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功能的水质传感器流通池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821351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08 06:4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多功能的水质传感器流通池,包括壳体,壳体上设置有进水管、出水管及液位开关,壳体的底部设置有虹吸式排污管,壳体的内部设置有超声装置、对应传感器头部的循环消泡装置、底泥吹浮系统;壳体的底部设置成一侧水平而另一侧倾斜以形成漏斗斜坡状的沉淀仓,虹吸式排污管的入口对应设置在沉淀仓的底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利用自控系统自动启动,相比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流通池清洗和排污时间大大缩短而且使用起来非常方便,清洗的很彻底,且水路自循环避免了测量环境的污染,比现有技术测量的结果更准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多功能的水质传感器流通池
本技术涉及水质监测器械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多功能的水质传感器流通池。
技术介绍
水质传感器流通池用于配合水质传感器以分析水质的污染程度,比如检测水中的COD、氨氮、色度、浊度、溶解氧、电导率、温度和pH等各种参数。但是,传感器长期泡在流通池里,表面会有污垢、微生物的附着,流通池底也会堆积淤泥结垢,因此需要定期清洗。而现有技术的水质传感器流通池具有如下不足:1)堆积在底部的污垢会二次沉淀,所以必须在二次沉淀形成前就快速彻底排污,现有的设备基本都采用的是重力法排污,重力法排污的主要缺点是排污速度慢,池底污物残留量大;同时,为了实现流通池的彻底清洗、彻底排污,仍然依赖的是人工定期清洗,清洗需要操作人员到达现场,传感器需要依次拆卸,浪费大量人力和时间,而且该过程容易导致一些高精密的传感器的受到损坏;2)现有技术中也有利用超声波或者是吹气清洗的,但是由于超声波空泡后的气泡残留问题无法解决而干扰测量,所以无法推广;在密闭的流通池里,单一的吹气式的清洗方案效果较差,吹气不但有大量的气泡残留的问题,而且由于没有做到彻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多功能的水质传感器流通池,其特征在于,包括上壳(10)及下壳(11)组成的壳体,所述壳体上设置有进水管(12)、出水管(13)及位于所述壳体顶部的液位开关(15),所述壳体的底部设置有虹吸式排污管(17),所述壳体的内部设置有用于清洗和灭藻的超声装置、对应传感器头部的循环消泡装置(18)、底泥吹浮系统(16);/n所述下壳(11)的底部设置成一侧水平而另一侧倾斜以形成漏斗斜坡状的沉淀仓,所述进水管(12)设置在所述下壳(11)底部的水平段,所述出水管(13)设置在所述壳体的对应所述下壳(11)底部倾斜段一侧的侧壁上端,所述虹吸式排污管(17)的入口对应设置在所述沉淀仓的底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功能的水质传感器流通池,其特征在于,包括上壳(10)及下壳(11)组成的壳体,所述壳体上设置有进水管(12)、出水管(13)及位于所述壳体顶部的液位开关(15),所述壳体的底部设置有虹吸式排污管(17),所述壳体的内部设置有用于清洗和灭藻的超声装置、对应传感器头部的循环消泡装置(18)、底泥吹浮系统(16);
所述下壳(11)的底部设置成一侧水平而另一侧倾斜以形成漏斗斜坡状的沉淀仓,所述进水管(12)设置在所述下壳(11)底部的水平段,所述出水管(13)设置在所述壳体的对应所述下壳(11)底部倾斜段一侧的侧壁上端,所述虹吸式排污管(17)的入口对应设置在所述沉淀仓的底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功能的水质传感器流通池,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水管(12)对应设置有进水电磁阀(121),所述虹吸式排污管(17)对应设置有排污电磁阀(171)。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功能的水质传感器流通池,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的侧壁还设置有溢水管(14),所述溢水管(14)的进口高度高于所述出水管(13)的进口高度。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一种多功能的水质传感器流通池,其特征在于,所述超声装置包括超声灭藻机构(19)及超声清洗机构(20)。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多功能的水质传感器流通池,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钟晓东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德瑞芬诺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