构,其上端通过灯架悬空架设于上直管段的口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用于飞行类害虫的监测诱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干扰罩(7)包括干扰外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海军胡学难何日荣吴佳教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海关技术中心广州博晟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