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方便运输的复合吸音墙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814605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08 01:5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方便运输的复合吸音墙,包括吸音板、定位机构和防护机构,吸音板两相对侧边的同一端部均垂直固定安装有定位机构,吸音板内部滑动安装有两个防护机构,吸音板一侧面开始有若干第一吸音孔,若干第一吸音孔规格一致且相互之间呈矩形阵列分布,吸音板内部开设有连通腔,若干第一吸音孔均与连通腔连通设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一种方便运输的复合吸音墙,本方便运输的复合吸音墙在吸音板表面开设有可以升降调节的防护板,通过调整两侧旋钮的定位实现防护板升降调节,在运输时,调节旋钮位置使得防护板高出吸音板的表面,在两个吸音板相接触时,通过防护板进行抵挡,避免吸音墙板由于路途颠簸造成损坏的情况出现。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方便运输的复合吸音墙
本技术涉及一种吸音墙,特别涉及一种方便运输的复合吸音墙,属于复合吸音墙

技术介绍
吸音墙在目前的建筑装修领域应用广泛,传统的复合吸音墙为了达到吸音效果,两表面均做光滑处理,这就导致若干复合吸音墙板在运输过程中相互触碰在一起,容易碰撞挤压造成复合吸音墙板变形损坏,对此需要设计一种方便运输的复合吸音墙。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方便运输的复合吸音墙。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本技术一种方便运输的复合吸音墙,包括吸音板、定位机构和防护机构,所述吸音板两相对侧边的同一端部均垂直固定安装有定位机构,所述吸音板内部滑动安装有两个防护机构。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吸音板一侧面开始有若干第一吸音孔,若干所述第一吸音孔规格一致且相互之间呈矩形阵列分布,所述吸音板内部开设有连通腔,若干所述第一吸音孔均与连通腔连通设置,所述连通腔远离若干第一吸音孔的腔底开设有若干规格一致且相互之间呈矩形阵列分布的第二吸音孔。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吸音板一侧面靠近上顶和靠近下底的位置均贯穿连通腔开设有条形孔,所述吸音板的两相对侧边均开设有两个凹槽,四个所述凹槽规格一致且相互之间呈矩形阵列分布,所述吸音板一侧边开设有条形槽。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两个所述定位机构均包括固定块,两个所述固定块分别垂直固定安装在吸音板两相对侧边的端部处,两个所述固定块的两相对侧面中心位置贯穿开设有螺纹孔。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两个所述防护机构均包括防护板,两个所述防护板分别与两个条形孔相适配设计,两个所述防护板端部均固定安装有一层橡胶垫,两个所述防护板相远离一侧均设置有旋钮,四个所述旋钮靠近防护板一侧的圆心位置垂直固定连接有转动轴,两个所述防护板的两相对端面均开设有螺纹槽,四个所述转动轴靠近防护板的端部均开设有外螺纹,四个所属转动轴均通过螺纹槽与防护板螺纹安装。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四个所述凹槽的内槽壁均开设有转动轴槽,四个所述转动轴槽内均滑动安装有转动轴,四个所述转动轴槽分别与四个转动轴相适配设计。本技术所达到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一种方便运输的复合吸音墙,具有方便运输,不易损坏的特点,在具体的运输中,与传统的复合吸音墙相比较而言,本方便运输的复合吸音墙在吸音板表面开设有可以升降调节的防护板,通过调整两侧旋钮的定位实现防护板升降调节,在运输时,调节旋钮位置使得防护板高出吸音板的表面,在两个吸音板相接触时,通过防护板进行抵挡,避免吸音墙板由于路途颠簸造成损坏的情况出现。附图说明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技术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限制。在附图中:图1是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吸音板内部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的防护机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的防护机构安装结构示意图。图中:1、吸音板;2、定位机构;3、防护机构;11、第一吸音孔;12、连通腔;13、第二吸音孔;14、条形孔;15、凹槽;16、条形槽;21、固定块;22、螺纹孔;31、防护板;32、旋钮;33、转动轴。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实施例如图1-4所示,本技术一种方便运输的复合吸音墙,包括吸音板1、定位机构2和防护机构3,吸音板1为珍珠棉材料制成,吸音板1两相对侧边的同一端部均垂直固定安装有定位机构2,吸音板1内部滑动安装有两个防护机构3。其中,吸音板1一侧面开始有若干第一吸音孔11,若干第一吸音孔11规格一致且相互之间呈矩形阵列分布,吸音板1内部开设有连通腔12,若干第一吸音孔11均与连通腔12连通设置,连通腔12远离若干第一吸音孔11的腔底开设有若干规格一致且相互之间呈矩形阵列分布的第二吸音孔13。其中,吸音板1一侧面靠近上顶和靠近下底的位置均贯穿连通腔12开设有条形孔14,吸音板1的两相对侧边均开设有两个凹槽15,四个凹槽15规格一致且相互之间呈矩形阵列分布,吸音板1一侧边开设有条形槽16。其中,两个定位机构2均包括固定块21,两个固定块21分别垂直固定安装在吸音板1两相对侧边的端部处,两个固定块21的两相对侧面中心位置贯穿开设有螺纹孔22。其中,两个防护机构3均包括防护板31,两个防护板31分别与两个条形孔14相适配设计,两个防护板31端部均固定安装有一层橡胶垫,两个防护板31相远离一侧均设置有旋钮32,四个旋钮32靠近防护板31一侧的圆心位置垂直固定连接有转动轴33,两个防护板31的两相对端面均开设有螺纹槽34,四个转动轴33靠近防护板31的端部均开设有外螺纹,四个所属转动轴33均通过螺纹槽34与防护板31螺纹安装。其中,四个凹槽15的内槽壁均开设有转动轴槽,四个转动轴槽内均滑动安装有转动轴33,四个转动轴槽分别与四个转动轴33相适配设计,方便转动轴33的滑动,四个转动轴槽均与吸音板1内腔连通设置。具体的,本技术运输时,首先分别旋转同一个防护板31两侧的旋钮32,使得两个旋钮32分别与凹槽15的槽壁相远离此时向上滑动旋钮32通过转动轴33带动防护板31外露出吸音板1,此时再分别旋紧旋钮32使得旋钮32余凹槽15的槽壁相抵触,完成对防护板31的限位固定,在两个吸音板1相靠近的时候,两个防护板31在中间起到良好的缓冲效果,避免两个防护板31由于碰撞挤压造成变形损坏,在安装过程中将固定块21相对,并使得螺纹孔22位置对准,通过螺丝钉完成两个吸音板1之间的固定安装。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技术,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方便运输的复合吸音墙,其特征在于,包括吸音板(1)、定位机构(2)和防护机构(3),所述吸音板(1)两相对侧边的同一端部均垂直固定安装有定位机构(2),所述吸音板(1)内部滑动安装有两个防护机构(3)。/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方便运输的复合吸音墙,其特征在于,包括吸音板(1)、定位机构(2)和防护机构(3),所述吸音板(1)两相对侧边的同一端部均垂直固定安装有定位机构(2),所述吸音板(1)内部滑动安装有两个防护机构(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方便运输的复合吸音墙,其特征在于,所述吸音板(1)一侧面开始有若干第一吸音孔(11),若干所述第一吸音孔(11)规格一致且相互之间呈矩形阵列分布,所述吸音板(1)内部开设有连通腔(12),若干所述第一吸音孔(11)均与连通腔(12)连通设置,所述连通腔(12)远离若干第一吸音孔(11)的腔底开设有若干规格一致且相互之间呈矩形阵列分布的第二吸音孔(13)。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方便运输的复合吸音墙,其特征在于,所述吸音板(1)一侧面靠近上顶和靠近下底的位置均贯穿连通腔(12)开设有条形孔(14),所述吸音板(1)的两相对侧边均开设有两个凹槽(15),四个所述凹槽(15)规格一致且相互之间呈矩形阵列分布,所述吸音板(1)一侧边开设有条形槽(16)。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方便运...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罗景和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市全风机电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