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子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826117 阅读:6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08 10:1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电子设备,包括本体、两个分别设置于本体两侧的支撑结构、以及设置于本体内的微处理器单元;还包括一个或两个发声装置,发声装置包括主发声单元、用于防泄音的副发声单元、以及与微处理器单元电连接并用于驱动主发声单元和副发声单元产生幅度相同相位相反的声音信号的驱动电路单元;主发声单元和副发声单元设置于电子设备的同一支撑结构上,且主发声单元位于副发声单元与支撑结构的耳部配置位之间。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既能确保用户正常使用时的音效,又能避免对外界造成干扰。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子设备
本技术尤其涉及一种电子设备。
技术介绍
部分电子设备,如智能眼镜、VR/AR头戴、颈带扬声器等设备属于外放设备,当用户使用该设备产品且外放声音较大时,周围的人也会听到产品内播放的声音,不利于保护隐私,同时容易干扰别人。
技术实现思路
旨在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技术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电子设备,既能确保用户正常使用时的音效,又能避免对外界造成干扰。为此,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电子设备,包括本体、两个分别设置于所述本体两侧的支撑结构、以及设置于所述本体内的微处理器单元;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个或两个发声装置,所述发声装置包括主发声单元、用于防泄音的副发声单元、以及与所述微处理器单元电连接并用于驱动所述主发声单元和所述副发声单元产生幅度相同相位相反的声音信号的驱动电路单元;所述主发声单元和所述副发声单元设置于所述电子设备的同一所述支撑结构上,且所述主发声单元位于所述副发声单元与所述支撑结构的耳部配置位之间。进一步,所述支撑结构上与所述主发声单元对应的出声孔朝向内侧,所述支撑结构上与所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子设备,包括本体、两个分别设置于所述本体两侧的支撑结构、以及设置于所述本体内的微处理器单元;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个或两个发声装置,所述发声装置包括主发声单元、用于防泄音的副发声单元、以及与所述微处理器单元电连接并用于驱动所述主发声单元和所述副发声单元产生幅度相同相位相反的声音信号的驱动电路单元;/n所述主发声单元和所述副发声单元设置于所述电子设备的同一所述支撑结构上,且所述主发声单元位于所述副发声单元与所述支撑结构的耳部配置位之间。/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子设备,包括本体、两个分别设置于所述本体两侧的支撑结构、以及设置于所述本体内的微处理器单元;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个或两个发声装置,所述发声装置包括主发声单元、用于防泄音的副发声单元、以及与所述微处理器单元电连接并用于驱动所述主发声单元和所述副发声单元产生幅度相同相位相反的声音信号的驱动电路单元;
所述主发声单元和所述副发声单元设置于所述电子设备的同一所述支撑结构上,且所述主发声单元位于所述副发声单元与所述支撑结构的耳部配置位之间。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结构上与所述主发声单元对应的出声孔朝向内侧,所述支撑结构上与所述副发声单元对应的出声孔朝向外侧。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与所述主发声单元对应的出声孔距离所述耳部配置位D1cm,与所述副发声单元对应的出声孔距离所述耳部配置位D2cm,且D2大于2×D1。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D1等于3,所述D2等于10。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出声孔上贴设有与之相适配的网布;且与所述副发声单元对应的所述出声孔上贴设的所述网布的厚度大于与所述主发声单元对应的所述出声孔上贴设的所述网布的厚度。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电路单元包括与所述微处理器单元的信号输出端电连接的音频功率放大器,所述主发声单元的正负极正接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铁广朋张喜乐赵忠旭
申请(专利权)人:歌尔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