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小流量超高压锅炉给水泵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816501 阅读:1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08 03:09
一种小流量超高压锅炉给水泵属于锅炉给水泵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是一种单壳体、卧式、多级、节段、离心式、小流量(85m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小流量超高压锅炉给水泵
本技术属于锅炉给水泵
,更具体地说是一种单壳体、卧式、多级、节段、离心式、小流量(85m3/h)、超高压(18~20MPa)锅炉给水泵。
技术介绍
在热力发电系统中,锅炉给水泵的作用是将除氧器水箱内具有一定温度的除氧水输送到锅炉或高压加热器。在100MW~200MW等级热力发电机组,给水泵流量一般为450~750m3/h,出口压力为18~20MPa。当主供电系统临时故障,主给水泵停运时,为了防止锅炉缺水,设置小流量给水泵作为应急给水泵可以保护锅炉,配置独立供电系统或汽轮机、柴油机等驱动给水泵运转。要求应急给水泵额定流量一般为80~85m3/h,出口压力为18~20MPa。另外,随着生物质能发电、煤气发电、钢铁热回收焦炉、其它工业余能余热高效回收利用等采用循环经济、资源综合利用发电技术的成熟,越来越多的小型75T/h锅炉得到推广应用。为了提高机组热效率及节能,新型锅炉压力由传统的中高压设计为超高压。要求配套的锅炉给水泵额定流量一般为80~85m3/h,出口工作压力为17~20MPa。传统的额定流量为80~85m3/h的单壳体、多级、节段、离心式给水泵的出口压力最高只能达到14.5MPa。为了实现超高压扬程,在不改变导叶、中段等零件的毛坯件模型时,由于结构空间限制,只增加叶轮直径,最多只能提高叶轮单级扬程的3~4%;或者,采用增加叶轮级数获取高扬程将造成泵轴过长,轴承跨距增大,容易引起泵组振动超标、转子部件研磨等故障;扬程增加,轴功率增加,如果不改进增加泵轴的直径及结构,有可能造成泵轴因机械强度不够而断裂的严重事故。为了防止高温除氧水泄漏,锅炉给水泵的轴端密封通常采用机械密封。机械密封布置在尾盖与轴承体、吸入段与轴承体之间。机械密封属于易损件,需要定期拆卸检修、更换。在拆卸机械密封之前,必须将轴承体、轴瓦等拆卸。传统给水泵的轴瓦一般为中分式,由上下两半组成,需要逐步拆卸上轴承盖、上轴瓦、下轴瓦和轴承体等部件。回装时,需要重新抬轴、找正,浪费了一定的人力、物力资源,延长了检修工期。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就是针对上述问题,提供的一种检修方便,运行安全、稳定、可靠的小流量超高压锅炉给水泵。为实现本技术的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本技术包括泵体,泵体内设置有泵轴和叶轮,其特征在于:泵体两端的泵轴上设置有密封函体和轴承体,密封函体内为机械密封,其特征在于:密封函体外设置有与泵体配合的连接法兰,轴承体上设置有与连接法兰配合的固定法兰;所述密封函体与泵体的相对面上设置有环形冷却槽,环形冷却槽内设置有一隔离肋,密封函体上位于隔离肋两侧设置有与环形冷却槽连通的进水口和出水口;所述隔离肋内部设置有与机械密封和密封函体外部连通的密封水孔。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轴承体的固定法兰上设置有多个调节螺栓;所述密封函体相应于调节螺栓设置有配合面。作为本技术的另一种优选方案,所述轴承体的固定法兰下部和密封函体的连接法兰的下部设置有相对应的锥孔,锥孔内设置有圆锥销。作为本技术的第三种优选方案,所述泵轴与叶轮轮毂配合部位直径设置为φ92mm,泵轴与轴瓦配合部位直径设置为φ75mm,叶轮吸入口轮毂处直径设置为φ103mm,叶轮直径设置为φ305mm,叶片包角设置为154.5°,叶轮的叶片设置为8枚。作为本技术的第四种优选方案,轴承体和轴承体内的轴瓦设置为一体式结构。本技术的有益效果:1.本技术泵轴直径增加至φ92,横截面积理论增加32%,有效提高泵轴的机械强度,提高刚性,确保运转稳定可靠。2.本技术增加叶轮直径至φ305,改进叶片包角至154.5°,叶片数量增加至8枚,实现叶轮的单级扬程提高10%,不需要改变导叶、中段等零件的毛坯件模型,有效降低制造成本。单级扬程提高,需要增加的叶轮级数减少,保证泵轴不会过长,提高运转可靠性,有利于降低振动值。3.本技术的轴瓦、轴承体为整体式结构,不需要专用设备加工中分面,只需要常规卧式车床即可完成全部切削加工,简化机械装夹、加工等程序,降低制造成本。把抬轴、找正专业技术要求的工作由泵厂完成,在固定法兰和连接法兰的下侧设置圆锥销和锥孔用于定位,简化工程现场操作程序,有效缩短检修工期。4.本技术改进了密封函体的水冷腔结构,可以一次铸造成型。开启式冷却腔,方便清理循环水垢、杂质等。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的局部放大图。图3为叶轮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3的侧视图。图5为轴瓦、轴承体的组装的示意图。图6为图5的侧视图。图7为密封函体的剖面图。图8为图7的侧视图。图9为传统泵的剖面图。附图中1为轴承体、2为泵轴、3为密封函体、4为泵体、5为叶轮、6为机械密封、7为固定法兰、8为调节螺栓、9为连接法兰、10为圆锥销、11为密封水孔、12为隔离肋、13为出水口、14为进水口、15为环形冷却槽。具体实施方式本技术包括泵体4,泵体4内设置有泵轴2和叶轮5,其特征在于:泵体4两端的泵轴2上设置有密封函体3和轴承体1,密封函体3内为机械密封6,其特征在于:密封函体3外设置有与泵体4配合的连接法兰9,轴承体1上设置有与连接法兰9配合的固定法兰7;所述密封函体3与泵体4的相对面上设置有环形冷却槽15,环形冷却槽15内设置有一隔离肋12,密封函体3上位于隔离肋12两侧设置有与环形冷却槽15连通的进水口14和出水口13;所述隔离肋12内部设置有与机械密封6和密封函体3外部连通的密封水孔11。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轴承体1的固定法兰7上设置有多个调节螺栓8;所述密封函体3相应于调节螺栓8设置有配合面。作为本技术的另一种优选方案,所述轴承体1的固定法兰7下部和密封函体3的连接法兰9的下部设置有相对应的锥孔,锥孔内设置有圆锥销10。作为本技术的第三种优选方案,所述泵轴2与叶轮5轮毂配合部位直径设置为φ92mm,泵轴2与轴瓦配合部位直径设置为φ75mm,叶轮5吸入口轮毂处直径设置为φ103mm,叶轮5直径设置为φ305mm,叶片包角α设置为154.5°,叶轮5的叶片设置为8枚。作为本技术的第四种优选方案,轴承体1和轴承体1内的轴瓦设置为一体式结构。本技术将泵轴2与叶轮5轮毂配合部位的直径由原φ80mm增加至φ92mm,轴瓦部位的直径由原φ70mm增加至φ75mm。有效提高泵轴2的机械强度,提高刚性,确保运转稳定可靠。叶轮5配合泵轴2的直径增加,相应的增加叶轮5吸入口直径。叶轮5吸入口直径由原φ131mm增加至φ133mm,叶轮5吸入口轮毂处直径由原φ96增加至φ103。叶轮5直径由原φ300增加至φ305。采用新研制的叶轮5水力模型,叶片包角增加至154.5°,叶轮5的叶片数量由原7枚增加至8枚。提高叶轮5的单级扬程10%,实现少量的增加叶轮5级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小流量超高压锅炉给水泵,包括泵体(4),泵体(4)内设置有泵轴(2)和叶轮(5),其特征在于:泵体(4)两端的泵轴(2)上设置有密封函体(3)和轴承体(1),密封函体(3)内为机械密封(6),密封函体(3)外设置有与泵体(4)配合的连接法兰(9),轴承体(1)上设置有与连接法兰(9)配合的固定法兰(7);所述密封函体(3)与泵体(4)的相对面上设置有环形冷却槽(15),环形冷却槽(15)内设置有一隔离肋(12),密封函体(3)上位于隔离肋(12)两侧设置有与环形冷却槽(15)连通的进水口(14)和出水口(13);所述隔离肋(12)内部设置有与机械密封(6)和密封函体(3)外部连通的密封水孔(11)。/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小流量超高压锅炉给水泵,包括泵体(4),泵体(4)内设置有泵轴(2)和叶轮(5),其特征在于:泵体(4)两端的泵轴(2)上设置有密封函体(3)和轴承体(1),密封函体(3)内为机械密封(6),密封函体(3)外设置有与泵体(4)配合的连接法兰(9),轴承体(1)上设置有与连接法兰(9)配合的固定法兰(7);所述密封函体(3)与泵体(4)的相对面上设置有环形冷却槽(15),环形冷却槽(15)内设置有一隔离肋(12),密封函体(3)上位于隔离肋(12)两侧设置有与环形冷却槽(15)连通的进水口(14)和出水口(13);所述隔离肋(12)内部设置有与机械密封(6)和密封函体(3)外部连通的密封水孔(1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小流量超高压锅炉给水泵,其特征在于:所述轴承体(1)的固定法兰(7)上设置有多个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斌白书哲
申请(专利权)人:沈阳启源工业泵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辽宁;2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