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冷水机组内冷凝器的散热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819340 阅读:5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08 05:1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冷水机组内冷凝器的散热装置,包括底板,所述底板的顶壁固定连接有外壳,所述外壳内设有固定安装在底板上的冷凝器,所述外壳的右侧壁设有安装口,所述安装口内固定安装有放置箱,所述放置箱内固定安装有水泵,所述底板的顶壁固定放置有位于外壳右侧的水箱。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水泵将水箱内的冷水抽至水冷管内,冷水在水冷管内循环流动吸收并带走冷凝器产生的热量,再流回水箱,实现了对冷凝器持续的冷却降温,同时驱动电机带动风扇转动对冷凝器和水冷管吹风,将其产生的热量从散热口吹出,与水冷机构相配合实现对冷凝器多方位的冷却降温,有效避免了由于冷凝器散热不及时而引起冷水机组停车故障的情况发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冷水机组内冷凝器的散热装置
本技术涉及冷水机
,尤其涉及一种冷水机组内冷凝器的散热装置。
技术介绍
冷水机俗称冷冻机、制冷机、冰水机、冻水机、冷却机等,因各行各业的使用比较广泛,所以名字也就多得不计其数。随着冷水机组行业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人类开始关注冷水机组行业任何选择对人类来说越来越重要,在产品结构上“高能效比水冷螺杆机组”、“水源热泵机组”、“螺杆式热回收机组”、“高效热泵机组”、“螺杆式低温冷冻机组”等为主的极具竞争力的产品结构其性质原理是一个多功能的机器,除去了液体蒸气通过压缩或热吸收式制冷循环。在冷水机组的内部元件中,冷凝器的散热效果将直接影响到其冷凝温度及对应的冷凝压力,甚至导致冷水机组高压保护器件动作而停车,引起故障。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
技术介绍
中的问题,而提出的一种冷水机组内冷凝器的散热装置。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冷水机组内冷凝器的散热装置,包括底板,所述底板的顶壁固定连接有外壳,所述外壳内设有固定安装在底板上的冷水机,所述外壳的右侧壁设有安装口,所述安装口内固定安装有放置箱,所述放置箱内固定安装有水泵,所述底板的顶壁固定放置有位于外壳右侧的水箱,所述水箱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水管,所述水管与水泵的输入端固定连接,所述水泵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分布在冷水机前后两侧壁的水冷管,所述水冷管的输出端均与水箱的输入端固定连接,所述外壳的右侧内壁固定安装有风冷箱,所述风冷箱内设有风冷机构。优选地,所述风冷机构包括固定安装在风冷箱右侧内壁的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转轴,所述转轴的外壁固定连接有主动齿轮,所述风冷箱的右侧内壁固定安装有两个关于驱动电机对称的轴承,两个所述轴承内均转动连接有转动杆,两个所述转动杆的外壁均固定连接有从动齿轮。优选地,两个所述从动齿轮和主动齿轮的外壁共同绕设有链条。优选地,两个所述转动杆远离轴承的一端均固定连接有风扇,所述风冷箱的左侧壁设有与风扇平行相设的出风口,所述出风口内固定安装有风窗。优选地,所述外壳的左侧壁设有散热口,所述散热口内固定安装有散热翅。优选地,每个所述水冷管均为多段且连续的吸热铜管组成。与现有的技术相比,本冷水机组内冷凝器的散热装置的优点在于:1、通过水泵将水箱内的冷水抽至水冷管内,冷水在水冷管内循环流动吸收并带走冷凝器产生的热量,再流回水箱,实现了对冷凝器持续的冷却降温;2、通过驱动电机带动风扇转动对冷凝器和水冷管吹风,将其产生的热量从散热口吹出,与水冷机构相配合实现对冷凝器多方位的冷却降温,有效避免了由于冷凝器散热不及时而引起冷水机组停车故障的情况发生;3、在散热口内安装散热翅可增大与热空气接触的表面积,提高散热效率;综上所述,本技术通过水泵将水箱内的冷水抽至水冷管内,冷水在水冷管内循环流动吸收并带走冷凝器产生的热量,再流回水箱,实现了对冷凝器持续的冷却降温,同时驱动电机带动风扇转动对冷凝器和水冷管吹风,将其产生的热量从散热口吹出,与水冷机构相配合实现对冷凝器多方位的冷却降温,有效避免了由于冷凝器散热不及时而引起冷水机组停车故障的情况发生。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冷水机组内冷凝器的散热装置的主视图;图2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冷水机组内冷凝器的散热装置风冷箱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冷水机组内冷凝器的散热装置水冷管的俯视图;图4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冷水机组内冷凝器的散热装置齿轮组的侧视图。图中:1底板、2外壳、3冷凝器、4放置箱、5水泵、6水管、7水箱、8水冷管、9风冷箱、10散热翅、11驱动电机、12主动齿轮、13链条、14从动齿轮、15轴承、16转动杆、17风扇、18风窗。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参照图1-4,一种冷水机组内冷凝器的散热装置,包括底板1,底板1的顶壁固定连接有外壳2,外壳2内设有固定安装在底板1上的冷凝器3,外壳2的右侧壁设有安装口,安装口内固定安装有放置箱4,放置箱4内固定安装有水泵5,底板1的顶壁固定放置有位于外壳2右侧的水箱7,水箱7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水管6,水管6与水泵5的输入端固定连接,水泵5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分布在冷凝器3前后两侧壁的水冷管8,每个水冷管8均为多段且连续的吸热铜管组成,设置多段连续的水冷管8增大了与热量的接触面积,提高了对热量的吸收效果,水冷管8的输出端均与水箱7的输入端固定连接,水泵5将水箱7内的冷水抽至水冷管8内,冷水在水冷管8内循环流动吸收并带走冷凝器3产生的热量,再流回水箱7,实现了对冷凝器3持续的冷却降温。外壳2的右侧内壁固定安装有风冷箱9,风冷箱9内设有风冷机构,风冷机构包括固定安装在风冷箱9右侧内壁的驱动电机11,驱动电机11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转轴,转轴的外壁固定连接有主动齿轮12,风冷箱9的右侧内壁固定安装有两个关于驱动电机11对称的轴承15,两个轴承15内均转动连接有转动杆16,两个转动杆16远离轴承15的一端均固定连接有风扇17,风冷箱9的左侧壁设有与风扇17平行相设的出风口,出风口内固定安装有风窗18,两个转动杆16的外壁均固定连接有从动齿轮14,两个从动齿轮14和主动齿轮12的外壁共同绕设有链条13,外壳2的左侧壁设有散热口,散热口内固定安装有散热翅10,散热翅10可增大与热空气接触的表面积,提高散热效率,驱动电机11带动风扇17转动对冷凝器3和水冷管8吹风,将其产生的热量从散热口吹出,与水冷机构相配合实现对冷凝器3多方位的冷却降温,有效避免了由于冷凝器3散热不及时而引起冷水机组停车故障的情况发生。进一步说明,上述固定连接,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否则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焊接,也可以是胶合,或者一体成型设置等本领域技术人员熟知的惯用手段。现对本技术的操作原理作如下阐述:水泵5将水箱7内的冷水抽至水冷管8内,冷水在水冷管8内循环流动吸收并带走冷凝器3产生的热量,再流回水箱7,实现了对冷凝器3持续的冷却降温,同时驱动电机11带动风扇17转动对冷凝器3和水冷管8吹风,将其产生的热量从散热口吹出,与水冷机构相配合实现对冷凝器3多方位的冷却降温,有效避免了由于冷凝器3散热不及时而引起冷水机组停车故障的情况发生。以上,仅为本技术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
的技术人员在本技术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及其技术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冷水机组内冷凝器的散热装置,包括底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的顶壁固定连接有外壳(2),所述外壳(2)内设有固定安装在底板(1)上的冷凝器(3),所述外壳(2)的右侧壁设有安装口,所述安装口内固定安装有放置箱(4),所述放置箱(4)内固定安装有水泵(5),所述底板(1)的顶壁固定放置有位于外壳(2)右侧的水箱(7),所述水箱(7)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水管(6),所述水管(6)与水泵(5)的输入端固定连接,所述水泵(5)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分布在冷凝器(3)前后两侧壁的水冷管(8),所述水冷管(8)的输出端均与水箱(7)的输入端固定连接,所述外壳(2)的右侧内壁固定安装有风冷箱(9),所述风冷箱(9)内设有风冷机构。/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冷水机组内冷凝器的散热装置,包括底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的顶壁固定连接有外壳(2),所述外壳(2)内设有固定安装在底板(1)上的冷凝器(3),所述外壳(2)的右侧壁设有安装口,所述安装口内固定安装有放置箱(4),所述放置箱(4)内固定安装有水泵(5),所述底板(1)的顶壁固定放置有位于外壳(2)右侧的水箱(7),所述水箱(7)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水管(6),所述水管(6)与水泵(5)的输入端固定连接,所述水泵(5)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分布在冷凝器(3)前后两侧壁的水冷管(8),所述水冷管(8)的输出端均与水箱(7)的输入端固定连接,所述外壳(2)的右侧内壁固定安装有风冷箱(9),所述风冷箱(9)内设有风冷机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冷水机组内冷凝器的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风冷机构包括固定安装在风冷箱(9)右侧内壁的驱动电机(11),所述驱动电机(11)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转轴,所述转轴的外壁固定连接有主动齿轮(12),所述风冷箱(9)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伟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科罗威制冷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天津;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