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外墙保温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4814550 阅读:5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08 01:5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外墙保温系统,包括基层、保温层、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第一连接件的一端穿过基层与墙体连接,另一端设有楔形块;第二连接件的一端穿过基层与墙体固定连接,另一端沿基层的高度方向上设置有卡槽;保温层的一侧上分别设置有与楔形块相匹配的楔形槽以及与卡槽相匹配的卡块。本身请提供的上述方案,在外墙上装饰保温层时,只需将保温层上的楔形槽和第一连接件上的楔形块卡接,同时将保温层上的卡块和第二连接件上的卡槽卡接,从而可以很好的将保温层固定,避免脱落发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外墙保温系统
本技术涉及板材保温
,具体涉及一种外墙保温系统。
技术介绍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建筑技术有了很大的进步,多层、高层建筑越来越多,出现了钢筋混凝土结构、框架结构、钢骨架结构等多种结构的房屋,为解决房屋的保暖问题,人们主要在建筑物的表面现场采用粘贴技术安装保温板,由于一般的保温板与外墙之间的连接都采用粘接以及紧固螺栓固定方式,如此不仅施工繁琐耗时,且容易造成变形脱落。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一种外墙保温系统,可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房屋外墙保温层容易脱落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外墙保温系统,包括基层、保温层、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所述第一连接件的一端穿过所述基层与墙体连接,另一端设有楔形块;所述第二连接件的一端穿过所述基层与墙体固定连接,另一端沿所述基层的高度方向上设置有卡槽;所述保温层的一侧上分别设置有与所述楔形块相匹配的楔形槽以及与所述卡槽相匹配的卡块。进一步地,所述基层与所述保温层之间设置有界面层,所述界面层通过胶粘剂分别与所述基层和所述保温层相粘合。进一步地,所述保温层背离所述基层的一侧设置有饰面层,所述饰面层与所述保温层之间设置有增强层,所述增强层中设置有玻纤网格布。进一步地,所述保温层和所述增强层之间设置有防护层,所述防护层通过胶粘与所述保温层粘合。进一步地,所述防护层包括防水层、防火层和防腐层。进一步地,所述保温层与所述基层之间设置有用于测量墙体温度的温度传感器,所述温度传感器与设置在所述饰面层上的指示灯连接,所述指示灯根据不同的温度进行不同颜色的指示。进一步地,所述饰面层与所述增强层之间设置有柔性腻子。进一步地,所述饰面层与所述柔性腻子之间设置有活性炭纸。进一步地,所述保温层中设置有聚氨酯硬泡复合板。依据上述实施例的外墙保温系统,由于基层上设置有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第一连接件的一端穿过基层与墙体连接,另一端设有楔形块;第二连接件的一端穿过基层与墙体固定连接,另一端沿基层的高度方向上设置有卡槽,保温层的一侧上分别设置有与楔形块相匹配的楔形槽以及与卡槽相匹配的卡块,因此在外墙上装饰保温层时,只需将保温层上的楔形槽和第一连接件上的楔形块卡接,同时将保温层上的卡块和第二连接件上的卡槽卡接,从而可以很好的将保温层固定,避免脱落发生。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外墙保温系统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保温层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保温层另一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第一连接件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第二连接件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保温层接件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其中不同实施方式中类似元件采用了相关联的类似的元件标号。在以下的实施方式中,很多细节描述是为了使得本申请能被更好的理解。然而,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毫不费力的认识到,其中部分特征在不同情况下是可以省略的,或者可以由其他元件、材料、方法所替代。在某些情况下,本申请相关的一些操作并没有在说明书中显示或者描述,这是为了避免本申请的核心部分被过多的描述所淹没,而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详细描述这些相关操作并不是必要的,他们根据说明书中的描述以及本领域的一般技术知识即可完整了解相关操作。另外,说明书中所描述的特点、操作或者特征可以以任意适当的方式结合形成各种实施方式。同时,方法描述中的各步骤或者动作也可以按照本领域技术人员所能显而易见的方式进行顺序调换或调整。因此,说明书和附图中的各种顺序只是为了清楚描述某一个实施例,并不意味着是必须的顺序,除非另有说明其中某个顺序是必须遵循的。本文中为部件所编序号本身,例如“第一”、“第二”等,仅用于区分所描述的对象,不具有任何顺序或技术含义。而本申请所说“连接”、“联接”,如无特别说明,均包括直接和间接连接(联接)。如图1-6所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外墙保温系统,包括基层1、保温层2、第一连接件3和第二连接件4,其中基层1采用混泥土现浇法浇灌入混凝土,同时在基层1中预埋有第一连接件3和第二连接件4,第一连接件3伸出基层1的一端上设置有楔形块,该楔形块与保温层2一侧上开设的楔形槽24相匹配,第二连接件4伸出基层1的一端上设置有沿基层1高度方向的卡槽5,该卡槽5与保温层2一侧上设置的卡块6相匹配,上述楔形槽24和卡块6设置在保温层2的同一侧。本申请实施例中的保温层2一方面通过其上开设的楔形槽24与预设在混凝土中的第一连接件3上的楔形块连接,另一方面通过保温层2上设置的卡块6与预设在混凝土中的第二连接件4上的卡槽5连接,从而可以很好的将保温层其固定在混凝土上,避免脱落发生。需要说明的是,上述第一连接件3可选择膨胀螺丝,在膨胀螺丝伸出基层1的一端上焊接有楔形块。由于膨胀螺丝本身可以很好的固定在基层1内,进一步也使得保温层2可以很好的固定在基层1上。参考图5,上述第二连接件4可选择H型结构件,H型结构件与混凝土组成的基层1具有很好的牢固性。在H型结构件伸出基层1的一端且沿基层1高度方向上设置有卡槽5。应理解,上述第一连接件可选择膨胀螺丝,第二连接件可选择H型结构件仅为示例,在其他可替代实施例中,第一连接件也可以采用丝杠,第二连接件也可以采用十字型结构件。本申请对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的具体结构不作特殊限制,只要上述连接件可以满足连接保温层的目的便可。在本申请实施例中,为了确保基层1和保温层2之间紧密贴合,在基层1上设置有找平层21,该找平层21可以为聚合物抗裂抹面砂浆层和水泥砂浆层。这两种砂浆层除了能增强保温板的防火功能和结构强度外还各自具有各自的优点。聚合物抗裂抹面砂浆的粘结强度高,抗裂性能好,并且具有较好的韧性;水泥砂浆的防水防潮效果较好。为了提高保温层2中保温板的抗压、抗冲击性能,延长保温板的使用寿命。保温板的表层为硬质材料制成。该表层可由复合硬质PVC,或非发泡水泥表面、竹木纤维板、陶瓷、玻璃等制造而成,以增加保温材料整体的抗压抗冲击能力,有效抵抗老化、风化现象,延长材料使用寿命。另外,表层在保证强度的条件下可以做得比较薄,其厚度比普通保温材料的砂浆保护层少50%甚至几倍,以减小保温材料的厚度与重量。参考图1,为了确保保温层2和基层1之间连接的稳定性,在保温层2上还设置有第三连接件7,第三连接件7沿保温层2的宽度方向穿过并与基层1连接。参考图2,为了可以美化保温2的外观,在保温层2背离基层1的一侧设置有饰面层23,饰面层23可以根据需要印刷或覆膜不同图案和颜色,把保温、装饰表面一体化,保证了外形美观,省去了墙面刮腻子、刷墙漆的施工,节省材料,成本更低,装修更快捷,无墙漆的有害气体释放,更有利于环保健康。在本申请实施例中,为了提高整个保温板的韧性和强度,在饰面层23与保温层2之间设置有增强层2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外墙保温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基层、保温层、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n所述第一连接件的一端穿过所述基层与墙体连接,另一端设有楔形块;所述第二连接件的一端穿过所述基层与墙体固定连接,另一端沿所述基层的高度方向上设置有卡槽;/n所述保温层的一侧上分别设置有与所述楔形块相匹配的楔形槽以及与所述卡槽相匹配的卡块。/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外墙保温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基层、保温层、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
所述第一连接件的一端穿过所述基层与墙体连接,另一端设有楔形块;所述第二连接件的一端穿过所述基层与墙体固定连接,另一端沿所述基层的高度方向上设置有卡槽;
所述保温层的一侧上分别设置有与所述楔形块相匹配的楔形槽以及与所述卡槽相匹配的卡块。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外墙保温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层与所述保温层之间设置有界面层,所述界面层通过胶粘剂分别与所述基层和所述保温层相粘合。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外墙保温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温层背离所述基层的一侧设置有饰面层,所述饰面层与所述保温层之间设置有增强层,所述增强层中设置有玻纤网格布。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外墙保温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明明祝东明孟佳伟唐文秀刘龙起赵一旭朱益徐海洲
申请(专利权)人:中铁建工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