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付倩玉专利>正文

一种压力管道表面裂痕检测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821215 阅读:3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08 06:4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压力管道裂痕检测技术领域,尤其为一种压力管道表面裂痕检测装置,包括第一支撑圈,所述第一支撑圈内部顶部的两侧均焊接有第一限位轮,所述第一限位轮的底部与压力管道的表面相接触,所述第一支撑圈的底部栓接有第二支撑圈,所述第二支撑圈的内部设有驱动结构,所述第一支撑圈的右侧设有检测结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第一支撑圈、第一限位轮、第二支撑圈、驱动结构、检测结构、平衡结构和缓冲结构的设置,使压力管道表面裂痕检测装置,具备裂痕检测准确,工人劳动强度低,且检测效率高的优点,解决了现有的压力管道裂痕检测方法检测不够准确,工人劳动强度大,且检测效率较低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压力管道表面裂痕检测装置
本技术涉及压力管道裂痕检测
,具体为一种压力管道表面裂痕检测装置。
技术介绍
从广义上理解,压力管道是指所有承受内压或外压的管道,无论其管内介质如何,压力管道是管道中的一部分,管道是用以输送、分配、混合、分离、排放、计量、控制和制止流体流动的,由管子、管件、法兰、螺栓连接、垫片、阀门、其他组成件或受压部件和支承件组成的装配总成。压力管道在使用一段时间后,需要对其进行检测维修,防止压力管道因裂痕出现损坏,影响物料的运输,而现有的压力管道裂痕检测方法大多为人工查看,该方法检测的不够仔细,工人劳动强度大,且检测效率较低,为此,我们提出了一种压力管道表面裂痕检测装置,以解决上述内容存在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压力管道表面裂痕检测装置,具备裂痕检测准确,工人劳动强度低,且检测效率高的优点,解决了现有的压力管道裂痕检测方法检测不够准确,工人劳动强度大,且检测效率较低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压力管道表面裂痕检测装置,包括第一支撑圈,所述第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压力管道表面裂痕检测装置,包括第一支撑圈(1),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圈(1)内部顶部的两侧均焊接有第一限位轮(2),所述第一限位轮(2)的底部与压力管道的表面相接触,所述第一支撑圈(1)的底部栓接有第二支撑圈(3),所述第二支撑圈(3)的内部设有驱动结构(4),所述第一支撑圈(1)的右侧设有检测结构(5),所述检测结构(5)用于对压力管道进行裂痕检测,所述检测结构(5)的右侧设有平衡结构(6),所述平衡结构(6)用于对检测结构(5)进行支撑,所述检测结构(5)的右侧设有缓冲结构(7),所述缓冲结构(7)用于对检测结构(5)进行缓冲保护。/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压力管道表面裂痕检测装置,包括第一支撑圈(1),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圈(1)内部顶部的两侧均焊接有第一限位轮(2),所述第一限位轮(2)的底部与压力管道的表面相接触,所述第一支撑圈(1)的底部栓接有第二支撑圈(3),所述第二支撑圈(3)的内部设有驱动结构(4),所述第一支撑圈(1)的右侧设有检测结构(5),所述检测结构(5)用于对压力管道进行裂痕检测,所述检测结构(5)的右侧设有平衡结构(6),所述平衡结构(6)用于对检测结构(5)进行支撑,所述检测结构(5)的右侧设有缓冲结构(7),所述缓冲结构(7)用于对检测结构(5)进行缓冲保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压力管道表面裂痕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结构(4)包括电机(41),所述电机(41)栓接于第二支撑圈(3)的背面,所述电机(41)的输出轴贯穿第二支撑圈(3)并卡接有驱动轮(42),所述驱动轮(42)的顶部与压力管道的底部相接触。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压力管道表面裂痕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结构(5)包括第一支撑板(51),所述第一支撑板(51)焊接于第一支撑圈(1)的右侧,所述第一支撑板(51)的底部栓接有第一扫描仪(52),所述第二支撑圈(3)的右侧焊接有第二支撑板(53),所述第二支撑板(53)的顶部栓接有第二扫描仪(54)。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寅付倩玉
申请(专利权)人:付倩玉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北;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