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池储能系统的通讯保护电路及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4825202 阅读:5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08 10:1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实施例公开了一种电池储能系统的通讯保护电路及系统,包括电池模组、电池检测控制模组和隔离通讯模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在电池模组和电池检测控制模组之间设置隔离通讯模组,隔离通讯模组包括设置于第二控制芯片与第一控制芯片的通讯回路上的通讯开关模块,且第一控制芯片与通讯开关模块的使能端连接,从而控制通讯开关模块实现第一控制芯片和第二控制芯片之间的隔离通讯功能,而且通讯开关模块能保护电池包在放电/充电过程中,由于电压、电流、温度的原因需要关断通讯开关模块时,隔离由于地线回路的切断,造成第一控制芯片和第二控制芯片之间由于地回路的不一致导致在通讯回路上产生的高压,从而保护第一控制芯片和第二控制芯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池储能系统的通讯保护电路及系统
本技术实施例涉及电池保护电路
,尤其是一种电池储能系统的通讯保护电路及系统。
技术介绍
传统的便携式储能系统通常采用3串-15串的锂电池包,通常锂电池的检测控制回路由针对电池的MCU芯片来控制,锂电池的MCU通常采用I2C的通讯方式,如图1所示,储能系统的电池充放电保护采用控制电池包正端的方式,主控制MCU与电池包的MCU通讯采用I2C非隔离的方式,但是由于是控制电池包正端的方式,充放电MOS管的驱动能力不足,限制了电池包的输出电流能力。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稳定的、可靠的、低成本的电池储能系统的通讯保护电路及系统。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创造的实施例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电池储能系统的通讯保护电路,包括:电池模组,所述电池模组包括多个串联的电池包以及所述电池包的第一控制芯片,所述电池模组的正极端连接至所述第一控制芯片,所述电池模组的负极端连接至充放电控制模块,所述第一控制芯片与所述充放电控制模块通讯连接;电池检测控制模组,所述电池检测控制模组包括检测模块以及所述检测模块的第二控制芯片,所述第二控制芯片与所述第一控制芯片通讯连接,所述检测模块与所述电池模组的正极端连接,所述电池模组的负极端还通过所述充放电控制模块连接至所述检测模块;隔离通讯模组,所述隔离通讯模组包括设置于所述第二控制芯片与所述第一控制芯片的通讯回路上的通讯开关模块,所述第一控制芯片与所述通讯开关模块的使能端连接。可选地,所述通讯开关模块包括第一场效应管、第二场效应管、第三场效应管和第四场效应管,所述第一场效应管和第二场效应管连接至所述第一控制芯片与所述第二控制芯片之间的时钟线路上,所述第三场效应管和第四场效应管连接至所述第一控制芯片与所述第二控制芯片之间的双向数据线路上。可选地,所述第一控制芯片包括第一信号输出端和第二信号输出端,所述第一信号输出端连接至所述第一场效应管和第三场效应管的使能端,所述第二信号输出端连接至所述第二场效应管和第四场效应管的使能端。可选地,所述充放电控制模块包括放电场效应管和充电场效应管,所述放电场效应管的源极通过第一电阻连接至所述电池模组的负极端,所述放电场效应管的漏极连接至所述充电场效应管的漏极,所述充电场效应管的源极连接至电池检测控制模组,所述放电场效应管和所述充电场效应管的栅极分别连接至所述第一信号输出端和所述第二信号输出端。可选地,所述电池模组还包括第一线性稳压电源,所述第一线性稳压电源一端通过第二电阻连接至所述电池模组的正极端,所述第一线性稳压电源另一端连接至所述第一控制芯片。可选地,所述电池检测控制模组还包括第二线性稳压电源,所述第二线性稳压电源一端连接至检测模块,所述第二线性稳压电源另一端连接至第二控制芯片。可选地,检测模块包括第一充电检测模块和第二充电检测模块,所述第一充电检测模块和第二充电检测模块的正向端均连接至所述电池模组的正极端,所述第一充电检测模块和第二充电检测模块的负向端均连接至所述电池模组的负极端,所述第一充电检测模块和第二充电检测模块的使能端均连接至所述第二芯片的信号输出端。可选地,所述第一充电检测模块为DC充电器模块。可选地,所述第二充电检测模块包括DC/AC逆变器模块和DC-USB模块。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还提供一种电池储能系统的通讯保护系统,所述通讯保护系统包括如上述的电池储能系统的通讯保护电路。本技术实施例的有益效果为:通过在电池模组和电池检测控制模组之间设置隔离通讯模组,隔离通讯模组包括设置于第二控制芯片与第一控制芯片的通讯回路上的通讯开关模块,且第一控制芯片与通讯开关模块的使能端连接,从而控制通讯开关模块实现第一控制芯片和第二控制芯片之间的隔离通讯功能,而且通讯开关模块能保护电池包在放电/充电过程中,由于电压、电流、温度的原因需要关断通讯开关模块时,隔离由于地线回路的切断,造成第一控制芯片和第二控制芯片之间由于地回路的不一致导致在通讯回路上产生的高压,从而保护第一控制芯片和第二控制芯片。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现有技术中电池检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一个实施例电池储能系统的通讯保护系统的模块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一个实施例电池储能系统的通讯保护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一个实施例电池储能系统的通讯保护系统的部分结构放大示意图。其中,1、电池模组;2、电池检测控制模组;3、隔离通讯模组;R1、第一电阻;R2、第二电阻;第一控制芯片U1、第二控制芯片U2;V1+、第一连接点;V1-、第二连接点;V2+、第三连接点;V2-、第四连接点;Q1、第一场效应管;Q2、第二场效应管;Q3、第三场效应管;Q4、第四场效应管;Q5、放电场效应管;Q6、充电场效应管;SCL、时钟线路;SDA、双向数据线路;S1、第一路信号;S2、第二路信号;S3、第三路信号;S4、第四路信号;LDO1、第一线性稳压电源;LDO2、第二线性稳压电源。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
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在本技术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描述的一些流程中,包含了按照特定顺序出现的多个操作,但是应该清楚了解,这些操作可以不按照其在本文中出现的顺序来执行或并行执行,操作的序号如101、102等,仅仅是用于区分开各个不同的操作,序号本身不代表任何的执行顺序。另外,这些流程可以包括更多或更少的操作,并且这些操作可以按顺序执行或并行执行。需要说明的是,本文中的“第一”、“第二”等描述,是用于区分不同的消息、设备、模块等,不代表先后顺序,也不限定“第一”和“第二”是不同的类型。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具体请参阅图2至图4,图2为本实施例电池储能系统的通讯保护系统的模块示意图。如图2所示,一种电池储能系统的通讯保护系统,包括电池模组1、电池检测控制模组2和隔离通讯模组3;所述电池模组1包括多个串联的电池包以及所述电池包的第一控制芯片U1,所述电池模组1的正极端连接至所述第一控制芯片U1,所述电池模组1的负极端连接至充放电控制模块,所述第一控制芯片U1与所述充放电控制模块通讯连接;所述电池检测控制模组2包括检测模块以及所述检测模块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池储能系统的通讯保护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n电池模组,所述电池模组包括多个串联的电池包以及所述电池包的第一控制芯片,所述电池模组的正极端连接至所述第一控制芯片,所述电池模组的负极端连接至充放电控制模块,所述第一控制芯片与所述充放电控制模块通讯连接;/n电池检测控制模组,所述电池检测控制模组包括检测模块以及所述检测模块的第二控制芯片,所述第二控制芯片与所述第一控制芯片通讯连接,所述检测模块与所述电池模组的正极端连接,所述电池模组的负极端还通过所述充放电控制模块连接至所述检测模块;/n隔离通讯模组,所述隔离通讯模组包括设置于所述第二控制芯片与所述第一控制芯片的通讯回路上的通讯开关模块,所述第一控制芯片与所述通讯开关模块的使能端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池储能系统的通讯保护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
电池模组,所述电池模组包括多个串联的电池包以及所述电池包的第一控制芯片,所述电池模组的正极端连接至所述第一控制芯片,所述电池模组的负极端连接至充放电控制模块,所述第一控制芯片与所述充放电控制模块通讯连接;
电池检测控制模组,所述电池检测控制模组包括检测模块以及所述检测模块的第二控制芯片,所述第二控制芯片与所述第一控制芯片通讯连接,所述检测模块与所述电池模组的正极端连接,所述电池模组的负极端还通过所述充放电控制模块连接至所述检测模块;
隔离通讯模组,所述隔离通讯模组包括设置于所述第二控制芯片与所述第一控制芯片的通讯回路上的通讯开关模块,所述第一控制芯片与所述通讯开关模块的使能端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储能系统的通讯保护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通讯开关模块包括第一场效应管、第二场效应管、第三场效应管和第四场效应管,所述第一场效应管和第二场效应管连接至所述第一控制芯片与所述第二控制芯片之间的时钟线路上,所述第三场效应管和第四场效应管连接至所述第一控制芯片与所述第二控制芯片之间的双向数据线路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池储能系统的通讯保护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控制芯片包括第一信号输出端和第二信号输出端,所述第一信号输出端连接至所述第一场效应管和第三场效应管的使能端,所述第二信号输出端连接至所述第二场效应管和第四场效应管的使能端。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池储能系统的通讯保护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充放电控制模块包括放电场效应管和充电场效应管,所述放电场效应管的源极通过第一电阻连接至所述电...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彭兵梁俊红
申请(专利权)人:欣旺达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