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分体拆装的防盗门门框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815675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08 02:3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可分体拆装的防盗门门框,包括横框、竖框,横框分为侧板、底板;侧板顶部向内弯折形成内弯部,内弯部上设有朝向外侧的第一插脚,底板上设有第二插脚,竖框上分别设有与第一插脚配合的第一插孔、与第二插脚配合的第二插孔;在安装时将第一插脚插入第一插孔内,将第二插脚插入第二插孔内,并将第一插脚、第二插脚进行反折,完成横框与竖框间的现场快速拼装,同时避免产生焊点,造成因焊点问题,造成门体强度的降低。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可分体拆装的防盗门门框
本技术涉及防盗门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可分体拆装的防盗门门框。
技术介绍
现有防盗门门框在生产运输当中经常会遇到双开或多开超大门框运输不便的问题;同时现有的门框加工方式还是直接碰口焊接的方式,若焊接不牢固时,易出现焊缝断裂,造成防盗门强度降低,外观不美观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一种衣柜用的双向裤架。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可分体拆装的防盗门门框,包括横框、竖框,所述横框分为侧板、底板;所述侧板顶部向内弯折形成内弯部,所述内弯部上设有朝向外侧的第一插脚,所述底板上设有第二插脚,所述竖框上分别设有与所述第一插脚配合的第一插孔、与所述第二插脚配合的第二插孔。作为一个优选项,所述底板呈阶梯形并分为上底板、下底板,所述上底板向外侧突出;所述竖框分为与所述上底板配合的前竖板、与所述下底板配合的后竖板,所述前竖板与后竖板间呈Z字形。本技术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给出,附加方面和优点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技术的实践了解到。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爆炸状态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立体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参照图1-图2,一种可分体拆装的防盗门门框,包括横框100、竖框101,横框100分为侧板1、底板2;侧板1顶部向内弯折形成内弯部3,内弯部3上设有朝向外侧的第一插脚4,底板2上设有第二插脚5,竖框101上分别设有与第一插脚4配合的第一插孔6、与第二插脚5配合的第二插孔7;在安装时将第一插脚4插入第一插孔6内,将第二插脚5插入第二插孔7内,并将第一插脚4、第二插脚5进行反折,完成横框100与竖框101间的现场快速拼装,同时避免产生焊点,造成因焊点问题,造成门体强度的降低。底板2呈阶梯形并分为上底板21、下底板22,上底板21向外侧突出;竖框101分为与上底板21配合的前竖板8、与下底板22配合的后竖板9,前竖板8与后竖板9间呈Z字形,侧板1、上底板21、下底板22、前竖板8、后竖板9间在门框顶部形成一凹槽103,形成顶部加强筋,更有效地保障顶部浇灌水泥不下垂。根据上述原理,本技术还可以对上述实施方式进行适当的变更和修改。因此,本技术并不局限于上面揭示和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的一些修改和变更也应当落入本技术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分体拆装的防盗门门框,包括横框(100)、竖框(101),所述横框(100)分为侧板(1)、底板(2);其特征在于,所述侧板(1)顶部向内弯折形成内弯部(3),所述内弯部(3)上设有朝向外侧的第一插脚(4),所述底板(2)上设有第二插脚(5),所述竖框(101)上分别设有与所述第一插脚(4)配合的第一插孔(6)、与所述第二插脚(5)配合的第二插孔(7)。/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分体拆装的防盗门门框,包括横框(100)、竖框(101),所述横框(100)分为侧板(1)、底板(2);其特征在于,所述侧板(1)顶部向内弯折形成内弯部(3),所述内弯部(3)上设有朝向外侧的第一插脚(4),所述底板(2)上设有第二插脚(5),所述竖框(101)上分别设有与所述第一插脚(4)配合的第一插孔(6)、与所述第二插脚(5)配合...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永恒
申请(专利权)人:佛山市众从人安防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