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携式工程地质勘察钻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814117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08 01:3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便携式工程地质勘察钻机,属于钻探技术领域,U型箱体内部设置有驱动装置和钻取机构,驱动装置驱动钻取机构转动,U型箱体内部设置有螺纹升降机构,螺纹升降机构下端设置有护板支架,螺纹升降机构上端设置有用于锁紧U型箱体和护板支架的锁紧机构,U型箱体侧壁设置有便携背带。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设置有U型箱体与护板支架组合形成容纳腔,用于放置驱动装置和钻取机构,在工作状态时护板支架可旋转后置于地面用于支撑整个U型箱体,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采用电机作为动力源驱动钻取机构旋转,避免因柴油机的燃烧而污染环境,同时钻取机构中采用分体式钻杆,能够实现对钻杆长度的调节且置于U型箱体内便于携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便携式工程地质勘察钻机
本技术涉及钻探
,尤其涉及一种便携式工程地质勘察钻机。
技术介绍
地质勘探即是通过各种手段、方法对地质进行勘察、探测,确定合适的持力层,根据持力层的地基承载力,确定基础类型,计算基础参数的调查研究活动。是在对矿产普查中发现有工业意义的矿产,为查明矿产的质和量,以及开采利用的技术条件,提供矿山建设设计所需要的矿产储量和地质资料,对一定地区内的岩石、地层、构造、矿产、水文、地貌等地质情况进行调查研究工作。传统的地质勘探钻机都比较笨重,不方便移动,在崇山峻岭、森林、交通不便和水源缺乏的地区等环境下无法正常工作,现在出现了一些便携式的地质勘探钻机,而现有的便携式地质勘探钻机大都是使用汽油或柴油做为燃料,对环境会造成一定的污染,且现有的便携式地质勘探钻机结构较为固定,不方便调节钻杆的长度。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为了解决现有的技术问题,进而提供了一种便携式工程地质勘察钻机。一种便携式工程地质勘察钻机,包括:U型箱体、护板支架、驱动装置、钻取机构和螺纹升降机构,所述U型箱体内部设置有所述驱动装置和所述钻取机构,所述驱动装置驱动所述钻取机构转动,所述U型箱体内部设置有所述螺纹升降机构,所述螺纹升降机构下端设置有所述护板支架,所述螺纹升降机构上端设置有用于锁紧所述U型箱体和所述护板支架的锁紧机构,U型箱体侧壁设置有便携背带。进一步,所述螺纹升降机构包括:隔板、升降螺纹杆和螺纹杆轴承座,所述U型箱体内部设置有所述隔板,所述隔板下端面开有所述螺纹孔,所述升降螺纹杆上端穿过所述U型箱体底部与所述螺纹孔配合实现升降,所述升降螺纹杆下端通过所述螺纹杆轴承座与所述护板支架相连,所述隔板上端设置有用于锁紧所述U型箱体和所述护板支架的锁紧机构。进一步,所述护板支架包括:底板、护板和限位杆,所述升降螺纹杆下端通过所述螺纹杆轴轴承座与所述底板相连,底板两端均铰接有护板,所述U型箱体底部开有多个限位孔,底板上端面设置有多个限位杆,限位杆置于限位孔内。进一步,所述驱动装置包括:蓄电池和驱动电机,所述蓄电池通过线路与驱动电机相连,驱动电机的输出端与钻取机构通过皮带进行传动。进一步,所述钻取机构包括:转轴、转轴轴承座、钻夹头和钻杆,所述转轴通过转轴轴承座固定安装在隔板上,转轴上端与驱动电机的输出端通过皮带进行传动,转轴的下端设置有钻夹头,钻夹头上安装有钻杆,钻杆下端依次穿过U型箱体底部和底板。进一步,所述钻杆包括:固定段、中间段和钻取段,固定段、中间段和钻取段之间均通过螺纹连接。进一步,所述锁紧机构包括:限位转轴、限位挡板和把手,所述限位转轴下端与隔板转动连接,限位转轴上端设置有限位挡板,限位挡板上设置有把手。进一步,所述隔板上设置有用于存放固定所述钻杆的限位机构。本技术有益效果:本技术通过设置有U型箱体与护板支架组合形成容纳腔,用于放置驱动装置和钻取机构,在工作状态时护板支架可旋转后置于地面用于支撑整个U型箱体;本技术采用电机作为动力源驱动钻取机构旋转,避免因柴油机的燃烧而污染环境;同时钻取机构中采用分体式钻杆,能够实现对钻杆长度的调节且置于U型箱体内便于携带;本技术的结构简单,安装有背带方便携带。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非工作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中间段存放安装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工作状态下示意图;图中1-U型箱体;2-护板支架;3-驱动装置;4-钻取机构;5-螺纹升降机构;6-锁紧机构;11-限位孔;21-底板;22-护板;23-限位杆;31-蓄电池;32-驱动电机;41-转轴;42-转轴轴承座;43-钻夹头;44-钻杆;441-固定段;442-中间段;443-钻取段;51-隔板;52-螺纹孔;53-升降螺纹杆;54-螺纹杆轴承座;61-限位转轴;62-限位挡板;63-把手。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进行详细说明。实施例一:结合图1至图3说明本实施方式,一种便携式工程地质勘察钻机,包括:U型箱体1、护板支架2、驱动装置3、钻取机构4和螺纹升降机构5,U型箱体1内部设置有驱动装置3和钻取机构4,驱动装置3驱动钻取机构4转动,U型箱体1内部设置有螺纹升降机构5,螺纹升降机构5下端设置有护板支架2,螺纹升降机构5上端设置有用于锁紧U型箱体1和护板支架2的锁紧机构6,U型箱体1侧壁设置有便携背带;如此设置,U型箱体1与护板支架2组合形成容纳腔,用于放置驱动装置3和钻取机构4,在工作状态时护板支架2可旋转后置于地面用于支撑整个U型箱体1。实施例二:结合实施例一说明本实施例,螺纹升降机构5包括:隔板51、升降螺纹杆53和螺纹杆轴承座54,U型箱体1内部设置有隔板51,隔板51上端面与U型箱体1上端面同一平面设置,隔板51的下端面与U型箱体1的下端面重合,隔板51的左右两个端面分别与U型箱体1的内壁贴合;隔板51置于钻取机构4和驱动装置3之间,隔板51上开有皮带过孔,隔板51下端面开有螺纹孔52,升降螺纹杆53上端穿过U型箱体1底部与螺纹孔52配合实现升降,升降螺纹杆53下端通过螺纹杆轴承座54与护板支架2相连,升降螺纹杆53的下端同轴设置有长方体扭块用于驱动升降螺纹杆53旋转,例如通过棘轮扳手来扭转长方体扭块从而实现驱动升降螺纹杆53在螺纹孔52内升降,隔板51上端设置有用于锁紧U型箱体1和护板支架2的锁紧机构6。实施例三:结合实施例一至二说明本实施例,护板支架2包括:底板21、护板22和限位杆23,升降螺纹杆53下端通过螺纹杆轴轴承座54与底板21相连,底板21两端均铰接有护板22,U型箱体1底部开有多个限位孔11,底板21上端面设置有多个限位杆23,限位杆23置于限位孔11内;如此设置,在非工作状态下,护板22置于底板21的上方,左右护板22上端通过锁紧机构6进行限位,护板22与U型箱体1组成了容纳腔室;在工作状态下,护板22置于底板21的下方并于地面通过定位销相连,限位杆23置于限位孔11内实现了对U型箱体1的周向限位。实施例四:结合实施例一至三说明本实施例,驱动装置3包括:蓄电池31和驱动电机32,蓄电池31通过线路与驱动电机32相连,驱动电机32的输出端与钻取机构4通过皮带进行传动;蓄电池31通过线路与逆变器相连,逆变器通过线路与设置在U型箱体1侧壁上的太阳能电池板相连,U型箱体1侧壁上设置有蓄电池充电插孔,蓄电池充电插孔通过线路与蓄电池的正负极相连,图中未对此描述进行标注,本实施方式属于本领域技术人员公知常识。实施例五:结合实施例一至四说明本实施例,钻取机构4包括:转轴41、转轴轴承座42、钻夹头43和钻杆44,转轴41通过转轴轴承座42固定安装在隔板51上,转轴41上端与驱动电机32的输出端通过皮带进行传动,转轴41的下端设置有钻夹头43,钻夹头43上安装有钻杆44,钻杆44下端依次穿过U型箱体1底部和底板21;进一步优化,钻杆44包括:固定段44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便携式工程地质勘察钻机,其特征在于,包括:U型箱体(1)、护板支架(2)、驱动装置(3)、钻取机构(4)和螺纹升降机构(5),所述U型箱体(1)内部设置有所述驱动装置(3)和所述钻取机构(4),所述驱动装置(3)驱动所述钻取机构(4)转动,所述U型箱体(1)内部设置有所述螺纹升降机构(5),所述螺纹升降机构(5)下端设置有所述护板支架(2),所述螺纹升降机构(5)上端设置有用于锁紧所述U型箱体(1)和所述护板支架(2)的锁紧机构(6),U型箱体(1)侧壁设置有便携背带。/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便携式工程地质勘察钻机,其特征在于,包括:U型箱体(1)、护板支架(2)、驱动装置(3)、钻取机构(4)和螺纹升降机构(5),所述U型箱体(1)内部设置有所述驱动装置(3)和所述钻取机构(4),所述驱动装置(3)驱动所述钻取机构(4)转动,所述U型箱体(1)内部设置有所述螺纹升降机构(5),所述螺纹升降机构(5)下端设置有所述护板支架(2),所述螺纹升降机构(5)上端设置有用于锁紧所述U型箱体(1)和所述护板支架(2)的锁紧机构(6),U型箱体(1)侧壁设置有便携背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式工程地质勘察钻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螺纹升降机构(5)包括:隔板(51)、升降螺纹杆(53)和螺纹杆轴承座(54),所述U型箱体(1)内部设置有所述隔板(51),所述隔板(51)下端面开有螺纹孔(52),所述升降螺纹杆(53)上端穿过所述U型箱体(1)底部与所述螺纹孔(52)配合实现升降,所述升降螺纹杆(53)下端通过所述螺纹杆轴承座(54)与所述护板支架(2)相连,所述隔板(51)上端设置有用于锁紧所述U型箱体(1)和所述护板支架(2)的锁紧机构(6)。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便携式工程地质勘察钻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护板支架(2)包括:底板(21)、护板(22)和限位杆(23),所述升降螺纹杆(53)下端通过所述螺纹杆轴承座(54)与所述底板(21)相连,底板(21)两端均铰接有护板(22),所述U型箱体(1)底部开有多个限位孔(11),底板(21)上端面设置有多个限位杆(23),限位杆(23)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欣哲刘殿彬赵伟洲张庆霞张书生张栎林
申请(专利权)人:大庆市坤纬勘测设计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黑龙;2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