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郑常人专利>正文

一种折叠沙发床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8247 阅读:30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折叠沙发床,设有沙发框架、靠背、扶手及扶手底架,并有独立的床垫、沙发垫,并有角钢前床架、前角钢床架、中角钢床架、后角钢床架顺序连接形成床的基础框架,由连杆、支架、支撑杆组成的连动机构沿床两侧对称排布,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展开为床,折叠为沙发。具有体积小、灵活多变,坚固耐用等特点,是现有同类产品的理想换代产品。(*该技术在2006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折叠沙发床。目前,国内还有相当一部分居民受居住空间狭窄的限制,市售折叠床种类很多,但也存在不尽人意之处。本技术以机械连杆原理设计了一种新式折叠床,具有体积小、占地少、成本低,坚固耐久,变化灵活等特点。本技术是这样实现的,以一个沙发框架为固定件,其上设靠背,并设扶手,钢管前床架、前角钢床架、中角钢床架、后角钢床架 水平顺序连接,并以型支架联接杆实现与靠背里层支架的支撑连接,钢管前床架、前角钢床架、中角钢床架、后角钢床架上分设四块床垫,并在钢管前床架下部设一块沙发垫,以上构成床及沙发的基础框架。其支撑与连动机构是这样的,所说支撑与连动机构沿床两侧相对排布,型固定支架固定在靠背里层支架及扶手底架上,中角钢床架上设大、小两个滑道,钝角型后支撑连杆与型固定支架水平杆端部连接,并与中角钢床架上大滑道连接,有弹簧与扶手底架及后支撑连杆连接。支架联接杆与床架连接端引出直型传动杆,该直型传动杆与 型传动杆连接,该 传动杆水平杆部分跨接后角钢床架、中角钢床架,该 型传动杆在中角钢床架区与V型传动杆连接,该V型传动杆水平杆部分与中角钢床架并行,并在V型传动杆底端与中角钢床架连接,V型传动杆斜杆部分有直型传动杆与中角钢床架上小滑道连接,为克服死点,该直型传动杆上也设滑道,前角钢床架与中角钢床架之间设连杆实现水平连接,该连杆与中角钢床架连接端位于所说的直型传动杆滑道内,并与中角钢床架上小滑道连接,中支架与中角钢床架连接,并设有中支架支撑杆与V型传动杆斜杆部分端部连接。有连杆实现前角钢床架、钢管前床架水平连接,前支架与钢管前床架连接,有前支架支撑杆与钢管前床架连接,并连接端位于钢管前床架上的滑道内。前角钢床架上设一带铁钩的直型杆,实现折叠后的合角。本技术的优点不仅可折叠于任何种形式的沙发内部,也可以安装在壁柜的底部,以节省房屋的空间。本技术可装入单人沙发为单人床,装入三人沙发为双人床,具有变化灵活,造型选择性强,应用范围广等特点。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做详细说明。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平面展开状态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折叠状态示意图。图1中沙发框架(3)、靠背(1)、扶手(21)、扶手底架(26)为固定件,钢管前床架(18)、前角钢床架(17)、中角钢床架(16)及后角钢床架水平顺序连接,并以型支架联接杆(13)实现与靠背里层支架(27)的支撑连接,后角钢床架(15)、中角钢床架(16)、前角钢床架(17)及钢管前床架(18)上分设4块床垫(4),并在钢管前床架(18)下部设一块沙发垫(2),以上构成床的基础框架。其支撑与连动机构是这样的,所说的支撑与连动机构沿床两侧相对排布,型固定支架(14)固定在靠背里层支架(27)及扶手底架(26)上,中角钢床架(16)上设大滑道(25)、小滑道(28),钝角型后支撑连杆(11)与型固定支架(14)水平杆端部连接,并与中角钢床架(16)上大滑道(25)连接,有弹簧(20)与扶手底架(26)及钝角型后支撑连杆(11)连接。支架联接杆(13)与支架连接端引出直型传动杆(12),该直型传动杆(12)与 型传动杆(10)连接,该 型传动杆(10)水平杆部分跨接后角钢床架(15)、中角钢床架(16),该 型传动杆(10)在中角钢床架区与V型传动杆(9)连接,该V型传动杆(9)水平杆部分与中角钢床架(16)并行,并在V型传动杆(9)底端与中角钢床架(16)连接,V型传动杆(9)斜杆部分有直型传动杆(8)与中角钢床(16)连接,该直型传动杆(8)上设滑道(19),前角钢床架(17)与中角钢床架(16)之间设连杆(23)实现水平连接,该连杆(23)与中角钢床架(16)连接端位于所说的直型传动杆(8)滑道(19)内,并与中角钢床架(16)上小滑道(28)连接,中支架(7)与中角钢床架(16)连接,并设有中支架支撑杆(7a)与V型传动杆(9)斜杆部分端部连接,有连杆(22)实现前角钢床架(17)、钢管前床架(18)水平连接,前支架(5)与钢管前床架(18)连接,有前支架支撑杆(5a)与钢管前床架(18)连接,并连接端位于钢管前床架(18)的滑道(24)内,钢管前床架(18)上设一直型杆(6),其端部的折钩实现折叠后的合角。下面介绍本技术实现由床到沙发的折叠过程在外力作用下,支架联接杆(13)向上翻转,带动与其相连的后角钢床架(15)、直型传动杆(12)向后运动,并直立于沙发框架(3)外层支架上,直型传动杆(12)带动 型传动杆(10)的向后、向下并与V型传动杆(9)限定中角钢床架(16)的水平位置,同时弹簧(20)带动钝角型后支架(11)向后、向下落在扶手底架(26)上,并与中支架(7)一起做为中角钢床架(16)的重力支撑,与V型传动杆连接的中支架支撑杆(7a)增加了中支架(7)的稳定性,同时中角钢床架(16)的向后向下运动带动前角钢床架(17)向后运动并直立,同时钢管前床架(18)向上翻转并随着整个机构的连动向靠背靠近,形成完整的沙发。连杆(22)、(23)随动以后使整个框架稳定,前支架(5)、前支架支撑(5a)折叠于钢管前床架(18)上。权利要求1.一种折叠沙发床,以一个沙发框架为固定件,其上设靠背,并设扶手,其特征在于(1)钢管前床架、前角钢床架、中角钢床架、后角钢床架水平顺序连接,并以型支架联接杆实现与靠背里层支架的支撑连接,后、中、前角钢床架及钢管前床架上分设四块床垫,并在钢管前床架下部设一块沙发垫,以上构成床的基础框架;(2)型固定支架固定在靠背里层支架及扶手底架上,中角钢床架设大、小两个滑道,钝角型后支撑连杆与型固定支架水平杆端连接,并与中角钢床架上大滑道连接,有弹簧与扶手底架及后支撑连杆连接,以上机构沿床两侧对称排布;(3)支架联接杆与床架连接端引出直型传动杆,该直型传动杆与 型传动杆连接,该 型传动杆水平杆部分跨接后角钢床架、中角钢床架,该 型传动杆在中角钢床架区与V型传动杆连接,该V型传动杆水平杆部分与中角钢床架并行,并在V型传动杆底端与中角钢床架连接,V型传动杆斜杆部分有直型传动杆与中角钢床架上小滑道连接,该直型传动杆上设滑道,以上机构沿床两侧对称排布;(4)前角钢会架与中角钢床架之间设连杆实现水平连接,该连杆与中角钢床架连接端位于所说的直型传动杆滑道内,并与中角钢床架上小滑道连接,中支架与中角钢床架连接,并设有中支架支撑杆与V型传动杆斜杆部分端部连接,以上机构沿床两侧对称排布;(5)有连杆实现前角钢床架、钢管前床架水平连接前支架与钢管前床架连接,有前支架支撑杆与钢管前床架连接,并连接端位于钢管前床架上的滑道内,以上机构沿床两侧对称排布。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一种折叠沙发床,设有沙发框架、靠背、扶手及扶手底架,并有独立的床垫、沙发垫,并有角钢前床架、前角钢床架、中角钢床架、后角钢床架顺序连接形成床的基础框架,由连杆、支架、支撑杆组成的连动机构沿床两侧对称排布,本技术展开为床,折叠为沙发。具有体积小、灵活多变,坚固耐用等特点,是现有同类产品的理想换代产品。文档编号A47C17/00GK2254683SQ96226008公开日1997年5月28日 申请日期1996年2月26日 优先权日1996年2月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折叠沙发床,以一个沙发框架为固定件,其上设靠背,并设扶手,其特征在于:(1)钢管前床架、前角钢床架、中角钢床架、后角钢床架水平顺序连接,并以*型支架联接杆实现与靠背里层支架的支撑连接,后、中、前角钢床架及钢管前床架上分设四块床垫,并 在钢管前床架下部设一块沙发垫,以上构成床的基础框架;(2)┘型固定支架固定在靠背里层支架及扶手底架上,中角钢床架设大、小两个滑道,钝角型后支撑连杆与┘型固定支架水平杆端连接,并与中角钢床架上大滑道连接,有弹簧与扶手底架及后支撑连杆连接, 以上机构沿床两侧对称排布;(3)支架联接杆与床架连接端引出直型传动杆,该直型传动杆与*型传动杆连接,该*型传动杆水平杆部分跨接后角钢床架、中角钢床架,该*型传动杆在中角钢床架区与V型传动杆连接,该V型传动杆水平杆部分与中角钢床架并行,并 在V型传动杆底端与中角钢床架连接,V型传动杆斜杆部分有直型传动杆与中角钢床架上小滑道连接,该直型传动杆上设滑道,以上机构沿床两侧对称排布;(4)前角钢会架与中角钢床架之间设连杆实现水平连接,该连杆与中角钢床架连接端位于所说的直型传动杆滑 道内,并与中角钢床架上小滑道连接,中支架与中角钢床架连接,并设有中支架支撑杆与V型传动杆斜杆部分端部连接,以上机构沿床两侧对称排布;(5)有连杆实现前角钢床架、钢管前床架水平连接,前支架与钢管前床架连接,有前支架支撑杆与钢管前床架连接, 并连接端位于钢管前床架上的滑道内,以上机构沿床两侧对称排布。...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常人
申请(专利权)人:郑常人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21[中国|辽宁]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