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医疗垃圾分类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810592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07 23:4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医疗垃圾分类桶,包括支撑座、第一垃圾桶、第一圆环、第二圆环和半圆盖板,所述支撑座顶部一侧设有第一垃圾桶,所述支撑座顶部另一侧设有第二垃圾桶,所述第一垃圾桶和第二垃圾桶一侧顶部均通过螺栓安装有第一阻尼转轴,所述第一垃圾桶和第二垃圾桶顶部均通过第一阻尼转轴连接安装有第一圆环,所述第一圆环顶部设有卡环,所述卡环顶部卡设有第二圆环,所述第二圆环内安装有滑杆,所述滑杆两侧分别设有半圆盖板。整体垃圾桶在使用时,可满足人员对投送高度和角度的调节,可有效规避人员传统投放垃圾时所需的弯腰和掀盖的繁琐的操作,使人员可操作更适宜,有效提高人员工作效率和减少人员工作疲惫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医疗垃圾分类桶
本技术涉及垃圾桶
,特别涉及一种医疗垃圾分类桶。
技术介绍
垃圾分类一直是医院感染管理中一项重要工作,在面对日常的清创、换药、护士注射、输液等操作中,均会产生医疗垃圾,现有的医疗垃圾桶使用时普遍较低,且投放角度无法调节,使得医护人员需要反复弯腰、起立,一天工作下来,使得医护人员常常感到十分疲惫。专利号CN201620334402.X公布了一种可升降的旋转式医疗垃圾桶,支架上端设有液压气缸,所述液压气缸的下端设有桶盖,所述桶盖的外侧设有高压电网,所述高压电网的外侧设有紫外诱蚊灯,支架上还设有行程开关,支架的上部左端设有人体感应开关,支架的右侧设有智能控制系统。本技术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可以升降旋转,省时省力,还可以防止蚊蝇进入垃圾桶传播疾病,并可将垃圾桶周围的蚊蝇引诱并击毙,防止病毒传播。该可升降的旋转式医疗垃圾桶存在以下弊端:1、结构复杂,造价较高,在完成升降工作需要提供电力支撑,使得使用范围的局限性较大;2、该申请只能够完成升降工作,无法根据人员需求对投送的角度进行调节,使得人员投放垃圾时依旧需要保持垂直投送,操作不便;3、该申请中的桶盖无法实现自主回弹,使得人员依旧需要反复开盖工作。为此,我们提出一种医疗垃圾分类桶。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医疗垃圾分类桶,可以有效解决
技术介绍
中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医疗垃圾分类桶,包括支撑座、第一垃圾桶、第一圆环、第二圆环和半圆盖板,所述支撑座顶部一侧设有第一垃圾桶,所述支撑座顶部另一侧设有第二垃圾桶,所述第一垃圾桶和第二垃圾桶一侧顶部均通过螺栓安装有第一阻尼转轴,所述第一垃圾桶和第二垃圾桶顶部均通过第一阻尼转轴连接安装有第一圆环,所述第一圆环顶部设有卡环,所述卡环顶部卡设有第二圆环,所述第二圆环内安装有滑杆,所述滑杆两侧分别设有半圆盖板,所述第一垃圾桶和第二垃圾桶顶部两端分别通过转轴安装有第一连接杆,所述第一圆环两端分别通过转轴安装有第二连接杆,所述第一连接杆与第二连接杆之间通过第二阻尼转轴连接。进一步地,所述半圆盖板一端均通过杆套与滑杆套设连接,所述滑杆两端分别套设有扭力弹簧,所述扭力弹簧两端分别扣设与杆套一端和第二圆环内壁。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垃圾桶和第二垃圾桶内均套设有垃圾袋,所述垃圾袋顶端开口端卡设于第一圆环与第二圆环之间。进一步地,所述支撑座底部通过螺栓安装有可制动万向轮。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圆环、第二圆环和半圆盖板均为ABS塑料材料制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1.将垃圾袋由第一圆环套入垃圾桶内,再将第二圆环卡合至第一圆环的卡环上,实现对垃圾袋的固定,通过扭力弹簧的设置,当人员对半圆盖板上放设重物时,半圆盖板将会基于滑杆向下翻转,使得物品掉落至垃圾袋内,且物品掉落后,半圆盖板则利用扭力弹簧扭力实现回位,可使半圆盖板与第二圆环之间继续形成盖合状态;2.通过第一阻尼转轴可实现将第一圆环掀起,且通过第一连接杆与第二连接杆之间连接的第二阻尼转轴,可使第一圆环在嵌开后能够阻尼定位,进而可实现对第一圆环的使用角度和高度进行调节,以便于第二圆环和半圆盖板形成的投送口能够更加贴合使用者投送垃圾时的高度要求和角度要求,待整体垃圾桶装置使用结束后,人员利用第一阻尼转轴和第二阻尼转轴实现将第一圆环下降回位,进而便于人员进行正常的投送垃圾工作的使用;3.整体垃圾桶在使用时,可满足人员对投送高度和角度的调节,可有效规避人员传统投放垃圾时所需的弯腰和掀盖的繁琐的操作,使人员可操作更适宜,有效提高人员工作效率和减少人员工作疲惫感。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一种医疗垃圾分类桶的主视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一种医疗垃圾分类桶的侧视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一种医疗垃圾分类桶的第一垃圾桶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一种医疗垃圾分类桶的第二圆环分离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一种医疗垃圾分类桶的第二圆环俯视结构示意图。图中:1、支撑座;2、第一垃圾桶;3、第一圆环;4、第一阻尼转轴;5、卡环;6、第二圆环;7、第一连接杆;8、第二连接杆;9、第二阻尼转轴;10、垃圾袋;11、半圆盖板;12、滑杆;13、杆套;14、扭力弹簧;15、可制动万向轮;16、第二垃圾桶。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技术。如图1-5所示,一种医疗垃圾分类桶,包括支撑座1、第一垃圾桶2、第一圆环3、第二圆环6和半圆盖板11,所述支撑座1顶部一侧设有第一垃圾桶2,所述支撑座1顶部另一侧设有第二垃圾桶16,所述第一垃圾桶2和第二垃圾桶16一侧顶部均通过螺栓安装有第一阻尼转轴4,所述第一垃圾桶2和第二垃圾桶16顶部均通过第一阻尼转轴4连接安装有第一圆环3,所述第一圆环3顶部设有卡环5,所述卡环5顶部卡设有第二圆环6,所述第二圆环6内安装有滑杆12,所述滑杆12两侧分别设有半圆盖板11,所述第一垃圾桶2和第二垃圾桶16顶部两端分别通过转轴安装有第一连接杆7,所述第一圆环3两端分别通过转轴安装有第二连接杆8,所述第一连接杆7与第二连接杆8之间通过第二阻尼转轴9连接。其中,所述半圆盖板11一端均通过杆套13与滑杆12套设连接,所述滑杆12两端分别套设有扭力弹簧14,所述扭力弹簧14两端分别扣设与杆套13一端和第二圆环6内壁。其中,所述第一垃圾桶2和第二垃圾桶16内均套设有垃圾袋10,所述垃圾袋10顶端开口端卡设于第一圆环3与第二圆环6之间。本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垃圾袋10便于存放人员投送的垃圾。其中,所述支撑座1底部通过螺栓安装有可制动万向轮15。本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可制动万向轮15便于人员对整体装置进行移动。其中,所述第一圆环3、第二圆环6和半圆盖板11均为ABS塑料材料制作。本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ABS塑料材料制作的第一圆环3、第二圆环6和半圆盖板11具有良好的使用强度和韧性。需要说明的是,本技术为一种医疗垃圾分类桶,工作时,人员可将第一垃圾桶2和第二垃圾桶16放置于支撑座1上,通过第一垃圾桶2和第二垃圾桶16实现对垃圾的分类投放,且利用可制动万向轮15实现对垃圾桶进行移动,以提高使用的灵活性,使用时,人员取下第二圆环6,并将垃圾袋10由第一圆环3套入垃圾桶内,再将第二圆环6卡合至第一圆环3的卡环5上,实现对垃圾袋10的固定,通过扭力弹簧14的设置,当人员对半圆盖板11上放设重物时,半圆盖板11将会基于滑杆12向下翻转,使得物品掉落至垃圾袋10内,且物品掉落后,半圆盖板11则利用扭力弹簧14扭力实现回位,可使半圆盖板11与第二圆环6之间继续形成盖合状态,人员通过第一阻尼转轴4可实现将第一圆环3掀起,且通过第一连接杆7与第二连接杆8之间连接的第二阻尼转轴9,且第一连接杆7与第二连接杆8被拉伸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医疗垃圾分类桶,包括支撑座(1)、第一垃圾桶(2)、第一圆环(3)、第二圆环(6)和半圆盖板(11),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座(1)顶部一侧设有第一垃圾桶(2),所述支撑座(1)顶部另一侧设有第二垃圾桶(16),所述第一垃圾桶(2)和第二垃圾桶(16)一侧顶部均通过螺栓安装有第一阻尼转轴(4),所述第一垃圾桶(2)和第二垃圾桶(16)顶部均通过第一阻尼转轴(4)连接安装有第一圆环(3),所述第一圆环(3)顶部设有卡环(5),所述卡环(5)顶部卡设有第二圆环(6),所述第二圆环(6)内安装有滑杆(12),所述滑杆(12)两侧分别设有半圆盖板(11),所述第一垃圾桶(2)和第二垃圾桶(16)顶部两端分别通过转轴安装有第一连接杆(7),所述第一圆环(3)两端分别通过转轴安装有第二连接杆(8),所述第一连接杆(7)与第二连接杆(8)之间通过第二阻尼转轴(9)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医疗垃圾分类桶,包括支撑座(1)、第一垃圾桶(2)、第一圆环(3)、第二圆环(6)和半圆盖板(11),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座(1)顶部一侧设有第一垃圾桶(2),所述支撑座(1)顶部另一侧设有第二垃圾桶(16),所述第一垃圾桶(2)和第二垃圾桶(16)一侧顶部均通过螺栓安装有第一阻尼转轴(4),所述第一垃圾桶(2)和第二垃圾桶(16)顶部均通过第一阻尼转轴(4)连接安装有第一圆环(3),所述第一圆环(3)顶部设有卡环(5),所述卡环(5)顶部卡设有第二圆环(6),所述第二圆环(6)内安装有滑杆(12),所述滑杆(12)两侧分别设有半圆盖板(11),所述第一垃圾桶(2)和第二垃圾桶(16)顶部两端分别通过转轴安装有第一连接杆(7),所述第一圆环(3)两端分别通过转轴安装有第二连接杆(8),所述第一连接杆(7)与第二连接杆(8)之间通过第二阻尼转轴(9)连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红英朱彬
申请(专利权)人:资阳市人民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