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动化控制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811296 阅读:7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08 00:0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自动化控制装置,包括转轴、伸缩弹簧、移动底板、双向电机、转动蜗杆、螺纹套筒、固定杆、拨杆以及正转按钮,卸料箱内部下侧安装有移动底板,移动底板下端面左右两侧对称安装有伸缩弹簧,移动底板下侧安装有正转按钮,操作箱内部中间位置装配有双向电机,双向电机上端面安装有转动蜗杆,转动蜗杆环形侧面啮合有螺纹套筒,双向电机右侧安装有固定杆,卸料箱下端面右侧焊接有拨杆,卸料箱右端面下侧安装有转轴,该设计解决了原有物料装卸需要人工操作,费时费力的问题,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合理,具备自动卸料功能,大大节省了人力物力,结构简单,实用性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自动化控制装置
本技术是一种自动化控制装置,属于自动化控制

技术介绍
自动化控制有半自动与全自动化,自动化控制是一种现代工业、农业、制造业等生产领域中机械电气一体自动化集成控制技术和理论。半自动化控制要人通过设施、设备、机械、仪器或手工等劳动力的参与。自动化控制技术广泛用于工业、农业、军事、科学研究、交通运输、商业、医疗、服务和家庭等方面。采用自动化控制不仅可以把人从繁重的体力劳动、部分脑力劳动以及恶劣、危险的工作环境中解放出来,而且能扩展人的器官功能,极大地提高劳动生产率,增强人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因此,自动化控制是工业、农业、国防和科学技术现代化的重要条件和显著标志。在现在许多生产线中需要对生产好的物品进行卸料,传统的卸料方式采用人工手动卸料,不仅费时费力,还增加了企业生产成本,现有的自动卸料装置结构复杂,不便于操作,使用成本较高,实用性较低,现在急需一种自动化控制装置来解决上述出现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目的是提供一种自动化控制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本技术结构合理,具备自动卸料功能,大大节省了人力物力,结构简单,实用性强。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自动化控制装置,包括控制面板、储物箱、卸料箱、操作箱以及自动卸料机构,所述操作箱内部设置有自动卸料机构,所述操作箱上端面安装有卸料箱,所述操作箱右端面焊接有储物箱,所述储物箱前端面右侧安装有控制面板,所述自动卸料机构包括转轴、伸缩弹簧、移动底板、双向电机、转动蜗杆、螺纹套筒、固定杆、反转按钮、拨杆以及正转按钮,所述卸料箱内部下侧安装有移动底板,所述移动底板下端面左右两侧对称安装有伸缩弹簧,所述移动底板下侧安装有正转按钮,所述操作箱内部中间位置装配有双向电机,所述双向电机上端面安装有转动蜗杆,所述转动蜗杆环形侧面啮合有螺纹套筒,所述双向电机右侧安装有固定杆,所述固定杆下端面右侧安装有反转按钮,所述卸料箱下端面右侧焊接有拨杆,卸料箱右端面下侧安装有转轴。进一步地,所述卸料箱下端面中间位置焊接有安装座,所述安装座内部穿插有转动杆。进一步地,所述卸料箱向右侧反转至一定角度时拨杆会触碰反转按钮。进一步地,所述伸缩弹簧安装有四组,且四组伸缩弹簧规格相同。进一步地,所述移动底板为可上下移动结构。进一步地,所述双向电机通过导线与外界交流接触器相连接,所述正转按钮通过导线与外界交流接触器正向连接,所述反转按钮通过导线与外界交流接触器反向连接,所述正转按钮和反转按钮均通过导线与控制面板相连接。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本技术的一种自动化控制装置,因本技术添加了转轴、伸缩弹簧、移动底板、双向电机、转动蜗杆、螺纹套筒、固定杆、反转按钮、拨杆以及正转按钮,该设计方便对物料进行自动卸料,有效节省了人力物力,解决了原有物料装卸需要人工操作,费时费力的问题,提高了本技术的自动卸料效果。卸料箱下端面中间位置焊接有安装座,安装座内部穿插有转动杆,该设计提高了螺纹套筒与卸料箱之间连接固定性,因卸料箱向右侧反转至一定角度时拨杆会触碰反转按钮,该设计使卸料箱可以自动恢复原位,因移动底板为可上下移动结构,该设计当移动底板上端面物料达到一定重量时,移动底板会按压正转按钮,从而使双向电机正转,本技术结构合理,具备自动卸料功能,大大节省了人力物力,结构简单,实用性强。附图说明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图1为本技术一种自动化控制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一种自动化控制装置中自动卸料机构的正视剖面图;图3为本技术一种自动化控制装置中自动卸料机构中A的放大图;图中:1-控制面板、2-储物箱、3-卸料箱、4-操作箱、5-自动卸料机构、51-转轴、52-伸缩弹簧、53-移动底板、54-双向电机、55-转动蜗杆、56-螺纹套筒、57-固定杆、58-反转按钮、59-拨杆、511-正转按钮、561-安装座。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技术。请参阅图1-图3,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自动化控制装置,包括控制面板1、储物箱2、卸料箱3、操作箱4以及自动卸料机构5,操作箱4内部设置有自动卸料机构5,操作箱4上端面安装有卸料箱3,操作箱4右端面焊接有储物箱2,储物箱2前端面右侧安装有控制面板1。自动卸料机构5包括转轴51、伸缩弹簧52、移动底板53、双向电机54、转动蜗杆55、螺纹套筒56、固定杆57、反转按钮58、拨杆59以及正转按钮511,卸料箱3内部下侧安装有移动底板53,移动底板53下端面左右两侧对称安装有伸缩弹簧52,移动底板53下侧安装有正转按钮511,操作箱4内部中间位置装配有双向电机54,双向电机54上端面安装有转动蜗杆55,转动蜗杆55环形侧面啮合有螺纹套筒56,双向电机54右侧安装有固定杆57,固定杆57下端面右侧安装有反转按钮58,卸料箱3下端面右侧焊接有拨杆59,卸料箱3右端面下侧安装有转轴51,该设计解决了原有物料装卸需要人工操作,费时费力的问题。卸料箱3下端面中间位置焊接有安装座561,安装座561内部穿插有转动杆,该设计提高了螺纹套筒56与卸料箱3之间连接固定性,卸料箱3向右侧反转至一定角度时拨杆59会触碰反转按钮58,该设计使卸料箱3可以自动恢复原位,伸缩弹簧52安装有四组,且四组伸缩弹簧52规格相同,该设计提高了伸缩弹簧52对移动底板53支撑性,移动底板53为可上下移动结构,该设计当移动底板53上端面物料达到一定重量时,移动底板53会按压正转按钮511,从而使双向电机54正转,双向电机54通过导线与外界交流接触器相连接,正转按钮511通过导线与外界交流接触器正向连接,反转按钮58通过导线与外界交流接触器反向连接,正转按钮511和反转按钮58均通过导线与控制面板1相连接,该设计使双向电机54可以自动正反转,进而使卸料箱3可以自动左右翻转。作为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首先将卸料箱3放置在外界机器出料口下侧,此时物料会从出料口掉落到移动底板53上端面,当物料堆积到一定重量时,移动底板53会向下侧移动按压正转按钮511,双向电机54通电正转带动转动蜗杆55,转动蜗杆55转动啮合螺纹套筒56,螺纹套筒56向上侧移动使卸料箱3向右侧翻转,物料会受重力影响向右侧滑落到储物箱2内部,当卸料箱3向右侧翻转一定距离时,拨杆59会按压反转按钮58,双向电机54通电反转进而使卸料箱3向左侧翻转恢复原位,此时操作人员通过控制面板1断开双向电机54电源即可,当物料滑落到储物箱2内部时,伸缩弹簧52的伸缩力会使移动底板53恢复原位。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技术的优点,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技术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自动化控制装置,包括控制面板、储物箱、卸料箱、操作箱以及自动卸料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操作箱内部设置有自动卸料机构,所述操作箱上端面安装有卸料箱,所述操作箱右端面焊接有储物箱,所述储物箱前端面右侧安装有控制面板;/n所述自动卸料机构包括转轴、伸缩弹簧、移动底板、双向电机、转动蜗杆、螺纹套筒、固定杆、反转按钮、拨杆以及正转按钮,所述卸料箱内部下侧安装有移动底板,所述移动底板下端面左右两侧对称安装有伸缩弹簧,所述移动底板下侧安装有正转按钮,所述操作箱内部中间位置装配有双向电机,所述双向电机上端面安装有转动蜗杆,所述转动蜗杆环形侧面啮合有螺纹套筒,所述双向电机右侧安装有固定杆,所述固定杆下端面右侧安装有反转按钮,所述卸料箱下端面右侧焊接有拨杆,卸料箱右端面下侧安装有转轴。/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动化控制装置,包括控制面板、储物箱、卸料箱、操作箱以及自动卸料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操作箱内部设置有自动卸料机构,所述操作箱上端面安装有卸料箱,所述操作箱右端面焊接有储物箱,所述储物箱前端面右侧安装有控制面板;
所述自动卸料机构包括转轴、伸缩弹簧、移动底板、双向电机、转动蜗杆、螺纹套筒、固定杆、反转按钮、拨杆以及正转按钮,所述卸料箱内部下侧安装有移动底板,所述移动底板下端面左右两侧对称安装有伸缩弹簧,所述移动底板下侧安装有正转按钮,所述操作箱内部中间位置装配有双向电机,所述双向电机上端面安装有转动蜗杆,所述转动蜗杆环形侧面啮合有螺纹套筒,所述双向电机右侧安装有固定杆,所述固定杆下端面右侧安装有反转按钮,所述卸料箱下端面右侧焊接有拨杆,卸料箱右端面下侧安装有转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璐
申请(专利权)人:辽宁建筑职业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辽宁;2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