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抗震建筑桩
本技术涉及建筑
,特别是涉及一种抗震建筑桩。
技术介绍
在经济不断发展的今天,各种办公、住宿、娱乐以及楼房等建筑物需求增多;在兴建建筑物之前,在地基上打上建筑桩是常见的建筑施工方法。但现有的建筑桩基本上结构简单,虽然有些建筑桩具有抗震效果,但抗震效果差。因此,专利技术一种建筑施工用抗震型建筑桩来解决上述问题很有必要。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抗震建筑桩,以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使建筑桩具有良好的抗震性,既能对地震纵波进行减震,也能对横波进行减震。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如下方案: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抗震建筑桩,包括桩承台,所述桩承台的下端固定连接有桩体,所述桩体下端连接有可拆卸的桩头,所述桩体上设置有纵向减震结构和横向减震结构;所述纵向减震结构包括固定设置在所述桩体上的固定板,所述桩体上套设有活动板,所述活动板与所述桩体之间设置有间隙,所述活动板位于所述固定板上方,所述固定板和所述活动板均与所述桩承台平行设置,所述活动板的下端固定设置有若干滑动杆,所述滑动杆的下端穿过所述固定板,所述滑动杆与所述固定板之间设置有间隙,所述滑动杆上穿设有第一弹簧,所述第一弹簧的一端与所述活动板的下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弹簧的另一端与所述固定板的上端固定连接;所述横向减震结构包括固定设置在所述桩承台下端的若干支撑杆,所述支撑杆与所述桩承台垂直设置,若干所述支撑杆沿所述固定板外侧的圆周均匀分布,所述支撑杆为方杆,所述支撑杆的下端为尖端,所述活动板与所述支撑杆滑动连接,所述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抗震建筑桩,其特征在于:包括桩承台,所述桩承台的下端固定连接有桩体,所述桩体下端连接有可拆卸的桩头,所述桩体上设置有纵向减震结构和横向减震结构;所述纵向减震结构包括固定设置在所述桩体上的固定板,所述桩体上套设有活动板,所述活动板与所述桩体之间设置有间隙,所述活动板位于所述固定板上方,所述固定板和所述活动板均与所述桩承台平行设置,所述活动板的下端固定设置有若干滑动杆,所述滑动杆的下端穿过所述固定板,所述滑动杆与所述固定板之间设置有间隙,所述滑动杆上穿设有第一弹簧,所述第一弹簧的一端与所述活动板的下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弹簧的另一端与所述固定板的上端固定连接;所述横向减震结构包括固定设置在所述桩承台下端的若干支撑杆,所述支撑杆与所述桩承台垂直设置,若干所述支撑杆沿所述固定板外侧的圆周均匀分布,所述支撑杆为方杆,所述支撑杆的下端为尖端,所述活动板与所述支撑杆滑动连接,所述固定板的侧面上均匀设置有与所述支撑杆匹配的侧推杆,所述侧推杆的一端与所述固定板固定连接,所述侧推杆的另一端垂直穿过所述支撑杆,所述侧推杆与所述支撑杆之间设置有间隙,所述侧推杆上穿设有第二弹簧,所述第二弹簧的一端与所述固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抗震建筑桩,其特征在于:包括桩承台,所述桩承台的下端固定连接有桩体,所述桩体下端连接有可拆卸的桩头,所述桩体上设置有纵向减震结构和横向减震结构;所述纵向减震结构包括固定设置在所述桩体上的固定板,所述桩体上套设有活动板,所述活动板与所述桩体之间设置有间隙,所述活动板位于所述固定板上方,所述固定板和所述活动板均与所述桩承台平行设置,所述活动板的下端固定设置有若干滑动杆,所述滑动杆的下端穿过所述固定板,所述滑动杆与所述固定板之间设置有间隙,所述滑动杆上穿设有第一弹簧,所述第一弹簧的一端与所述活动板的下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弹簧的另一端与所述固定板的上端固定连接;所述横向减震结构包括固定设置在所述桩承台下端的若干支撑杆,所述支撑杆与所述桩承台垂直设置,若干所述支撑杆沿所述固定板外侧的圆周均匀分布,所述支撑杆为方杆,所述支撑杆的下端为尖端,所述活动板与所述支撑杆滑动连接,所述固定板的侧面上均匀设置有与所述支撑杆匹配的侧推杆,所述侧推杆的一端与所述固定板固定连接,所述侧推杆的另一端垂直穿过所述支撑杆,所述侧推杆与所述支撑杆之间设置有间隙,所述侧推杆上穿设有第二弹簧,所述第二弹簧的一端与所述固定板的侧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弹簧的另一端与所述支撑杆固定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震建筑桩,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动杆的下端设置有滑动杆限位块,所述滑动杆限位块限制所述滑动杆相对于所述固定板的位置;所述侧推杆穿过所述支撑杆的一端设置有侧推杆限位块,所述侧推杆限位块限制所述侧推杆相对于所述支撑杆的位置;所述侧推杆上还穿设有第三弹簧,所述第三弹簧的一端与所述支撑杆固定连接,所述第三弹簧的另一端与所述侧推杆限位块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抗震建筑桩,其特征在于: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冀庭轶,王文权,智永杰,李阳,丁江波,
申请(专利权)人:山西龙城建设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西;1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