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应急曝气增氧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4827400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10 18:46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应急曝气增氧系统,包括应急曝气装置,应急曝气装置包括水泵,水泵上端与导流器固定连接;导流器中轴部位具有供脐带缆伸入的孔,四周具有若干导流口;文丘里射流器设于导流器内部,其中心部位与脐带缆连通,脐带缆为空心缆,外通氧气源,并能够承受应急曝气装置的重力;文丘里射流器的下端与水泵出口连通,上端与导流口一一对应并连通。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养殖池内的溶氧监测探头,监测水体溶氧变化趋势,当水中溶解氧浓度低于安全范围后,应急曝气装置就会被自动释放到养殖水体中,通过射流原理向水体喷射高溶氧水,以达到增氧的目的,采用自动设置,通过溶氧监测系统自动释放,减少人员操作的劳动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应急曝气增氧系统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水产养殖曝气增氧装置,具体来说,是一种应急曝气增氧系统。
技术介绍
目前随着水产品需求量的增加,水产品养殖密度也越来越高,包括工厂化养殖、传统池塘养殖、网箱养殖、鱼工船养殖等。养殖密度大带来的风险就越大,水体承受力就越大,经常出现因为缺氧造成的养殖事故,从而造成养殖户的经济损失。绝大多数水产养殖企业的应急措施都是备用发电机,但有些特殊情况单一备用发电机不足以解决实际问题,例如大型水库养殖、网箱养殖等突如其来的的蓝藻、水华的情况。一些藻类死亡分解会迅速消耗水中溶解氧,致使鱼类等水产动物因为缺氧而死亡。夏季高温天也是缺氧的高发时期,尤其是夜里,由于温度高水体溶解氧本来就低,再加上夜里藻类等微生物不能进行光合作用产生氧气,反而成为耗氧源。传统的增氧机和增氧方式不能对较大水体有效的增氧,或者增氧设施较为复杂。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水产养殖行业的应急曝气增氧系统,通过养殖池内的溶氧监测探头,监测水体溶氧变化趋势,当水中溶解氧浓度低于安全范围后,应急曝气装置就会被自动释放到养殖水体中,通过射流原理向水体喷射高溶氧水,以达到增氧的目的,并对应急曝气装置的结构进行了优化设计,使其与释放系统良好结合,并达到拆装方便、产品化的效果。本专利技术采取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应急曝气增氧系统,包括应急曝气装置6,所述应急曝气装置6包括水泵604,所述水泵604上端与导流器603固定连接;所述导流器603中轴部位具有供脐带缆606伸入的孔,四周具有若干导流口603a;文丘里射流器602设于导流器603内部,其中心部位与脐带缆606连通,所述脐带缆606为空心缆,外通氧气源,并能够承受所述应急曝气装置6的重力;文丘里射流器602的下端与水泵604出口连通,上端与所述导流口603a一一对应并连通。优选的,所述应急曝气装置6整体呈圆柱形,水泵604的外部具有外壳601,外壳601的上部和下部分别设有向内凹陷的槽口;所述导流器603下部设有与所述外壳601对应的向内凹陷的槽口;使用固定螺栓608通过该槽口与将外壳601分别与导流器603、及外壳下端的盖板605固定连接。进一步的,所述外壳601上还设有吸水口601a,水泵的进水口与所述吸水口601a连通。进一步的,所述导流器603的上端还设有承重吊环607。进一步的,还包括机架3及其上固定设置的驱动装置2、胶带缆绞车1、滑轮组5、脐带缆4、夹紧固定装置7、水体溶养监测系统;所述驱动装置2连接并驱动胶带缆绞车1,脐带缆4缠绕在胶带缆绞车1上,并通过滑轮组5向下延伸穿过导流器603中轴部位的孔且与文丘里射流器602连通和连接;所述夹紧固定装置7可受控对应急曝气装置6上方的脐带缆4夹紧/松开;水体溶养监测系统通过监测水体溶养值,主动控制夹紧固定装置7的松开,将应急曝气装置6释放至养殖水体之中,并启动水泵和氧气源。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1)通过养殖池内的溶氧监测探头,监测水体溶氧变化趋势,当水中溶解氧浓度低于安全范围后,应急曝气装置就会被自动释放到养殖水体中,通过射流原理向水体喷射高溶氧水,以达到增氧的目的,采用自动设置,通过溶氧监测系统自动释放,减少因为人员操作的劳动成本。2)服务面积大,通过高扬程的水泵和文丘里射流器相结合,可以将汽水混合液喷射的更远,向曝气装置的四周喷射,一个较大的鱼池或者网箱,利用一个曝气系统就可以满足快速增氧的效果。3)可以在较深的水体进行曝气,较传统的曝气增氧工作深度远远增大。4)高扬程水泵将水体通过文丘里高速射出,气泡被切割成微小气泡,微小气泡缓慢上升,增加水体与气泡的接触时间,提高氧气利用率。5)对应急曝气装置的结构进行了优化设计,使其与释放系统良好结合,并达到拆装方便、产品化的效果。6)使用时,利用应急曝气装置自身的重力实施释放,采用夹紧固定装置对脐带缆进行夹紧和松开,控制系统简单、可靠,设计巧妙。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应急曝气增氧系统的立体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应急曝气增氧系统的主视图。图3是应急曝气装置的分解图。图4是应急曝气装置的剖面图。图5是应急曝气装置的外形立体图。图中,1.脐带缆绞车,2.驱动装置,3.机架,4.脐带缆,5.滑轮组,6.应急曝气装置,7.夹紧固定装置;601.外壳,602.文丘里射流器,603.导流器,604.水泵,605.盖板,606.脐带轮,607.称重吊环,608.固定螺栓,601a.吸水口,603a.射流口,603b.脐带缆进口。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说明。本应急曝气增氧系统主要应用于水产养殖行业。本实施例中,通过养殖池内的溶氧监测探头,监测水体溶氧变化趋势,当水中溶解氧浓度低于安全范围后,应急曝气增氧系统就会被释放到养殖水体中,通过射流原理向水体喷射高溶氧水,已达到增氧的目的。应急曝气增氧系统收到养殖水体缺氧的信号后,应急曝气装置通过重力作用下放到养殖水体内。应急曝气装置内装配了高扬程潜水泵,和文丘里射流器,通过文丘里的原理将氧气和水流进行混合,向水体中进行喷射。具体参见图3-图5,一种应急曝气增氧系统,包括应急曝气装置6,所述应急曝气装置6包括水泵604,所述水泵604上端与导流器603固定连接;所述导流器603中轴部位具有供脐带缆606伸入的孔,四周具有若干导流口603a;文丘里射流器602设于导流器603内部,其中心部位与脐带缆606连通,所述脐带缆606为空心缆,外通氧气源,并能够承受所述应急曝气装置6的重力;文丘里射流器602的下端与水泵604出口连通,上端与所述导流口603a一一对应并连通。继续参见图3-5,所述应急曝气装置6整体呈圆柱形,水泵604的外部具有外壳601,外壳601的上部和下部分别设有向内凹陷的槽口;所述导流器603下部设有与所述外壳601对应的向内凹陷的槽口;使用固定螺栓608通过该槽口与将外壳601分别与导流器603、及外壳下端的盖板605固定连接。参见图5,所述外壳601上还设有吸水口601a,水泵的进水口与所述吸水口601a连通。参见图5,所述导流器603的上端还设有承重吊环607。参见图1-2,还包括机架3及其上固定设置的驱动装置2、胶带缆绞车1、滑轮组5、脐带缆4、夹紧固定装置7、水体溶养监测系统;所述驱动装置2连接并驱动胶带缆绞车1,脐带缆4缠绕在胶带缆绞车1上,并通过滑轮组5向下延伸穿过导流器603中轴部位的孔且与文丘里射流器602连通和连接;所述夹紧固定装置7可受控对应急曝气装置6上方的脐带缆4夹紧/松开;水体溶养监测系统通过监测水体溶养值,主动控制夹紧固定装置7的松开,将应急曝气装置6释放至养殖水体之中,并启动水泵和氧气源。具体工作时,应急增氧系统安装于养殖池或网箱等的正上方,通过溶解氧传感器型号控制脐带缆绞车的释放收缩,和氧气源的开关,通过脐带缆于氧气源相连通(氧气源可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应急曝气增氧系统,其特征在于:/n包括应急曝气装置(6),所述应急曝气装置(6)包括水泵(604),所述水泵(604)上端与导流器(603)固定连接;/n所述导流器(603)中轴部位具有供脐带缆(606)伸入的孔,四周具有若干导流口(603a);/n文丘里射流器(602)设于导流器(603)内部,其中心部位与脐带缆(606)连通,所述脐带缆(606)为空心缆,外通氧气源,并能够承受所述应急曝气装置(6)的重力;文丘里射流器(602)的下端与水泵(604)出口连通,上端与所述导流口(603a)一一对应并连通。/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应急曝气增氧系统,其特征在于:
包括应急曝气装置(6),所述应急曝气装置(6)包括水泵(604),所述水泵(604)上端与导流器(603)固定连接;
所述导流器(603)中轴部位具有供脐带缆(606)伸入的孔,四周具有若干导流口(603a);
文丘里射流器(602)设于导流器(603)内部,其中心部位与脐带缆(606)连通,所述脐带缆(606)为空心缆,外通氧气源,并能够承受所述应急曝气装置(6)的重力;文丘里射流器(602)的下端与水泵(604)出口连通,上端与所述导流口(603a)一一对应并连通。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急曝气增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应急曝气装置(6)整体呈圆柱形,水泵(604)的外部具有外壳(601),外壳(601)的上部和下部分别设有向内凹陷的槽口;所述导流器(603)下部设有与所述外壳(601)对应的向内凹陷的槽口;使用固定螺栓(608)通过该槽口与将外壳(601)分别与导流器(603)、及外壳下端的盖板(605)固定连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单建军张宇雷徐志强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渔业机械仪器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