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测距仪接收端9×6非球面镜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821736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08 07:0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测距仪接收端9×6非球面镜片,包括透镜本体、第一镜面及第二镜面,所述透镜本体、第一镜面及第二镜面一体成型,所述第一镜面及第二镜面为弧形凸面结构,所述第一镜面的最大高度大于第二镜面的最大高度,所述第一镜面的曲率CURV值为:0.1<CURV<0.2,所述第二镜面的曲率CURV值为:‑0.04<CURV<‑0.0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在9×6mm矩形结构的透镜本体上分别设置第一镜面及第二镜面,两镜面均为弧形凸面结构,非球形镜面的设计可排除掉环境干扰,提高镜片的光学传递函数,使发射出去再反射回来的微弱光源,聚焦为点光源并被芯片接收;整体厚度较薄、焦距也较短,镜片体积小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测距仪接收端9×6非球面镜片
本技术涉及镜片领域,尤其涉及的是一种测距仪接收端9×6非球面镜片。
技术介绍
现有技术中,现有的测距仪光学镜片基本上都是采用球面玻璃或者光学塑料球面设计而成,这样设计的光学镜片会导致焦距无法不能缩短,使得整体的焦距较长,导致产品的体积也会相应的加长,并且球面设计的光学镜片,其光学透光率和光损耗也会加大,当光在传播过程中衰弱较大时,接收端芯片可能无法接收到反射的光点。另外,球面设计的光学镜片也比较廉价,会导致产品的精度出入较大,需要后期通过很多配套技术,例如镀膜、加偏光片来弥补部分缺陷。因此,现有技术存在缺陷,需要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光损耗少、焦距短、体积小巧,可接收微弱光源的测距仪接收端9×6非球面镜片。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测距仪接收端9×6非球面镜片,包括透镜本体、第一镜面及第二镜面,所述第一镜面设于透镜本体的顶面,所述第二镜面设于透镜本体的底面,所述透镜本体、第一镜面及第二镜面一体成型,所述透镜本体为长方体结构,所述透镜本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测距仪接收端9×6非球面镜片,其特征在于:包括透镜本体、第一镜面及第二镜面,所述第一镜面设于透镜本体的顶面,所述第二镜面设于透镜本体的底面,所述透镜本体、第一镜面及第二镜面一体成型,所述透镜本体为长方体结构,所述透镜本体的长度为9mm,所述透镜本体的宽度为6mm,所述第一镜面及第二镜面为弧形凸面结构,所述第一镜面的最大长度小于透镜本体的最大长度,所述第二镜面的最大长度等于透镜本体的最大长度,所述第一镜面、第二镜面的宽度与透镜本体的宽度相等,所述第一镜面的最大高度大于第二镜面的最大高度,所述第一镜面及第二镜面上的坐标值满足以下公式:/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测距仪接收端9×6非球面镜片,其特征在于:包括透镜本体、第一镜面及第二镜面,所述第一镜面设于透镜本体的顶面,所述第二镜面设于透镜本体的底面,所述透镜本体、第一镜面及第二镜面一体成型,所述透镜本体为长方体结构,所述透镜本体的长度为9mm,所述透镜本体的宽度为6mm,所述第一镜面及第二镜面为弧形凸面结构,所述第一镜面的最大长度小于透镜本体的最大长度,所述第二镜面的最大长度等于透镜本体的最大长度,所述第一镜面、第二镜面的宽度与透镜本体的宽度相等,所述第一镜面的最大高度大于第二镜面的最大高度,所述第一镜面及第二镜面上的坐标值满足以下公式:



其中,Z表示镜面上各点的Z坐标值,Y表示镜面上各点的Y坐标值,CURV为镜面的曲率,K为镜面的锥度,A、B、C、D、E、F、G、H及J均为常数。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测距仪接收端9×6非球面镜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镜面的曲率CURV值为:0.1<CURV<0.2,所述第一镜面的锥度K值为:0.3<K<0.4,所述A值为:1<A<2,所述B值为:-3<B<-2,所述C值...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唐超王一凡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鑫泓景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