泳池防噪音水处理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4815265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08 02:2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泳池防噪音水处理系统,包括泳池、均衡水箱、水泵和加热装置,所述泳池的周边设有溢流回水槽,所述溢流回水槽通过溢流回水管与所述均衡水箱的进水口连接,所述均衡水箱的出口通过管道与所述水泵的进水口连接,所述水泵的出水口通过管道与所述加热装置的进水口连接,所述加热装置的出水口通过管道与所述泳池底部的进水口连接;所述溢流回水管上连接一通气管,所述通气管的一端与所述溢流回水管连通,另一端连通至池厅。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解决了现有的水流产生的空气扰动在溢流回水槽和溢流回水管中造成噪音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泳池防噪音水处理系统
本技术涉及泳池的水处理系统,特别涉及一种泳池防噪音水处理系统。
技术介绍
泳池通常采用逆流式池水循环系统,即泳池的全部循环水,经由设置在池底的进水口送入池内,再由设在池壁外侧的溢流槽内的溢水口取回,完成水处理后再送回池内继续使用。逆流式泳池水处理系统的主要优势在于:与顺流式相比,安全性更高,整体水质更均匀、清澈,满水式水面使游泳阻力更小,但溢流槽内噪音较大是逆流式泳池普遍存在的问题。当池水涌入密集的溢流回水口时,扰动溢流回水槽和溢流回水管内的空气而产生的噪音,在空旷的泳厅内被进一步放大,严重影响游泳环境。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泳池防噪音水处理系统,包括泳池、均衡水箱、水泵和加热装置,所述泳池的周边设有溢流回水槽,所述溢流回水槽通过溢流回水管与所述均衡水箱的进水口连接,所述均衡水箱的出口通过管道与所述水泵的进水口连接,所述水泵的出水口通过管道与所述加热装置的进水口连接,所述加热装置的出水口通过管道与所述泳池底部的进水口连接;所述溢流回水管上连接一通气管,所述通气管的一端与所述溢流回水管连通,另一端连通至池厅。较佳地,所述通气管的顶部标高不低于所述泳池池水液位标高。较佳地,所述溢流回水槽内间隔设置若干溢流回水口;所述溢流回水管包括若干溢流回水支管和一溢流回水主管,每一所述溢流回水口均连接一所述溢流回水支管;所述溢流回水主管上间隔设置若干进水口,若干所述溢流回水支管分别通过若干进水口连通在所述溢流回水主管上,所述溢流回水主管的出水口与所述水泵的进水口连接;所述通气管连通在所述溢流回水主管上。较佳地,所述泳池的外周为管廊,所述通气管穿过所述管廊至所述池厅。较佳地,在所述水泵与所述加热装置之间还设置一过滤砂缸,而且,在所述水泵与所述过滤砂缸之间设置一全自动絮凝剂加药装置。较佳地,在所述过滤砂缸与所述加热装置之间还设置一池水消毒装置。较佳地,所述加热装置与泳池底部的进水口之间还设有全自动氯加药装置或/和全自动PH值加药装置。较佳地,所述水泵为循环水泵。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存在以下技术效果:在本技术中,当泳池的回水通过溢流回水管时,溢流回水管内的空气会从通气管排出至池厅,从而可以防止空气在溢流回水槽和溢流回水管内产生扰动而造成噪音,有效改善了游泳环境。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的介绍,显而易见,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附图中:图1为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提供的泳池防噪音水处理系统的流程图;图2为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提供的泳池防噪音水处理系统的部分剖面图A-A。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将结合图1至图2对本技术提供的泳池防噪音水处理系统进行详细的描述,本实施例在以本技术技术方案为前提下进行实施,给出了详细的实施方式和具体的操作过程,但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不限于下述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改变本技术精神和内容的范围内,能够对其进行修改和润色。请参考图1至图2,一种泳池防噪音水处理系统,包括泳池1、均衡水箱2、循环水泵3和加热装置6,所述泳池1的周边设有溢流回水槽11,所述溢流回水槽11通过溢流回水管12与所述均衡水箱2的进水口连接,所述均衡水箱2的出口通过管道与所述水泵3的进水口连接,所述水泵3的出水口通过管道与所述加热装置6的进水口连接,所述加热装置6的出水口通过管道与所述泳池1底部的进水口连接;所述溢流回水管12上连接一通气管14,所述通气管14的一端与所述溢流回水管12连通,另一端连通至池厅13。泳池1外周为管廊(即管道的走廊),主要用于泳池运营期间对管道的检修与维护。在本实施例中,溢流回水槽11位于管廊内。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溢流回水槽11内间隔设置若干溢流回水口;所述溢流回水管12包括若干溢流回水支管121和一溢流回水主管122,每一所述溢流回水口均连接一所述溢流回水支管121;所述溢流回水主管122上间隔设置若干进水口,若干所述溢流回水支管121分别通过若干进水口连通在所述溢流回水主管122上,所述溢流回水主管122的出水口与所述循环水泵3的进水口连接;所述通气管14的一端连通在所述溢流回水主管122上,另一端穿过所述管廊至所述池厅13,与池厅13连通。在本实施例中,在所述循环水泵3与所述加热装置6之间的管路上还设置一过滤砂缸4,而且,在所述循环水泵3与所述过滤砂缸4之间的管路上设置一全自动絮凝剂加药装置7。所述过滤砂缸4与加热装置6之间的管路上还设置一消毒装置5。所述加热装置6与泳池1底部的进水口之间的管路上还设有全自动氯加药装置8或/和全自动PH值加药装置9。本实施例还可以通过水质检测仪10对池水进行水质检测。本技术对加热装置6的具体结构不做限制,如加热装置6可以是换热器,如水-水换热器或蒸汽-水换热器,换热器可以是管式的也可以是板式。本实施例优选加热装置6为蒸汽-水板式换热器,此换热器的一次端热源为蒸汽,二次端为泳池水。具体水处理系统的流程如下:泳池1的水漫流至泳池1周边溢流回水槽11中,泳池1的回水通过溢流回水槽11的出水口进入溢流回水管12之后,溢流回水管12内的空气会从通气管14排放出来,而不会在溢流回水管12内造成扰动,产生噪音;而回水通过管道连接至泳池1的均衡水箱2的进水口。循环水泵3从均衡水箱2内抽水,水经过水泵3加压后进入过滤砂缸4内。在进入砂缸之前由全自动絮凝剂加药装置7(如全自动加药泵)投加絮凝剂药剂,使得水中的悬浮微粒失去稳定性,胶粒物相互凝聚使微粒增大,形成的絮凝体由过滤砂缸4过滤掉。经过滤砂缸4过滤之后的泳池水经池水消毒过滤装置5(如紫外线消毒过滤装置或臭氧消毒过滤装置)进入加热装置6(如水水换热板式换热器)内。泳池水通过板式换热器加热之后,再经过全自动氯加药装置8和全自动PH值调节剂加药装置9(如全自动加药泵),最后输送至泳池1池底进水口内,从而完成整个水循环系统。在泳池水漫流至泳池溢流回水槽11内时,溢流回水槽11内一圈均设置有溢流回水口,且溢流回水口的间距一般不超过3米。由于溢流回水口比较多,且需保证回水量足够,一般溢流回水口在设计时都会考虑游泳人员较多时满负荷下的回水余量。这种情况下就会导致溢流回水槽11内的水不是满流状态,水流至溢流回水槽11内会产生较大的噪音。回水进入溢流回水管12后迅速流进均衡水箱2内。那么溢流回水管12内的空气就会被水扰动之后出现较大的噪声情况。而一般泳池的池厅13都比较空旷,室内面积较大,噪声就会被进一步放大,进而干扰游泳人员的状态。综合上述分析,泳池池厅13内产生噪音的主要原因是溢流回水槽11和溢流回水管12内的空气扰动产生的噪声。为了避免这种情况,如图2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泳池防噪音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泳池、均衡水箱、水泵和加热装置,所述泳池的周边设有溢流回水槽,所述溢流回水槽通过溢流回水管与所述均衡水箱的进水口连接,所述均衡水箱的出口通过管道与所述水泵的进水口连接,所述水泵的出水口通过管道与所述加热装置的进水口连接,所述加热装置的出水口通过管道与所述泳池底部的进水口连接;/n所述溢流回水管上连接一通气管,所述通气管的一端与所述溢流回水管连通,另一端连通至池厅。/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泳池防噪音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泳池、均衡水箱、水泵和加热装置,所述泳池的周边设有溢流回水槽,所述溢流回水槽通过溢流回水管与所述均衡水箱的进水口连接,所述均衡水箱的出口通过管道与所述水泵的进水口连接,所述水泵的出水口通过管道与所述加热装置的进水口连接,所述加热装置的出水口通过管道与所述泳池底部的进水口连接;
所述溢流回水管上连接一通气管,所述通气管的一端与所述溢流回水管连通,另一端连通至池厅。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泳池防噪音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通气管的顶部标高不低于所述泳池池水液位标高。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泳池防噪音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溢流回水槽内间隔设置若干溢流回水口;
所述溢流回水管包括若干溢流回水支管和一溢流回水主管,每一所述溢流回水口均连接一所述溢流回水支管;
所述溢流回水主管上间隔设置若干进水口,若干所述溢流回水支管分别通过若干...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钱芳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博信体育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