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调室内机、空调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818889 阅读:4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08 04:5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空调室内机、空调器。其中一种空调室内机,包括壳体、换热器,所述壳体内部具有风道,所述换热器处于所述风道内,当所述风道内的气流方向为第一方向时,所述换热器中的冷媒流向为第二方向,当所述风道内的气流方向为第二方向时,所述换热器中的冷媒流向为第一方向,所述第一方向与所述第二方向相反,以使所述换热器在所述空调室内机的气流方向相反时也能与其形成逆流。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空调室内机、空调器,空调器无论处于制热模式还是制冷模式下换热器中冷媒的流向皆能够与气流方向形成逆流,从而提高换热器的换热效率及空调器的能效。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空调室内机、空调器
本技术属于空气调节
,具体涉及一种空调室内机、空调器。
技术介绍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对空调器的广泛使用,人们对空调器的使用舒适性及节能的要求越来越高,通过对空调器的风口的设计,能够使风口的功能能够与空调器的工作模式相适应,具体的例如,在制热工况下,前述的风口作为进风口,此时的气流流向为第一方向,在制冷工况下,前述的风口则作为出风口,此时的气流流向为第二方向,第一方向与第二方向正好相反,而现有的换热器的结构对前述不同工况气流换热的效率不能得到兼顾,例如只能保证制热工况下的换热效率或者只能保证制冷工况下的换热效率,这导致空调器的换热器换热效率在不同工况下不能得到平衡,空调器整体工作性能偏低,空调器的使用舒适性有待提升。
技术实现思路
因此,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空调室内机、空调器,空调器无论处于制热模式还是制冷模式下换热器中冷媒的流向皆能够与气流方向形成逆流,从而提高换热器的换热效率及空调器的能效。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空调室内机,包括壳体、换热器,所述壳体内部具有风道,所述换热器处于所述风道内,当所述风道内的气流方向为第一方向时,所述换热器中的冷媒流向为第二方向,当所述风道内的气流方向为第二方向时,所述换热器中的冷媒流向为第一方向,所述第一方向与所述第二方向相反,以使所述换热器在所述空调室内机的气流方向相反时也能与其形成逆流。优选地,所述换热器包括第一换热管组,所述第一换热管组包括第一管排、第二管排,所述第一管排与所述第二管排中之一处于气流的进风侧,另一处于气流的出风侧,所述第一管排与所述第二管排之间串联贯通。优选地,所述第一换热管组由多根U型管串联形成,所述第一管排中的U型管与所述第二管排中的U型管在沿着气流流向上的投影形成交错。优选地,所述第一换热管组具有处于气流流动方向上的截面,所述截面具有依次贯通连接的第一管段、第二管段、第三管段,且所述第一管段、第二管段、第三管段形成开口朝下的U形。优选地,所述第一换热管组具有多组,多组所述第一换热管组在高度方向上依次相邻设置。优选地,所述换热器中不同高度位置的第一换热管组的冷媒总管程不同。优选地,所述换热器具有多个换热面,所述多个换热面分别能够对不同方向的气流形成换热。优选地,在垂直于所述换热面的平面上,所述换热器的形状为C形或G形。优选地,还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内部具有风道,所述风道的一端具有第一风口、第二风口,所述换热器设置于所述第一风口处或者所述第二风口处。优选地,所述第一风口和/或所述第二风口具有多个,多个所述第一风口和/或第二风口分别一一对应所述换热器具有的多个换热面设置。优选地,所述第一风口处于所述风道的下端,所述换热器设置于所述第一风口处,所述换热器的下部设置有接水盘,所述换热器中冷媒总管程大的第一换热管组的位置高于冷媒总管程小的第一换热管组的位置。本技术还提供一种空调器,包括上述的空调室内机。本技术提供的一种空调室内机、空调器,空调器无论处于制热模式还是制冷模式下换热器中冷媒的流向皆能够与气流方向形成逆流,从而提高换热器的换热效率及空调器的能效。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的换热器的原理结构示意图(气流处于第一方向时);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的换热器的原理结构示意图(气流处于第二方向时);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的换热器的外观示意图;图4为图3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5本技术另一实施例的空调室内机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表示为:1、第一换热管组;11、第一管排;12、第二管排;13、第一管段;14、第二管段;15、第三管段;2、U型管;3、换热面;100、换热器;101、壳体;102、风道;103、第一风口;104、第二风口;105、风机。具体实施方式结合参见图1至图5所示,根据本技术的实施例,提供一种空调室内机,包括壳体101、换热器100,所述壳体101内部具有风道102,所述换热器100处于所述风道102内,当所述风道102内的气流方向为第一方向时,所述换热器100中的冷媒流向为第二方向,当所述风道102内的气流方向为第二方向时,所述换热器100中的冷媒流向为第一方向,所述第一方向与所述第二方向相反,以使所述换热器100在所述空调室内机的气流方向相反时也能与其形成逆流;具体的,所述换热器包括第一换热管组1,所述第一换热管组1包括第一管排11、第二管排12,所述第一管排11与所述第二管排12中之一处于气流的进风侧,另一处于气流的出风侧,所述第一管排11与所述第二管排12之间串联贯通,而可以理解的是,在所述换热器具体应用到空调器中时,所述第一管排11相对于空调器的风口结构而言可以为内侧管排,而所述第二管排12则相应为外侧管排。该技术方案中,由于第一管排11及第二管排12分别处于气流的进风侧、出风侧,从而能够充分利用冷媒流向与气流流向的相对关系形成逆流,进而利于提高换热器的换热效率及空调器的能效。具体的,如图1及图2所示,其中图1示出了空调器处于制冷工况下时气流流向(由图1示出方位的右至左,也即第一方向),而此时对应的换热器中的冷媒则是由所述第一管排11(内侧管排)流向第二管排12(外侧管排),形成冷媒与气流流向的逆流;图2示出了空调器处于制热工况下时气流流向(由图2示出方位的左至右,也即第二方向),此时对应的换热器中的冷媒则是由所述第二管排12(外侧管排)流向第一管排11(内侧管排),形成冷媒与气流流向的逆流。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换热管组1由多根U型管2串联形成,所述第一管排11中的U型管2与所述第二管排12中的U型管2在沿着气流流向上的投影形成交错。具体的,如图1所示,图示方位的左侧的所述第一管排11中的U型管2在高度方向上与右侧的所述第二管排12中的U型管2在高度方向上错开大致一个U型管的管径,这种交错的设置能够使气流与U型管2的接触更为充分,有效提升换热器的换热效率。进一步地,图1及图2示出了所述换热器处于气流流动方向上的一个截面,更为具体的,针对所述第一换热管组1而言,所述截面具有依次贯通连接的第一管段13、第二管段14、第三管段15,且所述第一管段13、第二管段14、第三管段15形成开口朝下的U形,这种形状的所述第一换热管组1能够充分利用冷媒的两相变化过程中液相与气相的特性,从而有效提升空调器在制热时换热器的性能,这无疑能够满足现有技术中空调器在制热工况下对换热器提出的高换热效率的需求,具体的,图2中每个所述第一换热管组1的冷媒进口为高温气相,气相冷媒由于密度较小,因此具有向上浮动流动的优势,在经过几个U型管2(所述第三管段15)的换热之后,高温气相的冷媒将形成部分的液相,此时形成的液相冷媒将经由所述第二管段14流动至所述第一管段13,而液相的冷媒密度较大,其至少部分的利用其自身的重力沿着所述第一管段13向下流动,从而极大程度的减少了冷媒在所述第一换热管组1中的沿程阻力,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101)、换热器(100),所述壳体(101)内部具有风道(102),所述换热器(100)处于所述风道(102)内,当所述风道(102)内的气流方向为第一方向时,所述换热器(100)中的冷媒流向为第二方向,当所述风道(102)内的气流方向为第二方向时,所述换热器(100)中的冷媒流向为第一方向,所述第一方向与所述第二方向相反,以使所述换热器(100)在空调室内机的气流方向相反时也能与其形成逆流。/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101)、换热器(100),所述壳体(101)内部具有风道(102),所述换热器(100)处于所述风道(102)内,当所述风道(102)内的气流方向为第一方向时,所述换热器(100)中的冷媒流向为第二方向,当所述风道(102)内的气流方向为第二方向时,所述换热器(100)中的冷媒流向为第一方向,所述第一方向与所述第二方向相反,以使所述换热器(100)在空调室内机的气流方向相反时也能与其形成逆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器(100)包括第一换热管组(1),所述第一换热管组(1)包括第一管排(11)、第二管排(12),所述第一管排(11)与所述第二管排(12)中之一处于气流的进风侧,另一处于气流的出风侧,所述第一管排(11)与所述第二管排(12)之间串联贯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换热管组(1)由多根U型管(2)串联形成,所述第一管排(11)中的U型管(2)与所述第二管排(12)中的U型管(2)在沿着气流流向上的投影形成交错。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换热管组(1)具有处于气流流动方向上的截面,所述截面具有依次贯通连接的第一管段(13)、第二管段(14)、第三管段(15),且所述第一管段(13)、第二管段(14)、第三管段(15)形成开口朝下的U形。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换热管组(1)具有多组,多组所述第一换热管组(1)在高度方向上依...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田雅颂吴俊鸿廖敏熊绍森徐耿彬李树云黄鑫陈英强
申请(专利权)人: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