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周月娥专利>正文

一种光伏组件用高效散热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825625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08 10:1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光伏组件用高效散热装置,包括光伏板和散热板,光伏板设于散热板上方且两者可拆卸连接,光伏板下端面两边侧各设有一个滑槽,散热板上端面两边侧各设有一个滑条,滑条插设于滑槽内部,且滑条设为与滑槽相匹配的T字型结构,光伏板下端面中间位置通过连杆连接有多个导热片,导热片均匀布设于光伏板下端面且均设为弧面向下的弧形结构,散热板设为凹型结构,且散热板内部设有散热结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在光伏板下方活动连接有一个散热板,使得光伏板的散热效果更好,同时通过设置与散热管契合的导热片,增大接触面积,使得光伏板的热量尽可能高效的传递到散热管内,实现高效散热。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光伏组件用高效散热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散热装置,特别涉及一种光伏组件用高效散热装置,属于光伏组件散热

技术介绍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人们越发的重视能源的损耗问题,现在很多的能源由光能转化而来,而光能转化离不开光伏组件,然而现在的光伏组件使用的光伏板散热效果不好,导致其使用寿命有限。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光伏组件用高效散热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到的问题。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本技术一种光伏组件用高效散热装置,包括光伏板和散热板,所述光伏板设于散热板上方且两者可拆卸连接,所述光伏板下端面两边侧各设有一个滑槽,所述散热板上端面两边侧各设有一个滑条,所述滑条插设于滑槽内部,且所述滑条设为与滑槽相匹配的T字型结构,所述光伏板下端面中间位置通过连杆连接有多个导热片,所述导热片均匀布设于光伏板下端面且均设为弧面向下的弧形结构,所述散热板设为凹型结构,且所述散热板内部设有散热结构。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散热结构包括散热管和托架,所述散热管设为两端封闭管且内部填充有氟利昂,所述散热管均匀布设于托架上方,所述托架设为锥形结构且托架下端两边侧各设有一个倾斜面,所述散热板的底部设有两个楔形块,所述楔形块通过滑动轮与散热板底部滑动连接,且所述楔形块的楔形面正对托架下端的倾斜面设置,所述楔形块远离楔形面的一侧开设有限位槽,所述限位槽内连接有传动杆,所述传动杆伸出散热板边侧设置。优选的,所述传动杆伸进限位槽内部的一端设为与限位槽相匹配的T字型结构,所述传动杆伸出散热板边侧的一端与散热板侧壁螺纹连接且连接有把手。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托架下端的倾斜面与楔形块的楔形面滑动连接,所述散热管的数量与光伏板下方的导热片数量相同,且所述散热管均正对导热片设置。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散热管与托架可拆卸连接。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本技术通过在光伏板下方活动连接有一个散热板,使得光伏板的散热效果更好;2、本技术通过设置与散热管契合的导热片,增大接触面积,使得光伏板的热量尽可能高效的传递到散热管内,实现高效散热;3、本技术结构简单,安装和拆卸都更为简单,便于后期散热管的更换。附图说明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技术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限制。在附图中:图1是本技术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散热板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光伏板和散热板的连接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A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图中:1、光伏板;101、滑槽;102、连杆;103、导热片;2、散热板;201、滑条;3、散热结构;301、散热管;302、托架;303、倾斜面;304、楔形块;305、滑动轮;306、楔形面;307、限位槽;308、传动杆;309、把手。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实施例如图1-4所示,本技术一种光伏组件用高效散热装置,包括光伏板1和散热板2,光伏板1设于散热板2上方且两者可拆卸连接,光伏板1下端面两边侧各设有一个滑槽101,散热板2上端面两边侧各设有一个滑条201,滑条201插设于滑槽101内部,且滑条201设为与滑槽101相匹配的T字型结构,光伏板1下端面中间位置通过连杆102连接有多个导热片103,导热片103均匀布设于光伏板1下端面且均设为弧面向下的弧形结构,散热板2设为凹型结构,且散热板2内部设有散热结构3。散热结构3包括散热管301和托架302,散热管301设为两端封闭管且内部填充有氟利昂,散热管301均匀布设于托架302上方,托架302设为锥形结构且托架302下端两边侧各设有一个倾斜面303,散热板2的底部设有两个楔形块304,楔形块304通过滑动轮305与散热板2底部滑动连接,且楔形块304的楔形面306正对托架302下端的倾斜面303设置,楔形块304远离楔形面306的一侧开设有限位槽307,限位槽307内连接有传动杆308,传动杆308伸出散热板2边侧设置。传动杆308伸进限位槽307内部的一端设为与限位槽307相匹配的T字型结构,传动杆308伸出散热板2边侧的一端与散热板2侧壁螺纹连接且连接有把手309。托架302下端的倾斜面303与楔形块304的楔形面306滑动连接。散热管301的数量与光伏板1下方的导热片103数量相同,且散热管301均正对导热片103设置。散热管301与托架302可拆卸连接,安装和拆卸都更为简单,便于后期散热管301的更换。具体的,本技术一种光伏组件用高效散热装置,本技术使用时,利用光伏板1和散热板2连接,滑条201滑进滑槽101内,实现两者的安装,然后通过转动两个把手309使得两个传动杆308挤压散热板2内部的两个楔形块304,从而使得楔形面306挤压托架302的倾斜面303,实现托架302的上移,进而使得散热管301与光伏板1下端面的导热片103抵触连接,增大接触面积,使得光伏板1的热量最大化的通过导热片103传递到散热管301内,利用散热管301内的氟利昂蒸发再液化实现散热,本技术通过在光伏板1下方活动连接有一个散热板2,使得光伏板1的散热效果更好,同时通过设置与散热管301契合的导热片103,增大接触面积,使得光伏板1的热量尽可能高效的传递到散热管301内,实现高效散热。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技术,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光伏组件用高效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光伏板(1)和散热板(2),所述光伏板(1)设于散热板(2)上方且两者可拆卸连接,所述光伏板(1)下端面两边侧各设有一个滑槽(101),所述散热板(2)上端面两边侧各设有一个滑条(201),所述滑条(201)插设于滑槽(101)内部,且所述滑条(201)设为与滑槽(101)相匹配的T字型结构,所述光伏板(1)下端面中间位置通过连杆(102)连接有多个导热片(103),所述导热片(103)均匀布设于光伏板(1)下端面且均设为弧面向下的弧形结构,所述散热板(2)设为凹型结构,且所述散热板(2)内部设有散热结构(3)。/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光伏组件用高效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光伏板(1)和散热板(2),所述光伏板(1)设于散热板(2)上方且两者可拆卸连接,所述光伏板(1)下端面两边侧各设有一个滑槽(101),所述散热板(2)上端面两边侧各设有一个滑条(201),所述滑条(201)插设于滑槽(101)内部,且所述滑条(201)设为与滑槽(101)相匹配的T字型结构,所述光伏板(1)下端面中间位置通过连杆(102)连接有多个导热片(103),所述导热片(103)均匀布设于光伏板(1)下端面且均设为弧面向下的弧形结构,所述散热板(2)设为凹型结构,且所述散热板(2)内部设有散热结构(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光伏组件用高效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结构(3)包括散热管(301)和托架(302),所述散热管(301)设为两端封闭管且内部填充有氟利昂,所述散热管(301)均匀布设于托架(302)上方,所述托架(302)设为锥形结构且托架(302)下端两边侧各设有一个倾斜面(303),所述散热板(2)的底部设有两个楔形块(304),所述楔形块(304)通过滑动轮(305)与散热板(2)底部滑动连接,且所述楔形块(...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月娥
申请(专利权)人:周月娥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南;4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