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三明学院专利>正文

一种可移动的记者采访用话筒支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826058 阅读:6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08 10:1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可移动的记者采访用话筒支架,包括底座,所述底座外侧连接若干固定杆,所述固定杆远端铰接连接块,所述连接块底部设有万向轮,所述固定杆底部设有凹槽,所述凹槽内设有固定装置,所述底座顶部设有套管,所述套管内插设连接杆,所述连接杆顶端连接固定块,所述固定块连接伸缩杆,所述伸缩杆远端设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上铰接话筒卡夹。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与现有的技术相比的优点在于: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不仅具有移动能力,还能够稳定的吸附在地面上,能够在不移动的情况下收录更大范围内的声音,们还能够调节话筒的高度,结构简单,使用方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移动的记者采访用话筒支架
本技术涉及话筒支架领域,具体是一种可移动的记者采访用话筒支架。
技术介绍
话筒支架是一种话筒固定装置,用于放置和固定话筒,便于话筒使用者使用,在新闻采访中,经常需要记者进行现场采访,现场采访大多在户外,在进行户外采访时,记者一般是用手持话筒,当采访时间较长时,往往会使记者手臂酸痛,冬天天气寒冷时,长时间持有话筒的手臂甚至会被冻僵。尤其是在对街上行人进行随机采访时,由于受访者较多,采访时间会更长。如果采用话筒支架就可以把记者的双手解放出来。现有的记者采访用话筒支架大都为一个底座,底座上设有固定杆,固定杆顶部设有话筒托架,这种话筒支架都无法移动,在户外采访中,不利于快速移动,可能会延误新闻热点,有的话筒支架虽然能够移动,但是在户外采访时可能遇到风力较强的情况,这些话筒支架很难保持固定,而且,在户外采访中往往需要采访很多人,而话筒数量却只有一个,就会导致远离话筒的人所说的话不能清晰地被收录,影响采访的质量。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就是克服以上的技术缺陷,提供一种可移动、且固定方便,声音收录范围大的记者采访用话筒支架。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可移动的记者采访用话筒支架,包括底座,所述底座外侧连接若干固定杆,所述固定杆远端铰接连接块,所述连接块底部设有万向轮,所述固定杆底部设有凹槽,所述凹槽内设有固定装置,所述底座顶部设有套管,所述套管内插设连接杆,所述连接杆顶端连接固定块,所述固定块连接伸缩杆,所述伸缩杆远端设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上铰接话筒卡夹。作为改进,所述固定装置包括保护壳,所述保护壳内部设有密封缸,所述密封缸顶部插设压杆,所述压杆顶端连接凹槽内壁,且底端连接活塞,所述活塞底部连接弹簧,所述弹簧底端连接密封缸底部,所述保护壳底部设有吸盘,所述吸盘顶部连接导气管,所述导气管连接密封缸顶部。作为改进,所述连接块和固定杆上设有相吸引的磁石。作为改进,所述套管和连接杆上设有适配螺纹孔,所述螺纹孔内螺纹连接定位螺栓。作为改进,所述套管上设有把手。作为改进,所述话筒卡夹为弹性塑料材质。作为改进,所述固定杆有三个,且呈圆周等距分布。本技术与现有的技术相比的优点在于:通过磁石的吸引作用,连接块可以和固定杆实现固定,从而使本装置具有一定的移动能力,将连接块向上翻转后,通过本装置自身的重力可以将压杆向下压动,配合活塞、导气管可以将吸盘内的空气吸入密封缸内,在大气压的作用下,可以将装置固定在地面上,通过调节伸缩杆的长度,可以移动话筒卡夹的位置,从而可以不用本装置即可将更大范围内的声音收录。本技术不仅具有移动能力,还能够稳定的吸附在地面上,能够在不移动的情况下收录更大范围内的声音,们还能够调节话筒的高度,结构简单,使用方便。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图。图2是本技术固定时的状态图。图3是本技术移动时的状态图。如图所示:1、底座,2、固定杆,3、连接块,4、万向轮,5、固定装置,6、套管,7、连接杆,8、定位螺栓,9、把手,10、固定块,11、伸缩杆,12、支撑杆,13、话筒卡夹,14、凹槽,15、保护壳,16、密封缸,17、压杆,18、活塞,19、弹簧,20、吸盘,21、导气管,22、磁石。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来进一步说明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其中相同的零部件用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需要说明的是,下面描述中使用的词语“前”、“后”、“左”、“右”、“上”和“下”指的是附图中的方向,词语“内”和“外”分别指的是朝向或远离特定部件几何中心的方向。为了使本技术的内容更容易被清楚地理解,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如图1至图3所示,一种可移动的记者采访用话筒支架,包括底座1,所述底座1外侧连接若干固定杆2,所述固定杆2远端铰接连接块3,所述连接块3底部设有万向轮4,所述固定杆2底部设有凹槽14,所述凹槽14内设有固定装置5,所述底座1顶部设有套管6,所述套管6内插设连接杆7,所述连接杆7顶端连接固定块10,所述固定块10连接伸缩杆11,所述伸缩杆11远端设有支撑杆12,所述支撑杆12上铰接话筒卡夹13。所述固定装置5包括保护壳15,所述保护壳15内部设有密封缸16,所述密封缸16顶部插设压杆17,所述压杆17顶端连接凹槽14内壁,且底端连接活塞18,所述活塞18底部连接弹簧19,所述弹簧19底端连接密封缸16底部,所述保护壳15底部设有吸盘20,所述吸盘20顶部连接导气管21,所述导气管21连接密封缸16顶部,所述连接块3和固定杆2上设有相吸引的磁石22,所述套管6和连接杆7上设有适配螺纹孔,所述螺纹孔内螺纹连接定位螺栓8,所述套管6上设有把手9,所述话筒卡夹13为弹性塑料材质,所述固定杆2有三个,且呈圆周等距分布。在具体的使用中,当磁石22接触时,连接块3和固定杆2固定,此时可以推动支架移动,将连接块3向上翻转,压杆17在支架自身的重力作用下向下运动,带动活塞18向下运动,进而压缩弹簧19,弹簧19可以防止压坏密封缸16,活塞18在向下运动中,产生的吸力将吸盘20内的空气吸入密封缸16内,吸盘20在大气压的作用下,被压紧在地面上,此时,本支架即完成固定,话筒卡设在话筒卡夹13内,当采访一群人时,站在远处的人可以拉动伸缩杆11,即可将话筒拉至身边,从而可以更好的收音。从固定状态变为移动状态时,将本装置向上提起一端高度,压杆17在弹簧19的弹性作用下,向上运动,活塞18将密封缸16内的气体通过导气管21挤回吸盘20内,吸盘20内部和外部的大气压相等,吸盘20即可与地面分离,将连接块3向下翻转,通过磁石22与固定杆2固定,握住把手9,即可移动本支架。以上对本技术及其实施方式进行了描述,这种描述没有限制性,附图中所示的也只是本技术的实施方式之一,实际的结构并不局限于此。总而言之如果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受其启示,在不脱离本技术创造宗旨的情况下,不经创造性的设计出与该技术方案相似的结构方式及实施例,均应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移动的记者采访用话筒支架,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1),所述底座(1)外侧连接若干固定杆(2),所述固定杆(2)远端铰接连接块(3),所述连接块(3)底部设有万向轮(4),所述固定杆(2)底部设有凹槽(14),所述凹槽(14)内设有固定装置(5),所述底座(1)顶部设有套管(6),所述套管(6)内插设连接杆(7),所述连接杆(7)顶端连接固定块(10),所述固定块(10)连接伸缩杆(11),所述伸缩杆(11)远端设有支撑杆(12),所述支撑杆(12)上铰接话筒卡夹(13)。/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移动的记者采访用话筒支架,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1),所述底座(1)外侧连接若干固定杆(2),所述固定杆(2)远端铰接连接块(3),所述连接块(3)底部设有万向轮(4),所述固定杆(2)底部设有凹槽(14),所述凹槽(14)内设有固定装置(5),所述底座(1)顶部设有套管(6),所述套管(6)内插设连接杆(7),所述连接杆(7)顶端连接固定块(10),所述固定块(10)连接伸缩杆(11),所述伸缩杆(11)远端设有支撑杆(12),所述支撑杆(12)上铰接话筒卡夹(1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移动的记者采访用话筒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装置(5)包括保护壳(15),所述保护壳(15)内部设有密封缸(16),所述密封缸(16)顶部插设压杆(17),所述压杆(17)顶端连接凹槽(14)内壁,且底端连接活塞(18),所述活塞(18)底部连接弹簧(19),所述弹簧(19)底端连接密封缸(16...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雪滢
申请(专利权)人:三明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