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潘继文专利>正文

一种钢梁与钢管混凝土柱的刚接节点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814532 阅读:4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08 01:5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的一种钢梁与钢管混凝土柱的刚接节点,通过在钢管的外壁自上而下设置上外环板、腹板连接板和下翼缘连接板,并在钢管的内部设置下内隔板,通过上外环板和下翼缘连接板分别与钢梁的上翼缘和下翼缘连接,形成刚接节点结构,并保证了节点的稳定性。该刚接节点采用外环板节点和内隔板节点的组合结构,与现有的节点相比较,大大的节约用钢量,扩大了室内空间,降低了节点的加工难度,同时也便于混凝土的浇筑,提高了节点处混凝土的密实性,进而提高柱子的受力性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钢梁与钢管混凝土柱的刚接节点
本技术属于建筑结构
,具体为一种钢梁与钢管混凝土柱的刚接节点。
技术介绍
目前钢管混凝土柱和钢梁的节点形式主要有外环板节点、内隔板节点、隔板贯通节点等。如图1所示,外环板节点包括上下间隔焊接在钢管上的两个外环板,两个外环板再与钢梁焊接,由于采用两个外环板,因此导致外环板节点的用钢量比较大,而且下外环板会凸出影响室内空间。如图2所示,内隔板节点包括上下间隔设置,且水平焊接在钢管内部的两个隔板,钢梁直接焊接在钢管的外壁上,由于隔板焊接在钢管的内部,加工非常困难,同时钢管内部存在两个隔板,节点混凝土浇筑不容易密实。如图3所示,隔板贯通节点要将钢管壁在节点处截断2次,影响柱子的受力性能,且钢管内部存在两个隔板,节点混凝土浇筑不容易密实。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的刚接节点用钢量大、影响室内空间以及节点混凝土浇筑不容易密实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钢梁与钢管混凝土柱的刚接节点,将外环板节点和内隔板节点组合使用,节约了节点的用钢量,同时提高了节点处混凝土的密实度。本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钢梁与钢管混凝土柱的刚接节点,包括上外环板、下内隔板、下翼缘连接板、用于浇筑混凝土的钢管,以及设置在钢管四周的钢梁;上外环板的水平套设在钢管的外壁上,上外环板的外侧壁与钢梁的上翼缘焊接;下翼缘连接板水平焊接在钢管的外壁上,并位于上外环板的下部,下翼缘连接板与钢梁的下翼缘焊接;下内隔板水平焊接在钢管的内部,并与下翼缘连接板位于同一水平面。优选的,所述钢梁的腹板通过腹板连接板与钢管的侧壁连接。优选的,所述下翼缘连接板的宽度等于钢梁下翼缘的宽度。优选的,当钢管为矩形钢管时,上外环板为矩形环结构;当钢管为圆形钢管时,上外环板为圆环结构。优选的,所述下内隔板的中心设置有圆孔,用于通过混凝土。优选的,所述钢梁的数量为2-6根。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的技术效果:本技术提供的一种钢梁与钢管混凝土柱的刚接节点,通过在钢管的外壁自上而下设置上外环板、腹板连接板和下翼缘连接板,并在钢管的内部设置下内隔板,通过上外环板、腹板连接板和下翼缘连接板分别与钢梁的上翼缘、腹板和下翼缘连接,形成刚接节点结构。该刚接节点采用外环板节点和内隔板节点的组合结构,与现有的外环板节点相比较,只采用一个上外环板,因此能够大大的节约用钢量;同时,由于取消了下外环板,因此不会在室内产生大的凸角,扩大了室内空间;其次,在钢管的内部设置一个内隔板,减低了加工难度,同时也便于混凝土的浇筑,提高了节点处混凝土的密实性,进而提高柱子的受力性能。附图说明图1为现有外环板节点的剖视图;图2为现有内隔板节点的剖视图;图3为现有隔板贯通节点的剖视图;图4为本技术刚接节点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图4中A-A向的剖视图;图6为图5中B-B向的剖视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技术为上外环板的结构示意图;图8为本技术下内隔板的结构示意图;图9为本技术下翼缘连接板的结构示意图;图10为本技术腹板连接板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钢管,2-钢梁,3-上外环板,4-下内隔板,5-下翼缘连接板,6-腹板连接板。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所述是对本技术的解释而不是限定。参阅图4-10,一种钢梁与钢管混凝土柱的刚接节点,包括钢梁2、上外环板3、下内隔板4、下翼缘连接板5、腹板连接板6和用于浇筑混凝土的钢管1。参阅图5和6,多个钢梁水平分布在钢管1的四周,上外环板3的水平环绕焊接在钢管1的外壁上,并与钢梁2的上翼缘平行;多个下翼缘连接板5水平焊接在钢管1的外壁上,并位于上外环板3的下面,每个下翼缘连接板5分别与一个钢梁2的下翼缘正对;下内隔板4水平焊接在钢管1的内部,并与下翼缘连接板5位于同一水平面;腹板连接板焊接在钢管1外壁上,与钢梁的腹板正对。参阅图9,上外环板3的端部分别与钢梁2上翼缘的端部焊接,下翼缘连接板5的端部与钢梁2的下翼缘焊接。下翼缘连接板5的宽度等于钢梁下翼缘的宽度。参阅图10,钢梁2的腹板通过螺栓或焊接与腹板连接板6连接。优选的,腹板连接板6通过螺栓与钢梁2的腹板连接,另一端与钢管1的侧壁通过焊接连接。钢管1的截面为圆型或矩形。参阅图7和8,当钢管1为矩形钢管时,上外环板3为矩形环结构,矩形环的内尺寸与钢管的外尺寸相匹配,外尺寸与钢管的外尺寸平行;同时,下内隔板4为矩形结构,并与钢管的内尺寸相匹配,下内隔板4的中心设置有圆孔,用于通过混凝土。所述钢梁为2-6根,当钢管为边柱时,钢梁为3根;当钢管为角柱时,钢梁为2根;当钢管为中柱时,钢梁为4根,4根钢梁呈十字型布置在钢管的四周。当钢管1为圆形钢管时,上外环板3为圆环结构,圆环的内径与钢管的外径相匹配,外尺寸与钢管的外尺寸平行;同时,下内隔板4为圆形结构,并与钢管的内径相匹配,下内隔板4的中心设置有圆孔,用于通过混凝土。钢管在工厂加工成型,上外环板、下翼缘连接板、腹板连接板和下内隔板在工厂内与钢管焊接成型;上外环板、下翼缘连接板、腹板连接板与钢梁的连接在施工现场进行焊接或螺栓连接。本技术提供的一种钢梁与钢管混凝土柱的刚接节点,通过在钢管的外壁自上而下设置上外环板3、腹板连接板6和下翼缘连接板5,并在钢管的内部设置下内隔板4,通过上外环板3、腹板连接板6和下翼缘连接板5分别与钢梁的上翼缘、腹板和下翼缘连接,形成刚接节点结构,并保证了节点的稳定性。该刚接节点采用外环板节点和内隔板节点的组合形式,与现有的外环板节点相比较,外环板节点采用上下两个外环板并为菱形平面,本技术只采用一个上外环板3且为环形平面,因此能够大大的节约用钢量。同时,由于上外环板3与紧贴楼板,并且取消了下外环板,因此不会在室内产生大的凸角,消除了节点对室内空间的不利影响。其次,在钢管的内部只设置一个内隔板,减低了加工难度,同时也便于混凝土的浇筑,提高了节点处混凝土的密实性,进而提高柱子的受力性能。以上内容仅为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思想,不能以此限定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凡是按照本技术提出的技术思想,在技术方案基础上所做的任何改动,均落入本技术权利要求书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钢梁与钢管混凝土柱的刚接节点,其特征在于,包括上外环板(3)、下内隔板(4)、下翼缘连接板(5)、用于浇筑混凝土的钢管(1),以及设置在钢管(1)四周的钢梁;/n上外环板(3)水平套设在钢管(1)的外壁上,上外环板(3)的外侧壁与钢梁(2)的上翼缘焊接;/n下翼缘连接板(5)水平焊接在钢管(1)的外壁上,并位于上外环板(3)的下部,下翼缘连接板(5)与钢梁(2)的下翼缘焊接;/n下内隔板(4)水平焊接在钢管(1)的内部,并与下翼缘连接板(5)位于同一水平面。/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钢梁与钢管混凝土柱的刚接节点,其特征在于,包括上外环板(3)、下内隔板(4)、下翼缘连接板(5)、用于浇筑混凝土的钢管(1),以及设置在钢管(1)四周的钢梁;
上外环板(3)水平套设在钢管(1)的外壁上,上外环板(3)的外侧壁与钢梁(2)的上翼缘焊接;
下翼缘连接板(5)水平焊接在钢管(1)的外壁上,并位于上外环板(3)的下部,下翼缘连接板(5)与钢梁(2)的下翼缘焊接;
下内隔板(4)水平焊接在钢管(1)的内部,并与下翼缘连接板(5)位于同一水平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钢梁与钢管混凝土柱的刚接节点,其特征在于,所述钢梁(2)的腹板通过腹板连接板(6)与钢管(1)的侧壁连接。


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潘继文潘思宇
申请(专利权)人:潘继文潘思宇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陕西;6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