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预埋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815132 阅读:4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08 02:1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建筑预埋件,包括预埋件本体和螺栓,预埋件本体上设置有便于吊装的吊装孔,所述预埋件本体下部分上设置有多个沿预埋件本体周向布置的伸出腿,所述伸出腿从预埋件本体向下延伸形成,在所述预埋件本体底部设置有底座,在所述底座上开设有环形槽和与环形槽连通的长条槽,在所述预埋件本体上套设有环形套,环形套两侧设置有垂直其侧壁的阻挡板,环形套装配在所述环形槽内,阻挡板插装在所述长条槽内,在底座的一侧设有与长条槽连通的螺纹孔,所述螺栓拧入所述螺纹孔穿过所述长条槽后抵靠在阻挡板上。通过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建筑预埋件存在的承载量小、强度较低与钢筋混凝土之间连接固定不牢固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建筑预埋件
本技术属于建筑工程
,具体涉及一种建筑预埋件结构的改进。
技术介绍
随着工业的快速发展,建筑行业的发展非常迅速,现有技术中建筑构造主要为现浇钢筋混凝土件,现浇钢筋混凝土件是指在现场依照设计位置,进行支模、绑扎钢筋然后进行浇筑混凝土,生产钢筋混凝土件,但现有技术中采用现场浇筑的方式只能在现场进行施工,时间限制严格,且浇筑完成后需要等待混凝土完全凝固才能继续生产,耽误生产效率,此外,现场浇筑的方式还同时受到环境、温度和气候各方面因素的影响,可控性差,同时有可能因为温度湿度无法达到标准导致钢筋混凝土件质量差的问题,随着不断发展需求,出现了悬挂件结构,可以将悬挂件预先预埋在钢筋混凝土件内,待钢筋混凝土件凝固后生成与钢筋混凝土的一体结构,加强了钢筋混凝土件的强度,在进行吊装时可以直接通过吊装悬挂件实现对整个钢筋混凝土件的吊装,但现有悬挂件结构仅仅包括有悬挂板,在悬挂板上简单的开设有提拉孔,其结构较为简单且整体承重量有限,并且与钢筋混凝土之间连接固定不牢固,不能满足大吨位的钢筋混凝土件的使用需求,强度较低,在使用时容易发生断裂。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针对现有技术中建筑预埋件存在的承载量小、强度较低与钢筋混凝土之间连接固定不牢固的问题,本技术的建筑预埋件整体强度高且承载量大,与钢筋混凝土连接固定更加牢固,可满足大吨位钢筋混凝土件的使用需求。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技术采用下述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建筑预埋件,包括预埋件本体和螺栓,预埋件本体上设置有便于吊装的吊装孔,所述预埋件本体下部分上设置有多个沿预埋件本体周向布置的伸出腿,所述伸出腿从预埋件本体向下延伸形成,在所述预埋件本体底部设置有底座,在所述底座上开设有环形槽和与环形槽连通的长条槽,在所述预埋件本体上套设有环形套,环形套两侧设置有垂直其侧壁的阻挡板,环形套装配在所述环形槽内,阻挡板插装在所述长条槽内,在底座的一侧设有与长条槽连通的螺纹孔,所述螺栓拧入所述螺纹孔穿过所述长条槽后抵靠在阻挡板上。进一步的,所述预埋件本体上依次设置有多个与混凝土中的钢筋配合固定的安装孔,所述安装孔设置在所述沿预埋件本体的高度方向设置。进一步的,所述预埋件本体的两侧设置有交叉布置的孔。进一步的,位于所述伸出腿上方的所述预埋件本体上设置有环形定位筋,其与预埋件本体固定连接。进一步的,所述伸出腿为具有多个弯折段的曲形腿。进一步的,所述伸出腿包括连接部、倾斜部和定位部,所述连接部与所述预埋件本体固定连接,所述倾斜部与所述连接部连接,所述倾斜部与所述连接部之间具有夹角,所述夹角角度为120-160度,所述定位部与所述倾斜部连接,所述定位部上设置有定位口。进一步的,所述螺栓的端部为可与阻挡板表面配合的倾斜面。进一步的,所述阻挡板为直角三角形板。进一步的,所述吊装孔为腰形孔。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本技术提出一种建筑预埋件,包括预埋件本体和螺栓,预埋件本体上设置有便于吊装的吊装孔,所述预埋件本体下部分上设置有多个沿预埋件本体周向布置的伸出腿,所述伸出腿从预埋件本体向下延伸形成,在所述预埋件本体底部设置有底座,在所述底座上开设有环形槽和与环形槽连通的长条槽,在所述预埋件本体上套设有环形套,环形套两侧设置有垂直其侧壁的阻挡板,环形套装配在所述环形槽内,阻挡板插装在所述长条槽内,在底座的一侧设有与长条槽连通的螺纹孔,所述螺栓拧入所述螺纹孔穿过所述长条槽后抵靠在阻挡板上。本技术通过设置的伸出腿,可加大预埋件本体和钢筋混凝土之间的接触面积,增大两者之间的摩擦力和连接强度;同时,还在预埋件本体底部设置底座,环形套和阻挡板,通过设置的阻挡板可在钢筋混凝土浇注时实现大面积接触,使得其与钢筋混凝土连接强度高,并且还可以插在钢筋混凝土中放置在吊装过程中出现打滑的问题;此外,还设置一螺栓,可用于拧紧抵靠在阻挡板上,不仅可对底座和环形套之间间隙进行调整,使得两者可以紧密压紧配合而且还可抵靠在阻挡板上,使得阻挡板不会发生转动或滑动,增强了整个混凝土预埋件的强度,本技术中的混凝土预埋件整体强度高,与混凝土的连接牢固稳定,使得其可满足大吨位钢筋混凝土件的使用需求。结合附图阅读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后,本技术的其他特点和优点将变得更加清楚。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建筑预埋件的结构示意图一;图2为本技术建筑预埋件的结构示意图二。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将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技术的描述中,术语“上”、“下”、“左”、“右”、“竖”、“横”、“内”、“外”等指示的方向或位置关系的术语是基于附图所示的方向或位置关系,这仅仅是为了便于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述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本技术提出一种建筑预埋件的实施例,参照图1-图2所示,包括预埋件本体100和螺栓200,预埋件本体100上设置有便于吊装的吊装孔110,在与吊具吊装时,主要通过吊具与设置在预埋件本体100上端的吊拉孔进行配合,实现对整个钢筋混凝土件的吊装。吊拉孔的形状可以为腰形孔、半圆形孔或椭圆形孔,吊拉孔贯穿预埋件本体100设置。所述预埋件本体100下部分上设置有多个沿预埋件本体100周向布置的伸出腿300,所述伸出腿300从预埋件本体100向下延伸形成,在与钢筋混凝土进行配合时与更多的钢筋进行连接配合,使两者配合后的牢固性更强,且配合固定后更加安全可靠,可适应于大吨位的钢筋混凝土件,且在吊装时可以满足大承载量需求,不易发生脱落。在所述预埋件本体100底部设置有底座400,通过设置的底座400可进一步增大与钢筋混凝土之间的接触面积和摩擦力,优选的,底座400选用锥形座,其尖端朝下,整体稳定性强,在所述底座400上开设有环形槽和与环形槽连通的长条槽410,在所述预埋件本体100上套设有环形套500,环形套500两侧设置有垂直其侧壁的阻挡板510,环形套500装配在所述环形槽内,阻挡板510插装在所述长条槽410内,在底座400的一侧设有与长条槽410连通的螺纹孔420,所述螺栓200拧入所述螺纹孔420穿过所述长条槽410后抵靠在阻挡板510上。本实施例中通过在底座400上设置环形套500和阻挡板510,不仅使得预埋件本体100在埋入后与建筑物件之间的连接更加牢固,而且还防止了预埋件本体100在长期使用中发生转动打滑,提高了安装效果和安全性能。进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建筑预埋件,其特征在于,包括预埋件本体和螺栓,预埋件本体上设置有便于吊装的吊装孔,所述预埋件本体下部分上设置有多个沿预埋件本体周向布置的伸出腿,所述伸出腿从预埋件本体向下延伸形成,在所述预埋件本体底部设置有底座,在所述底座上开设有环形槽和与环形槽连通的长条槽,在所述预埋件本体上套设有环形套,环形套两侧设置有垂直其侧壁的阻挡板,环形套装配在所述环形槽内,阻挡板插装在所述长条槽内,在底座的一侧设有与长条槽连通的螺纹孔,所述螺栓拧入所述螺纹孔穿过所述长条槽后抵靠在阻挡板上。/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建筑预埋件,其特征在于,包括预埋件本体和螺栓,预埋件本体上设置有便于吊装的吊装孔,所述预埋件本体下部分上设置有多个沿预埋件本体周向布置的伸出腿,所述伸出腿从预埋件本体向下延伸形成,在所述预埋件本体底部设置有底座,在所述底座上开设有环形槽和与环形槽连通的长条槽,在所述预埋件本体上套设有环形套,环形套两侧设置有垂直其侧壁的阻挡板,环形套装配在所述环形槽内,阻挡板插装在所述长条槽内,在底座的一侧设有与长条槽连通的螺纹孔,所述螺栓拧入所述螺纹孔穿过所述长条槽后抵靠在阻挡板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预埋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埋件本体上依次设置有多个与混凝土中的钢筋配合固定的安装孔,所述安装孔设置在所述沿预埋件本体的高度方向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预埋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埋件本体的两侧设置有交叉布置的孔。


4.根据权利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葛宏伟齐岩
申请(专利权)人:合肥水泥研究设计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