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油菜钵苗移栽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826891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10 18:4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油菜钵苗移栽装置,包括机架、推苗板、第一摇杆和第二摇杆,第一摇杆的两端分别对应与机架和推苗板铰接,第二摇杆的两端分别对应与机架和推苗板铰接,机架、推苗板、第一摇杆和第二摇杆组合形成一允许推苗板往复运动的四连杆机构,油菜钵苗移栽装置还包括用于驱使推苗板往复运动的驱动组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结构简单紧凑、加工制造容易、成本低、工作稳定可靠等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油菜钵苗移栽装置
本技术涉及农用机械
,具体涉及一种油菜钵苗移栽装置。
技术介绍
油菜是我国的主要油料作物,油菜具有种植密度高,生命力强,喜水怕涝的特点。我国的油菜主要分为以冬油菜为主,生长在长江中下游地区,与水稻轮作种植。由于冬油菜的生长期长,通常在头一年的9月播种,次年5月收获,其收获期与两季稻早稻播种期产生冲突,其播种期与两季稻晚稻收获期冲突。采用秧田育苗、适龄期移栽的方法,可以增加多种作物轮作过程中生长期的重合度,缩短大田生长时间,实现多季轮作,尤其是采用钵苗移栽,作物移栽后返青时间快,可最大程度的缩短大田生长时间。但是相对直播,移栽工序复杂,成本高,急需精简化的解决方案。由于油菜种植密度高,常用的蔬菜移栽机难以满足高密度种植要求,同时由于油菜的生命力强,油菜种植对移栽机构的性能要求较低,而采用蔬菜移栽机进行移栽结构复杂,运行成本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紧凑、加工制造容易、成本低、工作稳定可靠的油菜钵苗移栽装置。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油菜钵苗移栽装置,包括机架、推苗板、第一摇杆和第二摇杆,所述第一摇杆的两端分别对应与机架和推苗板铰接,所述第二摇杆的两端分别对应与机架和推苗板铰接,所述机架、推苗板、第一摇杆和第二摇杆组合形成一允许推苗板往复运动的四连杆机构,所述油菜钵苗移栽装置还包括用于驱使推苗板往复运动的驱动组件。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驱动组件包括弹性件和安装在机架上且由驱动机构驱动转动的凸轮,所述弹性件连接于机架与第一摇杆之间,且弹性件迫使第一摇杆与所述凸轮相抵以使所述凸轮转动时第一摇杆往复摆动。所述第一摇杆上两个铰接点之间的连线与第二摇杆上两个铰接点之间的连线相互平行且长度相等。所述凸轮的转轴通过位置调节机构以能调节安装位置的方式安装在机架上。所述位置调节机构包括安装座、螺杆和设于机架上的调节滑槽,所述螺杆贯穿调节滑槽并能沿调节滑槽移动,所述螺杆的一端与安装座相连,所述滑杆的另一端螺纹配合连接有与安装座配合夹紧固定机架的锁紧螺母,所述凸轮的转轴转动安装在所述安装座上。所述螺杆沿调节滑槽滑动的方向与在第二摇杆竖直布置时第一摇杆的延伸方向平行。所述凸轮的轮廓面具有一段迫使第一摇杆带着推苗板匀速运动以推出钵苗的匀速驱动段。所述凸轮的轮廓面具有一段迫使第一摇杆带着推苗板在推出钵苗后快速回位的快速回位驱动段。所述第二摇杆与机架的铰接点位于第二摇杆与推苗板的铰接点上方,所述第二摇杆的上部设有用于供掉落的钵苗通过的落苗筒。所述机架上还安装有位于落苗筒下方的柔性毛刷,所述机架、第二摇杆和柔性毛刷围成一供从落苗筒落下的钵苗向推苗板运动时通过的柔性落苗通道,所述柔性毛刷与推苗板在水平方向上的间距随推苗板往复运动相应增减。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优点在于:本技术的油菜钵苗移栽装置采用机架、推苗板、第一摇杆和第二摇杆组合形成的四连杆机构使推苗板往复运动,能间歇式的推出钵苗,实现钵苗移栽,其结构简单紧凑、加工制造容易、成本低、工作稳定可靠。能够满足对移栽机械性能要求较低、种植密度要求高的油菜钵苗移栽。附图说明图1为油菜钵苗移栽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推苗板在不同推程位置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凸轮的轮廓曲线坐标图。图例说明:1、推苗板;2、第一摇杆;3、第二摇杆;4、弹性件;5、凸轮;6、柔性毛刷;7、落苗筒;8、机架。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施例的油菜钵苗移栽装置,包括机架8、推苗板1、第一摇杆2和第二摇杆3,第一摇杆2的两端分别对应与机架8和推苗板1铰接,第二摇杆3的两端分别对应与机架8和推苗板1铰接,机架8、推苗板1、第一摇杆2和第二摇杆3组合形成一套允许推苗板1往复运动的四连杆机构,油菜钵苗移栽装置还包括用于驱使推苗板1往复运动的驱动组件。该油菜钵苗移栽装置采用机架8、推苗板1、第一摇杆2和第二摇杆3组合形成的四连杆机构使推苗板1往复运动,能间歇式的推出钵苗,实现在沟槽中水平方向推苗移栽,其结构简单紧凑、加工制造容易、成本低、工作稳定可靠。能够满足对移栽机械性能要求较低、种植密度要求高的油菜钵苗移栽。本实施例中,驱动组件包括弹性件4和安装在机架8上且由驱动机构驱动转动的凸轮5,弹性件4连接于机架8与第一摇杆2之间,且弹性件4迫使第一摇杆2与凸轮5相抵以使凸轮5转动时第一摇杆2往复摆动。驱动机构驱动凸轮5转动时,由于弹性件4迫使第一摇杆2始终与凸轮5相抵,第一摇杆2随凸轮5轮廓面的变化而往复摆动,进而使推苗板1往复运动,如图2所示,推苗板1推苗前处在初始位置Ⅰ处,推苗时由初始位置Ⅰ经中间位置Ⅱ向推苗终点位置Ⅲ处运动,初始位置Ⅰ到推苗终点位置Ⅲ间的距离为推苗板1的推苗行程,此推苗行程与移栽株距相关;推出钵苗后,推苗板1再由推苗终点位置Ⅲ经中间位置Ⅱ运动到初始位置Ⅰ,完成一个移栽循环动作。该驱动组件采用与第一摇杆2配合的凸轮5和弹性件4的组合,使整个油菜钵苗移栽装置的结构简单紧凑、成本低。上述弹性件4优选采用拉簧。驱动机构采用现有常规技术,例如,电机和链传动机构的组合,电机通过链传动机构与凸轮5的转轴相连并驱动其转动。本实施例中,第一摇杆2上两个铰接点之间的连线与第二摇杆3上两个铰接点之间的连线相互平行且长度相等,也即机架8、推苗板1、第一摇杆2和第二摇杆3组合形成的四连杆机构为平行四边形四连杆机构,这样使推苗板1往复运动的轨迹为直线平移运动,利于提高推出钵苗运动的稳定可靠性,且可避免损伤钵苗。优选的,第一摇杆2与机架8的铰接点和第二摇杆3与机架8的铰接点位于同一水平面内,使推苗板1在水平面内往复运动,以水平推出钵苗。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一摇杆2和第二摇杆3也可不平行且长度不相等,使推苗板1小角度转动,以适应不同的作物移栽要求。本实施例中,凸轮5的转轴通过位置调节机构以能调节安装位置的方式安装在机架8上。通过调节凸轮5的转轴的安装位置,可调节第一摇杆2的摆动行程范围,也即调节推苗板1往复运动的行程范围,实现移栽株距调整,可适应多种作物不同株距的移栽要求。本实施例中,位置调节机构包括安装座、螺杆和设于机架8上的调节滑槽,螺杆贯穿调节滑槽并能沿调节滑槽移动,螺杆的一端与安装座相连,滑杆的另一端螺纹配合连接有与安装座配合夹紧固定机架8的锁紧螺母,凸轮5的转轴转动安装在安装座上。需要调节凸轮5的转轴的安装位时,松开锁紧螺母,可使螺杆连同锁紧螺母和安装座沿调节滑槽移动调整位置,调整完后从新将锁紧螺母拧紧即可使螺杆连同锁紧螺母和安装座固定在调整好的位置。该位置调节机构具有结构简单、调节方便、易于制造、成本低的优点。本实施例中,螺杆沿调节滑槽滑动的方向与在第二摇杆3竖直布置时第一摇杆2的延伸方向平行。受凸轮5最大推程的影响,凸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油菜钵苗移栽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架(8)、推苗板(1)、第一摇杆(2)和第二摇杆(3),所述第一摇杆(2)的两端分别对应与机架(8)和推苗板(1)铰接,所述第二摇杆(3)的两端分别对应与机架(8)和推苗板(1)铰接,所述机架(8)、推苗板(1)、第一摇杆(2)和第二摇杆(3)组合形成一允许推苗板(1)往复运动的四连杆机构,所述油菜钵苗移栽装置还包括用于驱使推苗板(1)往复运动的驱动组件。/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油菜钵苗移栽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架(8)、推苗板(1)、第一摇杆(2)和第二摇杆(3),所述第一摇杆(2)的两端分别对应与机架(8)和推苗板(1)铰接,所述第二摇杆(3)的两端分别对应与机架(8)和推苗板(1)铰接,所述机架(8)、推苗板(1)、第一摇杆(2)和第二摇杆(3)组合形成一允许推苗板(1)往复运动的四连杆机构,所述油菜钵苗移栽装置还包括用于驱使推苗板(1)往复运动的驱动组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油菜钵苗移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组件包括弹性件(4)和安装在机架(8)上且由驱动机构驱动转动的凸轮(5),所述弹性件(4)连接于机架(8)与第一摇杆(2)之间,且弹性件(4)迫使第一摇杆(2)与所述凸轮(5)相抵以使所述凸轮(5)转动时第一摇杆(2)往复摆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油菜钵苗移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摇杆(2)上两个铰接点之间的连线与第二摇杆(3)上两个铰接点之间的连线相互平行且长度相等。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油菜钵苗移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凸轮(5)的转轴通过位置调节机构以能调节安装位置的方式安装在机架(8)上。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油菜钵苗移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位置调节机构包括安装座、螺杆和设于机架(8)上的调节滑槽,所述螺杆贯穿调节滑槽并能沿调节滑槽移动,所述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肖名涛孙超然王勇乾熊力陈盛
申请(专利权)人:湖南农业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南;4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