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谷氨酰胺转氨酶的分离提纯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812929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08 00:5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谷氨酰胺转氨酶的分离提纯装置,包括提纯箱、支腿、箱门、第二转轴、第一密封盖、入料口、第一漏斗、滤网、吸铁石、出料口、第二密封盖、试管、塞子、挡板、第一转轴、缓冲盒、第二漏斗、纤维素层、凝胶层、把手、减速电机和搅拌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设计合理,位于第一密封盖底部的搅拌装置,加速了试剂中谷氨酰胺转胺酶与其他杂质的分离,再滤网过滤,减少试液中的杂质,便于下一步的提纯加工,应用范围较为广泛;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设计紧凑,缓冲盒内盛有pH7.0磷酸缓冲溶液,便于配置菌悬液,试管内部放置了纤维素层和凝胶层,便于将菌悬液经过两次过滤提纯处理,提高谷氨酰胺转胺酶的纯度,节约环保。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谷氨酰胺转氨酶的分离提纯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分离提纯装置,具体是一种谷氨酰胺转氨酶的分离提纯装置,属于分离提纯装置应用

技术介绍
谷氨酰胺转氨酶又称转谷氨酰胺酶(TG酶)是由331个氨基组成的分子量约38000的具有活性中心的单体蛋白质,其可催化蛋白质多肽发生分子内和分子间发生共价交联,从而改善蛋白质的结构和功能,对蛋白质的性质如:发泡性,乳化性,乳化稳定性,热稳定性、保水性和凝胶能力等效果显著,进而改善食品的风味、口感、质地和外观等。传统肉类加工工艺通常加入大量的盐和磷酸,以提高其持水力、连贯性和质地。近期,少盐少磷酸的食物被广泛推广,但其质地和物理性质都不尽如人意。TG酶可以替代部分通常肉制品加工中添加的品质改良剂—磷酸盐,生产低盐肉制品。可应用于水产加工品、火腿、香肠、面类、豆腐等等。TG酶在40~45℃、pH6-7的条件下,只需添加0.1-0.3%的量,即可达到明显的效果。一般的分离提纯装置结构简单,分离的过程缓慢,且分离的效果不理想,不便于下一步的提纯,而提纯一般只经过单次的提纯处理,纯度不够高,提纯过程比较浪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谷氨酰胺转氨酶的分离提纯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提纯箱(1)、第一漏斗(4)和两个第二漏斗(14),所述提纯箱(1)内腔顶部卡合有第一漏斗(4),所述第一漏斗(4)底部安装有两块挡板(12),两块所述挡板(12)左侧均固接有吸铁石(6),且两块所述挡板(12)右侧安装有第一转轴(11),两块所述挡板(12)之间转动连接,所述第一漏斗(4)下方安装有缓冲盒(13),所述缓冲盒(13)两侧卡合在提纯箱(1)侧壁上,对称设置的两个第二漏斗(14)固接在缓冲盒(13)下方,两个第二漏斗(14)底部均安装有试管(9),所述试管(9)内腔安装有纤维素层(15)和凝胶层(16),且所述试管(9)底端安...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谷氨酰胺转氨酶的分离提纯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提纯箱(1)、第一漏斗(4)和两个第二漏斗(14),所述提纯箱(1)内腔顶部卡合有第一漏斗(4),所述第一漏斗(4)底部安装有两块挡板(12),两块所述挡板(12)左侧均固接有吸铁石(6),且两块所述挡板(12)右侧安装有第一转轴(11),两块所述挡板(12)之间转动连接,所述第一漏斗(4)下方安装有缓冲盒(13),所述缓冲盒(13)两侧卡合在提纯箱(1)侧壁上,对称设置的两个第二漏斗(14)固接在缓冲盒(13)下方,两个第二漏斗(14)底部均安装有试管(9),所述试管(9)内腔安装有纤维素层(15)和凝胶层(16),且所述试管(9)底端安装有塞子(10);
所述提纯箱(1)底部安装有四个支腿(101),所述提纯箱顶部开设有入料口(3),所述入料口(3)外部套接有第一密封盖(2),且所述第一密封盖(2)底部固接有搅拌装置,所述提纯箱(1)一侧安装有箱门(10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谷氨酰胺转氨酶的分离提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装置包括减速...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穆宏伟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牧原香食品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天津;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