绞龙式翻抛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812964 阅读:3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08 00:59
绞龙式翻抛机,用于解决现有导轨式移动方式下建设成本高、机动性差的问题,同时减轻对人的影响。它包括:行走机构,所述行走机构设置在机架底部;破碎板,所述破碎板设置在机架的前侧和后侧;竖轴,所述竖轴转动安装在机架上并位于左右设置的两个行走机构之间,在竖轴上固定有提升叶片;机壳,所述机壳固定在机架的顶部,在机壳内设有驱动竖轴、行走机构的液压马达,在机壳内设有控制器,控制器与行走机构信号连接;遥控器,遥控器与机壳内的信号接收模块信号连接,信号接收模块与控制器信号连接。该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以方便实现对粪料的翻堆,且工作效率高,可以避免粪料发酵产生的废气影响人体健康。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绞龙式翻抛机
本技术涉及粪料处理
,具体地说是一种绞龙式翻抛机。
技术介绍
畜禽粪便与稻壳等农业废弃物组成的粪料长期堆积后会缺少氧气,此时需要对粪料进行翻堆,以确保粪料与氧气的充分接触,促进粪料的发酵。现有的翻抛机都是设置在导轨上,沿着导轨移动的同时实现对粪料的翻抛。上述方式下,建造成本高、机动性差,且需要操作者站在粪料池周围,粪料发酵产生的有害气体对操作者的影响比较大。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绞龙式翻抛机,用于解决现有导轨式移动方式下建设成本高、机动性差的问题,同时减轻对人的影响。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绞龙式翻抛机,它包括机架,其特征是,还包括:行走机构,所述行走机构设置在机架底部;破碎板,所述破碎板设置在机架的前侧和后侧;竖轴,所述竖轴转动安装在机架上并位于左右设置的两个行走机构之间,在竖轴上固定有提升叶片;机壳,所述机壳固定在机架的顶部,在机壳内设有驱动竖轴、行走机构的液压马达,在机壳内设有控制器,控制器与行走机构信号连接;遥控器,遥控器与机壳内的信号接收模块信号连接,信号接收模块与控制器信号连接。进一步地,在机壳上还设有温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和位置传感器,湿度传感器用于监测粪料所处环境的湿度,温度传感器用于监测粪料所处环境的温度,位置传感器用于监测翻抛机所处的位置。进一步地,所述行走机构包括与机架底部转动连接的履带轮、设置在成堆设置的履带轮之间的履带。进一步地,所述破碎板包括上侧的直线部分和下侧的弧形部分,其中直线部分与机架固定连接。进一步地,直线部分和弧形部分的横截面均为V形,机架前侧的破碎板的尖端朝向机架前进方向,机架后侧的破碎板的尖端朝向机架后退方向。进一步地,在机架上转动安装有四组横轴,横轴的第一端与机架转动连接并在液压马达的驱动下转动,横轴的第二端穿过对应的破碎板后置于机架的前侧或后侧,在横轴的第二端固定有破碎叶片。进一步地,竖轴设置有两排,两排竖轴前后设置,成排设置的若干竖轴则左右设置。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提供的绞龙式翻抛机,至少具有以下优点:1、对场地的要求不高,只要场地是硬化地面,可防雨、防渗,就可使用,大大减少了投资成本;2、整体为自行走式,灵活使用,工作效率为传统翻抛机的2倍及以上;3、粪料发酵过程会产生大量的水雾和臭味,对人员有影响,本设备通过遥控操作,不需要人员进入现场;4、整个装置由柴油发电,现场无需布高压线,安全性好;5、设备布有粪料所需感应器,可实现在线控制;6、远程视频监制设备运行状态。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三维示意图;图2为图1的正视图;图3为图1的侧视图;图4为图1的俯视图;图5为本技术的控制部分示意图;图中:1机架,11机壳,2履带轮,21履带,22护板,3破碎板,4横轴,41破碎叶片,5竖轴,51提升叶片。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至图5所示,本技术主要包括机架1、机壳11、行走机构、破碎板3、横轴4、破碎叶片41、竖轴5、提升叶片51,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进行详细描述。如图1至图4所示,机架1为本技术的支撑部件,机架通过型材焊接固定及螺栓固定连接的方式装配而成。在机架的顶部设有机壳11,机壳上可以安装产品名称指示牌,机壳内侧安装控制器、液压马达、传感器、液压系统等结构部件。在机架的底部转动安装有两对履带轮2,在成对设置的两个履带轮之间设有履带21,履带轮在液压马达的驱动下转动。履带轮、履带及液压马达构成了行走机构,在行走机构的作用下带动整体的移动;行走机构为现有技术,这在履带式挖掘机、坦克上有着广泛的应用,为现有技术,在此不再赘述。在履带的前侧和后侧分别设有固定在机架上的破碎板3,破碎板共有四块,在机架的前侧设有两块破碎板,在机架的后侧设有两块破碎板,履带设置在前后设置的两块破碎板之间。破碎板包括上侧的直线部分和下侧的弧形部分,其中直线部分与机架固定连接。对于直线部分和弧形部分,其横截面又均呈V形,这样便于将粪料切断,且破碎板的尖端朝向机架的行进方向。在行进的过程中,破碎板可以将前方的粪料进行破碎,并将粪料向破碎板的左右两侧推动。在机架上转动安装有四组横轴4,成组设置的横轴上下等间距设置,四组横轴与四块破碎板一一对应。横轴的第一端与机架转动连接,横轴的第二端穿过破碎板后置于破碎板的前侧,在横轴的第二端固定有破碎叶片41,破碎叶片为螺旋叶片,横轴由液压马达驱动转动。机架在行进的过程中,破碎板实现对粪料的切断和拨动,而旋转的破碎叶片则用于实现对粪料的破碎。由于在机架的前侧和后侧均设有破碎板,因此该翻抛机无论向前行走,还是向后行走,均可以实现对粪料的翻抛。在两履带之间设有若干等间距设置的竖轴5,竖轴的上端与机架转动连接,并在机壳内设有驱动竖轴旋转的液压马达。竖轴包括两排,每排的若干竖轴左右等间距设置。而两排竖轴则前后设置,在竖轴上固定有提升叶片51,提升叶片为螺旋叶片,竖轴旋转时通过提升叶片可以实现对粪料的破碎和提升,提升后的粪料又在自重下下落。如图5所示,机壳上的控制器与行走机构信号连接,通过控制器控制行走机构的工作状态,如行走或停止、转向或直线移动。控制器还与遥控器信号连接,操作者手持遥控器,可以向信号接收模块发送信号,信号接收模块将信号传递至控制器,进而控制行走机构沿直线行走或转向,信号接收模块位于机壳内。机壳上的传感器包括温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和位置传感器,其中温度传感器用于实时监测粪料所处环境内的温度,湿度传感器用于实时监测粪料所处环境下的空气湿度。位置传感器则用于实时监测整个翻抛机所处的位置以及与粪池壁之间的距离,避免翻抛机在行走的过程中与粪池壁发生碰撞。摄像机用于实时录制粪池内翻抛机正在翻抛以及翻抛机前侧的粪料图像,摄像机录制的粪料图像可以上传至操作者的手持端,操作者通过手持端就可以观察到粪池内的粪料及翻抛情况,这样就避免了操作者置于粪料环境下时因粪料发酵产生有害气体威胁操作者健康。使用时,操作者手持遥控器操纵整个翻抛机在粪池内行走,翻抛机可以前进、后退,还能够转向。翻抛机在行走的过程中,通过破碎板实现对粪料的切断和破碎,通过破碎叶片实现对粪料的破碎,通过提升叶片实现对粪料的提升。破碎板在移动的过程中,将破碎板正前方的粪料推开至破碎板左右两侧,进而为行走机构的移动消除路障。为实现对履带轮的保护,在前后设置的破碎板之间设有护板22,护板位于履带的内侧且靠近履带轮。护板的设置,可以阻挡大量的粪料进入履带内。本技术至少具有以下优点:7、对场地的要求不高,只要场地是硬化地面,可防雨、防渗,就可使用,大大减少了投资成本;8、整体为自行走式,灵活使用,工作效率为传统翻抛机的2倍及以上;9、粪料发酵过程会产生大量的水雾和臭味,对人员有影响,本设备通过遥控操作,不需要人员进入现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绞龙式翻抛机,它包括机架,其特征是,还包括:/n行走机构,所述行走机构设置在机架底部;/n破碎板,所述破碎板设置在机架的前侧和后侧;/n竖轴,所述竖轴转动安装在机架上并位于左右设置的两个行走机构之间,在竖轴上固定有提升叶片;/n机壳,所述机壳固定在机架的顶部,在机壳内设有驱动竖轴、行走机构的液压马达,在机壳内设有控制器,控制器与行走机构信号连接;/n遥控器,遥控器与机壳内的信号接收模块信号连接,信号接收模块与控制器信号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绞龙式翻抛机,它包括机架,其特征是,还包括:
行走机构,所述行走机构设置在机架底部;
破碎板,所述破碎板设置在机架的前侧和后侧;
竖轴,所述竖轴转动安装在机架上并位于左右设置的两个行走机构之间,在竖轴上固定有提升叶片;
机壳,所述机壳固定在机架的顶部,在机壳内设有驱动竖轴、行走机构的液压马达,在机壳内设有控制器,控制器与行走机构信号连接;
遥控器,遥控器与机壳内的信号接收模块信号连接,信号接收模块与控制器信号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绞龙式翻抛机,其特征是,在机壳上还设有温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和位置传感器,湿度传感器用于监测粪料所处环境的湿度,温度传感器用于监测粪料所处环境的温度,位置传感器用于监测翻抛机所处的位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绞龙式翻抛机,其特征是,所述行走机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荣生余坤华孙守礼王怀中刘冰刘兴华成建国黄保华朱启开王建才呼红梅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省农业科学院畜牧兽医研究所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