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水坝式潮汐能自动抽水蓄能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816320 阅读:7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08 03:0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水坝式潮汐能自动抽水蓄能装置,包括设置在海岸上的储水塔,所述储水塔中设有储水腔,所述储水塔的一侧设有蓄电池,且所述储水塔的一侧侧壁成向内折弯设置,且折弯处贯穿有进水口,所述储水塔靠近进水口的一侧内壁上设有支撑块,所述支撑块上固定有第一发电机组,且第一发电机组位于进水口正下方,所述储水塔靠近进水口的一侧底部设有排水管。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设置的排水进水口和第一发电组,以及设置在排水管中的第二发电机组,结合浮块和管塞,能够实现在涨潮和退潮的时候,将水的势能转化成动能,以此来进行发电,不需要人为的控制排水阀门,并且发电效率相比较传统的潮汐能发电装置更高,自主性更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水坝式潮汐能自动抽水蓄能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水能蓄能装置,尤其是涉及一种水坝式潮汐能自动抽水蓄能装置。
技术介绍
潮汐能(tideenergy)海水周期性涨落运动中所具有的能量。其水位差表现为势能,其潮流的速度表现为动能。这两种能量都可以利用,是一种可再生能源。由于在海水的各种运动中潮汐最守信,最具规律性,又涨落于岸边,也最早为人们所认识和利用,在各种海洋能的利用中,潮汐能的利用是最成熟的。现有的对于潮汐能的利用大多是用于发电,然而却存在着利用率不高,发电效率低,并且需要人为的控制排水阀门,来进行蓄水或者排水,费时费力,不能做到利用潮汐的涨退规律进行自主蓄能以及放能。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如:现有的对于潮汐能的利用大多是用于发电,然而却存在着利用率不高,发电效率低,并且需要人为的控制阀门,来进行蓄水或者排水,费时费力,不能做到利用潮汐的涨退规律进行自主蓄能以及放能。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水坝式潮汐能自动抽水蓄能装置,包括设置在海岸上的储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水坝式潮汐能自动抽水蓄能装置,包括设置在海岸(1)上的储水塔(2),其特征在于,所述储水塔(2)中设有储水腔(3),所述储水塔(2)的一侧设有蓄电池(14),且所述储水塔(2)的一侧侧壁成向内折弯设置,且折弯处贯穿有进水口(4),所述储水塔(2)靠近进水口(4)的一侧内壁上设有支撑块(6),所述支撑块(6)上固定有第一发电机组(7),且第一发电机组(7)位于进水口(4)正下方,所述储水塔(2)靠近进水口(4)的一侧底部设有排水管(8),所述排水管(8)底部设有支撑杆(10),所述排水管(8)中设有第二发电机组(9),所述排水管(8)的下侧壁设有固定块(13),且固定块(13)远离储水塔...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水坝式潮汐能自动抽水蓄能装置,包括设置在海岸(1)上的储水塔(2),其特征在于,所述储水塔(2)中设有储水腔(3),所述储水塔(2)的一侧设有蓄电池(14),且所述储水塔(2)的一侧侧壁成向内折弯设置,且折弯处贯穿有进水口(4),所述储水塔(2)靠近进水口(4)的一侧内壁上设有支撑块(6),所述支撑块(6)上固定有第一发电机组(7),且第一发电机组(7)位于进水口(4)正下方,所述储水塔(2)靠近进水口(4)的一侧底部设有排水管(8),所述排水管(8)底部设有支撑杆(10),所述排水管(8)中设有第二发电机组(9),所述排水管(8)的下侧壁设有固定块(13),且固定块(13)远离储水塔(2)设置,所述固定块(13)中设有安装槽,且安装槽的上下两侧均设有开口,所述安装槽中设有与排水管(8)匹配的管塞(11),所述管塞...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方运田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能源建设集团广西电力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西;4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