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利用动态穗型改良杂交水稻的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水稻育种
,具体涉及一种利用动态穗型改良杂交水稻的方法。
技术介绍
矮秆水稻品种的成功选育作为水稻绿色革命的开始预示着株型改良在水稻育种实践中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1989年,国际水稻研究所以G.S.Khush(1995)为首的科学家,提出培育“超级稻”,后又改称“新株型”(newplanttype,NPT)水稻育种计划。作物的株型主要取决于株高、叶型、分蘖数目、分蘖角度和穗部形态等几个方面。直立穗型群体结构合理,冠层光照强度、温湿度、CO2等生态条件优越,对水稻灌浆期生长、光合效率以及产量等有很大的促进意义。但直立穗基因主要来源于粳稻,生产上应用的直立穗型水稻品种也多为粳稻品种。四川及西南丘陵稻区水稻生长季节气候特点表现为寡日照、多雨高湿,水稻病害发生严重。水稻从孕穗期到抽穗期是稻曲病菌的侵染时期,此时适温、高湿、少日照,将延长抽穗时间,有利于水稻稻曲病的发生。稻曲病的孢子萌发和侵染要求适温高湿的环境条件,水稻孕穗到抽穗期降雨量大、降雨日多、日照时数短,则田间湿度大,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利用动态穗型改良杂交水稻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nS1:以直立紧凑穗型水稻沈农265为母本,抗病三系保持系水稻B213B为父本进行杂交,杂交F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利用动态穗型改良杂交水稻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以直立紧凑穗型水稻沈农265为母本,抗病三系保持系水稻B213B为父本进行杂交,杂交F1再与高配合力三系保持系水稻B1B进行复交;
S2:复交F1种子全收,F2群体种植1000株以上,全部混收;
S3:F3种子经不同生理小种稻瘟菌毒素混合液间歇浸种,正常催芽后淘汰不发芽种子;F3继续种植1000株群体,选择穗部枝梗硬度大、着粒密度低于母本、灌浆前期穗部直立、植株性状倾向于父本B21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国涛,王学春,王红妮,彭友林,张杰,陈永军,胡运高,
申请(专利权)人:西南科技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四川;5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