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夜间施工的照明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818248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08 04:2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夜间施工的照明装置。该技术方案采用支架结构承载照明灯具,在此基础上对支架进行了便携化改良,并增设了角度调节机构。具体来看,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利用底部C型框承载装置主体,在其上固定纵向C型框,利用纵向C型框的上臂进行抓握;基于这种构造,不仅可便捷的转移转运,而且无需复杂的安装固定结构,放置在施工现场即可使用。在此基础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将灯体铰接在C型支撑框上,并在C型支撑框底端设置了纵向的转轴,基于铰接轴与转轴所提供的复合运动,可实现照明方向的灵活调节。此外,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在灯罩内侧内衬了金属材质的拉筋,弥补了常规灯罩保护作用不足的缺陷,尤其适用于施工环境。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夜间施工的照明装置
本技术涉及施工配套设备
,具体涉及一种用于夜间施工的照明装置。
技术介绍
夜间施工,是指在夜晚时间段进行工程、建设活动的施工过程。与普通施工活动不同,夜间施工在安全、噪声、照明等条件方面具有特定的要求,其中,照明条件是保证施工活动正常进行、提供必要警示作用的必备设施。首先,在开工前应当由电气专业人员根据现场实际工况情况编制有针对性的临时用电方案,明确用电设备布置、用电负荷分布、电缆设置、关键部位照明布置,并编制临时用电平面布置图。在此基础上,应当对照明器(即灯具)进行合理选型,除了要满足足够的照度及照明范围之外,还应当便于转移、安装,同时具有足够的稳定性。现有技术中,用于夜间施工的照明器多为支架式结构,即以灯架承载灯具,起到照明作用,此类结构安装较为复杂,且支架结构相对庞大、自重较重;针对这一问题,现有技术的研究者开发了便携式的照明装置,多呈手提式探照灯结构,此类装置有效简化了支架结构,但其普遍只能手持使用,难以安置于地面,即使摆放在地面上,由于其照明角度无法灵活调整,因此,也难以作为固定式的照明装置来发挥作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旨在针对现有技术的技术缺陷,提供一种用于夜间施工的照明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用于夜间施工的支架式照明装置结构庞大、不便于转运、安装的技术问题。本技术要解决的另一技术问题是,手提式照明装置难以灵活调节照明角度。本技术要解决的再一技术问题是,常规照明装置缺乏对灯头起到机械性保护作用的结构。为实现以上技术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夜间施工的照明装置,包括底部C型框,弯折上扬杆,平直杆,纵向C型框,抱箍,海绵套,灯体,C型支撑框,螺母,凸出杆,顶丝,灯头,灯罩,拉筋,接线柱,其中,底部C型框呈水平状态,在底部C型框的一个臂的末端固定连接有弯折上扬杆,在弯折上扬杆的末端固定连接有平直杆;纵向C型框的下臂与平直杆相贴合,在纵向C型框的下臂与平直杆之间套接固定有抱箍,在纵向C型框的上臂上套接有海绵套;灯体与C型支撑框的两个臂铰接,在所述铰接处丝接有螺母,在C型支撑框的底端固定连接有凸出杆,凸出杆向下插入抱箍,顶丝从侧方插入抱箍,顶丝的末端顶压在凸出杆的侧壁上;灯头固定连接在灯体中,灯罩固定连接在灯体的前端,在灯罩的内侧固定连接有若干拉筋;在灯体的后端具有接线柱。作为优选,灯罩通过螺栓丝接固定在灯体的前端。作为优选,除底部C型框以外,其余部分在水平面上的投影,均位于底部C型框内部。作为优选,还包括线缆,所述线缆的一端连接在接线柱上,所述线缆的另一端连接至电源。作为优选,还包括万向脚轮,所述万向脚轮有若干个,所述万向脚轮连接在底部C型框的下端。在以上技术方案中,底部C型框用于承载装置的整体结构,底部C型框宜采用较大的面积,使上端各模块在水平面上的投影均落在其内部,从而保证装置放置在底面上时具有较好的稳定性;弯折上扬杆用于使位于其末端的平直杆水平悬空;水平且悬空的平直杆用于同纵向C型框的下臂相贴合、固定,从而将纵向C型框与平直杆、弯折上扬杆、底部C型框在结构上固定连接、形成整体;平直杆与纵向C型框的下臂之间宜进行焊接固定,再通过抱箍的抱紧作用,确保平直杆与纵向C型框的下臂之间稳固固定;纵向C型框的上臂用于作为把手抓握,从而便于装置的转运;海绵套用于增大摩擦,提升抓握舒适度;灯体为支架上起到照明作用的部分;C型支撑框用于使灯体铰接于其上,并确保铰接轴水平,从而可在竖直面内调节灯体的扬起角度;当上述调节完毕后,可利用螺母对角度加以固定;凸出杆用于向下插入抱箍及纵向C型框下臂、平直杆内部,从而作用C型支撑框的转轴,使C型支撑框可在水平面内转动,进而调节灯体的照射方向,当调节完毕后,利用顶丝对朝向加以固定;基于上述两种调节作用,可实现本技术照射方向的灵活调节;灯头也可称为灯管或灯泡,用于通电发光;灯罩为透明材质,对灯体前端起到保护作用;本技术在灯罩内侧内衬了拉筋,用于提升保护效果;接线柱为常规结构,用于接引导线、为灯头供电。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夜间施工的照明装置。该技术方案采用支架结构承载照明灯具,在此基础上对支架进行了便携化改良,并增设了角度调节机构。具体来看,本技术利用底部C型框承载装置主体,在其上固定纵向C型框,利用纵向C型框的上臂进行抓握;基于这种构造,不仅可便捷的转移转运,而且无需复杂的安装固定结构,放置在施工现场即可使用。在此基础上,本技术将灯体铰接在C型支撑框上,并在C型支撑框底端设置了纵向的转轴,基于铰接轴与转轴所提供的复合运动,可实现照明方向的灵活调节。此外,本技术在灯罩内侧内衬了金属材质的拉筋,弥补了常规灯罩保护作用不足的缺陷,尤其适用于施工环境。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从一个视角观察的立体结构图;图2是本技术从另一个视角观察的立体结构图;图3是本技术中支架部分的立体结构图;图4是本技术中灯具部分的立体结构图;图中:1、底部C型框2、弯折上扬杆3、平直杆4、纵向C型框5、抱箍6、海绵套7、灯体8、C型支撑框9、螺母10、凸出杆11、顶丝12、灯头13、灯罩14、拉筋15、接线柱。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将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描述。为了避免过多不必要的细节,在以下实施例中对属于公知的结构或功能将不进行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中所使用的近似性语言可用于定量表述,表明在不改变基本功能的情况下可允许数量有一定的变动。除有定义外,以下实施例中所用的技术和科学术语具有与本技术所属领域技术人员普遍理解的相同含义。实施例1一种用于夜间施工的照明装置,如图1~4所示,包括底部C型框1,弯折上扬杆2,平直杆3,纵向C型框4,抱箍5,海绵套6,灯体7,C型支撑框8,螺母9,凸出杆10,顶丝11,灯头12,灯罩13,拉筋14,接线柱15,其中,底部C型框1呈水平状态,在底部C型框1的一个臂的末端固定连接有弯折上扬杆2,在弯折上扬杆2的末端固定连接有平直杆3;纵向C型框4的下臂与平直杆3相贴合,在纵向C型框4的下臂与平直杆3之间套接固定有抱箍5,在纵向C型框4的上臂上套接有海绵套6;灯体7与C型支撑框8的两个臂铰接,在所述铰接处丝接有螺母9,在C型支撑框8的底端固定连接有凸出杆10,凸出杆10向下插入抱箍5,顶丝11从侧方插入抱箍5,顶丝11的末端顶压在凸出杆10的侧壁上;灯头12固定连接在灯体7中,灯罩13固定连接在灯体7的前端,在灯罩13的内侧固定连接有若干拉筋14;在灯体7的后端具有接线柱15。该装置的结构特点如下:底部C型框1用于承载装置的整体结构,底部C型框1宜采用较大的面积,使上端各模块在水平面上的投影均落在其内部,从而保证装置放置在底面上时具有较好的稳定性;弯折上扬杆2用于使位于其末端的平直杆3水平悬空;水平且悬空的平直杆3用于同纵向C型框4的下臂相贴合、固定,从而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夜间施工的照明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部C型框(1),弯折上扬杆(2),平直杆(3),纵向C型框(4),抱箍(5),海绵套(6),灯体(7),C型支撑框(8),螺母(9),凸出杆(10),顶丝(11),灯头(12),灯罩(13),拉筋(14),接线柱(15),其中,底部C型框(1)呈水平状态,在底部C型框(1)的一个臂的末端固定连接有弯折上扬杆(2),在弯折上扬杆(2)的末端固定连接有平直杆(3);纵向C型框(4)的下臂与平直杆(3)相贴合,在纵向C型框(4)的下臂与平直杆(3)之间套接固定有抱箍(5),在纵向C型框(4)的上臂上套接有海绵套(6);灯体(7)与C型支撑框(8)的两个臂铰接,在所述铰接处丝接有螺母(9),在C型支撑框(8)的底端固定连接有凸出杆(10),凸出杆(10)向下插入抱箍(5),顶丝(11)从侧方插入抱箍(5),顶丝(11)的末端顶压在凸出杆(10)的侧壁上;灯头(12)固定连接在灯体(7)中,灯罩(13)固定连接在灯体(7)的前端,在灯罩(13)的内侧固定连接有若干拉筋(14);在灯体(7)的后端具有接线柱(15)。/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夜间施工的照明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部C型框(1),弯折上扬杆(2),平直杆(3),纵向C型框(4),抱箍(5),海绵套(6),灯体(7),C型支撑框(8),螺母(9),凸出杆(10),顶丝(11),灯头(12),灯罩(13),拉筋(14),接线柱(15),其中,底部C型框(1)呈水平状态,在底部C型框(1)的一个臂的末端固定连接有弯折上扬杆(2),在弯折上扬杆(2)的末端固定连接有平直杆(3);纵向C型框(4)的下臂与平直杆(3)相贴合,在纵向C型框(4)的下臂与平直杆(3)之间套接固定有抱箍(5),在纵向C型框(4)的上臂上套接有海绵套(6);灯体(7)与C型支撑框(8)的两个臂铰接,在所述铰接处丝接有螺母(9),在C型支撑框(8)的底端固定连接有凸出杆(10),凸出杆(10)向下插入抱箍(5),顶丝(11)从侧方插入抱箍(5),顶丝(11)的末端顶压在凸出杆(10)的侧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巩任贤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起凤建工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