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大盘齿轮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813297 阅读:4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08 01:1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针织设备技术领域,一种新型大盘齿轮结构,包括大盘和大盘齿轮,所述大盘设有用来装设所述大盘齿轮的连接槽,所述连接槽内设有第一沉槽和第二沉槽,所述第一沉槽靠近所述第二沉槽一侧设有隔离凸缘部,另一侧设有大盘挡边,所述大盘挡边上端连接有大盘压块,所述大盘齿轮底部设有连接凸缘部,所述连接凸缘部与所述大盘挡边侧壁之间设有第一旋转件,通过所述大盘压块固定,所述大盘压块与所述大盘挡边之间设有密封圈,所述连接凸缘部与所述隔离凸缘部之间设有第二旋转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大盘齿轮结构,有助于解决现有结构转速受限、防护杂质能力差、油封效果一般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大盘齿轮结构
本专利技术涉及针织设备
,具体涉及一种新型大盘齿轮结构。
技术介绍
在针织机上,大盘齿轮带动针筒快速旋转完成编织过程。目前,市场上现有的针织大圆机的大盘齿轮的旋转结构大多数采用图1中所示的结构,采用下置式的现有旋转件3’来连接现有大盘1’和现有大盘齿轮2’,图1中的旋转件3’为钢丝跑道轴承,由于针织大圆机的大盘齿轮在旋转时与大盘无刚性连接,靠自身重力来防止轴向跳动,靠大盘齿轮内径与大盘的间隙防止径向跳动;而机器运转时大盘齿轮会受到多个方向上的作用力,极易造成轴向或径向跳动导致旋转失稳损坏机器,因此,机器运转时转速不能太高;另外,下置式的钢丝跑道轴承为敞开式结构,容易受杂质异物影响,造成失稳或卡死现象,而针织大圆机的工作环境又存在大量纱线的飞絮、粉尘、油污垢,现有结构中也没有相应的结构设计去处理,对于长时间运作的机器设备影响较大;由于钢丝跑道轴承需要添加润滑油运作,但现有机构的油封效果一般,润滑油容易通过机械间隙泄露,影响成品布的质量。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型大盘齿轮结构,包括大盘和大盘齿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大盘设有用来装设所述大盘齿轮的连接槽,所述连接槽位于所述大盘内侧,所述连接槽内设有间隔设置的第一沉槽和第二沉槽,所述第一沉槽靠近所述第二沉槽一侧设有隔离凸缘部,另一侧设有大盘挡边,所述大盘挡边上端连接有大盘压块,所述大盘与大盘压块之间设有密封圈;/n所述大盘齿轮底部设有连接凸缘部,所述连接凸缘部伸入所述第一沉槽设置;/n所述大盘挡边上端一侧设有第一凹陷部,所述大盘压块底部一侧设有第二凹陷部,所述连接凸缘部的侧壁上设有凹陷槽,所述第一凹陷部、第二凹陷部和凹陷槽形成一容纳腔,用来装设第一旋转件;/n所述隔离凸缘部靠近所述连接凸缘部一侧设...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大盘齿轮结构,包括大盘和大盘齿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大盘设有用来装设所述大盘齿轮的连接槽,所述连接槽位于所述大盘内侧,所述连接槽内设有间隔设置的第一沉槽和第二沉槽,所述第一沉槽靠近所述第二沉槽一侧设有隔离凸缘部,另一侧设有大盘挡边,所述大盘挡边上端连接有大盘压块,所述大盘与大盘压块之间设有密封圈;
所述大盘齿轮底部设有连接凸缘部,所述连接凸缘部伸入所述第一沉槽设置;
所述大盘挡边上端一侧设有第一凹陷部,所述大盘压块底部一侧设有第二凹陷部,所述连接凸缘部的侧壁上设有凹陷槽,所述第一凹陷部、第二凹陷部和凹陷槽形成一容纳腔,用来装设第一旋转件;
所述隔离凸缘部靠近所述连接凸缘部一侧设有第二旋转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大盘齿轮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旋转件为钢丝跑道轴承,所述第一旋转件包括有保持架,所述保持架上嵌设有滚珠,所述保持架两侧设有四个钢丝滚道,所述钢丝滚道均与所述滚珠相抵设置;所述保持架竖直设置在所述大盘挡边与所述连接凸缘部之间的间隙中,四个所述钢丝滚道分别与所述第一凹陷部下端面、所述第二凹陷部上端面及所述凹陷槽上下端面相抵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大盘齿轮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大盘挡边上设有若干个第一连接孔,所述大盘压块上设有与所述第一连接孔相对应匹配的第二连接孔,所述第一连接孔和所述第二连接孔均为螺纹孔结构,通过紧固螺栓先后穿过所述第一连接孔和所述第二连接孔进行连接固定,所述第一连接孔与所述第二连接孔之间设有垫片。


4.根据权利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成军周正二
申请(专利权)人:泉州精镁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