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电导感应的排污监测预警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822778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08 08:0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基于电导感应的排污监测预警装置,包括设置于排污监测预警现场的安装支架,安装于安装支架上的太阳能板、摄像设备和监测设备,以及设置于排污管内壁的柔性检测板,柔性检测板上设有电导率传感器,监测设备包括壳体以及设于壳体内的微控制器、模数转换模块、数据传输模块、数据存储模块、电源控制模块和供电电池,电导率传感器经模数转换模块与微控制器电性连接,微控制器与摄像设备、数据存储模块、数据传输模块电性连接,数据传输模块通过通信网络与远程预警汇集平台进行数据通信,供电电池通过电源控制模块为装置上各模块供电,太阳能板与电源控制模块电性连接,以为供电电池充电。该装置有利于对排污点进行排污监测预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电导感应的排污监测预警装置
本技术属于排水管网监测预警
,具体涉及一种基于电导感应的排污监测预警装置。
技术介绍
在现有排水管网监测预警技术中,各级市政部门在河道已部分建设了水质监测预警系统,但是由于设置水质监测站点成本较高,而且只能宏观监测整个流域生态环境情况,无法准确定位具体排污口污染物排放行为,给环保执法造成困难,使得企业偷排漏排污染物现象时有发生。因此,需要解决现场排污监测预警问题,并对违法行为拍照取证,从而提升对排污企业的监管力度。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电导感应的排污监测预警装置,该装置有利于对排污点进行排污监测预警。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基于电导感应的排污监测预警装置,包括设置于排污监测预警现场的安装支架,安装于安装支架上的太阳能板、摄像设备和监测设备,以及设置于排污管内壁的柔性检测板,所述柔性检测板上设有电导率传感器,所述监测设备包括壳体以及设于壳体内的微控制器、模数转换模块、数据传输模块、数据存储模块、电源控制模块和供电电池,所述电导率传感器经模数转换模块与微控制器电性连接,所述摄像设备与微控制器电性连接,所述微控制器与数据传输模块电性连接,所述数据传输模块通过通信网络与远程预警汇集平台进行数据通信,所述数据存储模块与微控制器电性连接,所述供电电池通过电源控制模块为装置上各模块供电,所述太阳能板与电源控制模块电性连接,以为供电电池充电。进一步地,所述太阳能板、摄像设备和监测设备从上到下依次设置于所述安装支架上。进一步地,所述壳体包括具有内部型腔以容纳壳体内各模块的壳座和设于壳座上的上盖,所述壳座与上盖通过螺旋连接方式和密封圈进行密封连接。进一步地,所述柔性检测板采用铁氟龙柔性板,根据排污管内径不同,弯曲固定于排污管内壁。进一步地,所述电导率传感器采用不锈钢触点,通过屏蔽线缆与壳体内的模数转换模块及微控制器电性连接。进一步地,所述微控制器为ARM处理器。进一步地,所述数据传输模块上设有天线,所述天线从壳体旁侧穿出,所述天线与壳体的接缝处进行密封处理。进一步地,所述电源控制模块上设有连接市电的接口,以同时支持市电和太阳能供电。相较于现有技术,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提供了一种基于电导感应的排污监测预警装置,将电导率感应技术结合到排污口监测预警设备上,有利于远程监控排污口的偷排漏排行为,并根据现场拍照对排污企业进行监管执法,从而最大限度地降低企业生产时污染物排放造成的污染,提升入河排污口监管能力,切实改善河湖流域水生态环境质量。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的侧面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的控制原理图。图4是本技术实施例中微控制器的连接电路图。图5是本技术实施例中电源控制模块的连接电路图。图6是本技术实施例中数据存储模块的连接电路图。图7是本技术实施例中数据传输模块的连接电路图。图中,1-太阳能板,2-摄像设备,3-密封圈,4-数据传输模块,5-微控制器,6-供电电池,7-壳座,8-屏蔽线缆,9-天线,10-安装支架,11-柔性检测板,12-电导率传感器,13-上盖,14-电源控制模块。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基于电导感应的排污监测预警装置,如图1~3所示,包括设置于排污监测预警现场的安装支架10,从上到下依次安装于安装支架10上的太阳能板1、摄像设备2和监测设备,以及设置于排污管内壁的柔性检测板11。所述柔性检测板11上设有电导率传感器12,所述监测设备包括壳体以及设于壳体内的微控制器5、模数转换模块、数据传输模块4、数据存储模块、电源控制模块14和供电电池6,所述电导率传感器12经模数转换模块与微控制器5电性连接,所述摄像设备2与微控制器5电性连接,所述微控制器5与数据传输模块4电性连接,所述数据传输模块4通过通信网络与远程预警汇集平台进行数据通信,所述数据存储模块与微控制器5电性连接,所述供电电池6通过电源控制模块14为装置上各模块供电,所述太阳能板1与电源控制模块14电性连接,以为供电电池6充电。所述壳体内底部设有用于放置供电电池的电池槽。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壳体包括具有内部型腔以容纳壳体内各模块的壳座7和设于壳座7上的上盖13,所述壳座7与上盖13通过螺旋连接方式和密封圈3进行密封连接,即在两者的连接处设置密封圈3,然后通过螺旋方式进行螺旋密封压紧。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柔性检测板11采用铁氟龙柔性板,根据排污管内径不同,弯曲固定于排污管内壁。所述电导率传感器12采用不锈钢触点,所述柔性检测板11与所述电导率传感器12采用一体化设计,通过屏蔽线缆8与壳体内的模数转换模块及微控制器电性连接。如图4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微控制器5为ARM处理器。较佳地,采用四核ARMCortexA3处理器。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电源控制模块14通过屏蔽线缆与供电电池连接,电源控制模块14上设有连接市电的接口,以同时支持市电和太阳能供电。电源控制模块的连接电路如图5所示。如图7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数据传输模块采用LoRa模块,数据传输模块上设有天线9,所述天线9从壳座7旁侧穿出,所述天线9与壳座7的接缝处进行密封处理。所述微控制器5通过电导率传感器12采集数据,经过运算处理后存储在数据存储模块。数据存储模块的连接电路如图6所示。所述微控制器通过数据传输模块和预警汇集平台进行数据信令交互,接收数据信息存储在数据存储模块。所述数据传输模块通过并行总线与微控制器连接,并通过屏蔽线与天线相连接。所述微控制器通过数据传输模块接收预警水位限值,并存储在数据存储模块之后,通过所述电导率传感器实时读取当前污水排放高度,对比预警水位限值后,控制摄像设备进行相应的拍照并上报。同时,微控制器通过数据传输模块将当前状态信息、污水管排放高度和预警状态信息通信上报。相关部门可以远程监控排污口的预警等级,进一步强化对排污企业的日常监管,保障河湖流域水生态环境。以上是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凡依本技术技术方案所作的改变,所产生的功能作用未超出本技术技术方案的范围时,均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电导感应的排污监测预警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设置于排污监测预警现场的安装支架,安装于安装支架上的太阳能板、摄像设备和监测设备,以及设置于排污管内壁的柔性检测板,所述柔性检测板上设有电导率传感器,所述监测设备包括壳体以及设于壳体内的微控制器、模数转换模块、数据传输模块、数据存储模块、电源控制模块和供电电池,所述电导率传感器经模数转换模块与微控制器电性连接,所述摄像设备与微控制器电性连接,所述微控制器与数据传输模块电性连接,所述数据传输模块通过通信网络与远程预警汇集平台进行数据通信,所述数据存储模块与微控制器电性连接,所述供电电池通过电源控制模块为装置上各模块供电,所述太阳能板与电源控制模块电性连接,以为供电电池充电。/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电导感应的排污监测预警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设置于排污监测预警现场的安装支架,安装于安装支架上的太阳能板、摄像设备和监测设备,以及设置于排污管内壁的柔性检测板,所述柔性检测板上设有电导率传感器,所述监测设备包括壳体以及设于壳体内的微控制器、模数转换模块、数据传输模块、数据存储模块、电源控制模块和供电电池,所述电导率传感器经模数转换模块与微控制器电性连接,所述摄像设备与微控制器电性连接,所述微控制器与数据传输模块电性连接,所述数据传输模块通过通信网络与远程预警汇集平台进行数据通信,所述数据存储模块与微控制器电性连接,所述供电电池通过电源控制模块为装置上各模块供电,所述太阳能板与电源控制模块电性连接,以为供电电池充电。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电导感应的排污监测预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太阳能板、摄像设备和监测设备从上到下依次设置于所述安装支架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电导感应的排污监测预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包括具有内部型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铸张凌曾伟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博雅天安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