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改变光线方向的多功能小夜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818320 阅读:4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08 04:2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可改变光线方向的多功能小夜灯,包括灯壳体,所述灯壳体为扁平圆柱体结构,所述灯壳体的底部转动连接有旋转座,所述旋转座的底部连接有二脚插头,用户可通过转动旋转座改变小夜灯的朝向,所述灯壳体的侧壁开设有通光孔,所述通光孔的内部嵌入安装有第一透光板,所述灯壳体的顶面远离通光孔的位置处嵌入安装有控制按键和两孔插槽。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通过在收纳槽的内部设置LED发光灯组,在灯壳体的侧壁开设有通光孔,并在灯壳体内部活动连接弧形遮光板,这样用户在使用小夜灯时,通过调节旋转座与灯壳体的相对角度以及通光孔之间的相对距离,便于用户根据对光线的照射角度进行调整,在夜间辅助照明时,保证用户睡眠质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改变光线方向的多功能小夜灯
本技术涉及照明设备
,具体涉及一种可改变光线方向的多功能小夜灯。
技术介绍
小夜灯是通过其底部的二脚插头与插座进行插接供电,小夜灯一般安装在墙面上,床头,门厅,走廊等处的墙壁上或柱子上用做辅助性的照明及装饰之用,通常不是作为室内的主光源来使用的。现有的小夜灯为灯头上部罩设灯罩的结构,该种结构在使用时,灯头通过灯罩向周边发散光线,这样在夜间辅助照明的时候会影响用户睡眠。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上述的技术问题,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改变光线方向的多功能小夜灯,通过在收纳槽的内部设置LED发光灯组,在灯壳体的侧壁开设有通光孔,并在灯壳体内部活动连接弧形遮光板,这样用户在使用小夜灯时,通过调节旋转座与灯壳体的相对角度以及通光孔之间的相对距离,便于用户根据对光线的照射角度进行调整,在夜间辅助照明时,保证用户睡眠质量;通过设置可旋转,可翻转角度的翻转盖,用户在使用时,不仅能够通过通光孔向外发射光线,也可通过LED发光灯组向外发射光线,该结构与调节旋转座与灯壳体的相对角度相结合,方便用户通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改变光线方向的多功能小夜灯,其特征在于,包括灯壳体(14),所述灯壳体(14)为扁平圆柱体结构,所述灯壳体(14)的底部转动连接有旋转座(13),所述旋转座(13)的底部连接有二脚插头(12),所述灯壳体(14)的侧壁开设有通光孔(5),所述通光孔(5)的内部嵌入安装有第一透光板(6),所述灯壳体(14)的顶面远离通光孔(5)的位置处嵌入安装有控制按键(1)和两孔插槽(2);/n所述灯壳体(14)的顶面介于控制按键(1)和通光孔(5)之间开设有收纳槽(11),所述收纳槽(11)远离通光孔(5)的侧边通过铰链转动连接有翻转盖(3),其中,翻转盖(3)与灯壳体(14)之间连接有扭转弹簧,...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改变光线方向的多功能小夜灯,其特征在于,包括灯壳体(14),所述灯壳体(14)为扁平圆柱体结构,所述灯壳体(14)的底部转动连接有旋转座(13),所述旋转座(13)的底部连接有二脚插头(12),所述灯壳体(14)的侧壁开设有通光孔(5),所述通光孔(5)的内部嵌入安装有第一透光板(6),所述灯壳体(14)的顶面远离通光孔(5)的位置处嵌入安装有控制按键(1)和两孔插槽(2);
所述灯壳体(14)的顶面介于控制按键(1)和通光孔(5)之间开设有收纳槽(11),所述收纳槽(11)远离通光孔(5)的侧边通过铰链转动连接有翻转盖(3),其中,翻转盖(3)与灯壳体(14)之间连接有扭转弹簧,所述翻转盖(3)相对收纳槽(11)的表面均匀固定有LED发光灯组(10),所述翻转盖(3)相对收纳槽(11)的表面设置有罩设LED发光灯组(10)的第二透光板(8),所述翻转盖(3)相对收纳槽(11)的表面远离铰链转动连接处固定有插接杆(9),所述收纳槽(11)的内底固定有与插接杆(9)卡接固定的自动锁扣;
所述灯壳体(14)的顶面开设有弧形滑槽(4),所述灯壳体(14)的内部滑动连接有弧形遮光板(7),所述弧形遮光板(7)包括与灯壳体(14)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卓楚光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久量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