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防护电池顶盖、单体电池和动力电池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824186 阅读:4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08 09:1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安全防护顶盖、单体电池和动力电池组,包括:基板;正极单元:与电芯的正电极连接导电;负极单元:与电芯的负电极连接导电,其包括负极压板,负极压板上设置有凹槽结构;短路部件:安装在基板上,且位于负极压板下方,短路部件上设置有凸台结构,凸台结构与凹槽结构相对间隔设置,当电芯压力达到预设阈值时,短路部件向上抬起,凸台结构嵌入凹槽结构中,以使短路部件与负极压板接触,基板形成电流回路以保护电芯。本申请凸台结构和凹槽结构都是弧形结构,能够有效增加二者的接触面积,且弧形设计可接受熔融的铝熔滴,连接回路不会电流过大导致短路部件熔断,保证短路过程能够维持,从而切断外部电路,达到保护电池的目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安全防护电池顶盖、单体电池和动力电池组
本申请实施例涉及电池
,尤其是一种安全防护顶盖、单体电池和动力电池组。
技术介绍
动力电池为对设备提供动力来源的电源,例如为电动汽车、电动列车、电动自行车、机器人等提供动力的电池。动力电池的能量密度要求和安全性随着应用的广泛性要求越来越高。电池安全主要通过化学体系的调整和结构设计的优化来实现。在电芯结构安全设计方面,通常采用在正极柱与基板之间设置有电阻,使正极柱固定在基板上,而负极柱附近设置有短路部件,当动力电池或动力电池组在发生过度充电、快速充放电、内部短路时,电解液或电极材料分解放热,产生大量气体,导致电池内部压力增大,短路部件向上动作,使动力电池的正负极形成回路,并在回路中产生较大的电流,使得连接部件熔断,从而切断主回路,实现对电池的安全防护。然而由于短路时电流较大,短路部件接触点经常有熔化断路现象,从而不能有效保持回路。
技术实现思路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安全防护电池顶盖、单体电池和动力电池组,通过两个短路部件对电池进行保护。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创造的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安全防护电池顶盖,其特征在于,包括:/n基板:用于与电池壳体围合成一个收容电芯的空腔体;/n正极单元:安装在所述基板上,与所述电芯的正电极连接导电;/n负极单元:安装在所述基板上,与所述电芯的负电极连接导电,其包括负极压板,所述负极压板上设置有凹槽结构;/n短路部件:安装在所述基板上,且位于所述负极压板下方,所述短路部件上设置有凸台结构,所述凸台结构与所述凹槽结构相对间隔设置,当所述电芯压力达到预设阈值时,所述短路部件向上抬起,所述凸台结构嵌入所述凹槽结构中,以使所述短路部件与所述负极压板接触,所述基板形成电流回路以保护电芯。/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安全防护电池顶盖,其特征在于,包括:
基板:用于与电池壳体围合成一个收容电芯的空腔体;
正极单元:安装在所述基板上,与所述电芯的正电极连接导电;
负极单元:安装在所述基板上,与所述电芯的负电极连接导电,其包括负极压板,所述负极压板上设置有凹槽结构;
短路部件:安装在所述基板上,且位于所述负极压板下方,所述短路部件上设置有凸台结构,所述凸台结构与所述凹槽结构相对间隔设置,当所述电芯压力达到预设阈值时,所述短路部件向上抬起,所述凸台结构嵌入所述凹槽结构中,以使所述短路部件与所述负极压板接触,所述基板形成电流回路以保护电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安全防护电池顶盖,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结构顶部的弧形曲率大于所述凸台结构顶部弧形曲率,以使所述凸台结构嵌入所述凹槽结构中时留有富余空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安全防护电池顶盖,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结构的开口边缘设置有弧形收口结构,以收集所述短路部件与所述负极压板接触时产生的杂质物。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安全防护电池顶盖,其特征在于,所述负极压板与所述短路部件为金属材料制成。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安全防护电池顶盖,其特征在于,所述负极压板与所述短路部件接触后,产生的电阻值小于100mΩ。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安全防护电池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许辉勇张志萍朱静
申请(专利权)人:欣旺达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