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锁筒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810361 阅读:3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07 23:3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童锁筒,其包括底筒、筒套、童锁以及筒盖;底筒为一端开口一端封闭的中空结构;筒套为两端开口且呈中空结构,筒套部分插入底筒并形成固定连接,筒套外漏于底筒的部分设有第一通孔;童锁包括锁环和凸台,锁环收容固定于筒套内并与筒套的内壁贴合,凸台穿过第一通孔设置;筒盖为一端开口一端封闭的中空结构,且筒盖上设有第二通孔,第二通孔与第一通孔大小相等,筒盖套设于筒套并使所述凸台穿设于所述第一通孔和所述第二通孔,挤压所述凸台致使锁环产生形变,从而使凸台从第二通孔收缩至第一通孔,以使所述筒盖从下至上移出。该结构可以防止儿童打开筒盖,且结构简单,使用方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童锁筒
本技术属于包装
,具体地涉及一种防止儿童开启的童锁筒。
技术介绍
通常的瓶子是由瓶盖和瓶体螺纹配合构成,儿童往往会模仿大人动作旋开瓶盖误食里面的物品而发生伤害。中国专利201110343844.2介绍了一种用于药瓶的防止儿童开启装置,瓶体和瓶盖通过螺纹配合,瓶体具有肩台,瓶口封贴有密封膜,瓶体的肩台和瓶盖之间装有能将瓶体和瓶盖相对固定的锁紧机构,该锁定机构具有一个被设置于肩台的弹簧顶触的锁圈,锁圈的上表面与瓶盖构成可分合的凹凸配合结构,下表面和瓶体的肩台构成的凹凸配合结构。然而,这种瓶子的缺陷是结构复杂,制造成本高。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新的防止儿童开启的童锁筒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使用方便的防止儿童开启的童锁筒。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童锁筒,包括底筒、固定于所述底筒的筒套、收容于所述筒套内的童锁以及套设于所述筒套远离所述底筒一端的筒盖;所述底筒为一端开口一端封闭的中空结构;所述筒套为两端开口且呈中空结构,所述筒套部分插入所述底筒并形成固定连接,所述筒套外露于所述底筒的部分设有第一通孔;所述童锁包括锁环和由所述锁环向外延伸的凸台,所述锁环为具有断口的环状结构,所述锁环收容固定于所述筒套内并与所述筒套的内壁贴合,所述凸台穿过所述第一通孔设置;所述筒盖为一端开口一端封闭的中空结构,且所述筒盖上设有第二通孔,所述第二通孔与所述第一通孔大小相等,所述筒盖套设于所述筒套并使所述凸台穿设于所述第一通孔和所述第二通孔,挤压所述凸台致使所述锁环产生形变,从而使所述凸台从第二通孔收缩至所述第一通孔,以使所述筒盖从下至上移出。优选的,所述底筒、所述筒套以及所述筒盖均为纸质材料制成。优选的,所述童锁由塑料制成。优选的,所述第一通孔和所述第二通孔均为圆形孔。优选的,所述凸台的形状为圆柱体。相较于现有技术,本技术的童锁筒,所述底筒为一端开口一端封闭的中空结构;所述筒套为两端开口且呈中空结构,所述筒套部分插入所述底筒并形成固定连接,所述筒套外露于所述底筒的部分设有第一通孔;所述童锁包括锁环和由所述锁环向外延伸的凸台,所述锁环为具有断口的环状结构,所述锁环收容固定于所述筒套内并与所述筒套的内壁贴合,所述凸台穿过所述第一通孔设置;所述筒盖为一端开口一端封闭的中空结构,且所述筒盖上设有第二通孔,所述第二通孔与所述第一通孔大小相等,所述筒盖套设于所述筒套并使所述凸台穿设于所述第一通孔和所述第二通孔,挤压所述凸台致使所述锁环产生形变,从而使所述凸台从第二通孔收缩至所述第一通孔,以使所述筒盖从下至上移出。因按压所述凸台需要一定的力,而儿童一般无法实现,从而避免了儿童无意间打开筒盖,达到了防止儿童开启的作用,即实现童锁功能,且该童锁筒结构简单,使用方便。附图说明为了使本技术的内容更加清晰,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的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附图,其中:图1为本技术童锁筒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童锁筒的立体结构部分分解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童锁筒的立体结构分解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照图1-3所示,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童锁筒100,包括底筒1、固定于所述底筒1的筒套2、收容于所述筒套2内的童锁3以及套设于所述筒套2远离所述底筒1一端的筒盖4。所述底筒1为一端开口一端封闭的中空结构,比如圆柱体,用于盛放一些颗粒状、粉尘等物品。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底筒1由纸质材料制成的。所述筒套2为两端开口且呈中空结构,所述筒套2部分插入所述底筒1并形成固定连接,所述筒套2外漏于所述底筒1的部分设有第一通孔21。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筒套2的形状与所述底筒1的形状相匹配,比如为圆柱体结构,且所述筒套2为纸质材料制成的。所述童锁3包括锁环31和由所述锁环31向外延伸的凸台32,所述锁环31为具有断口的环状结构,所述锁环31收容固定于所述筒套2内并与所述筒套2的内壁贴合,所述凸台32穿过所述第一通孔21设置。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童锁3由弹性材料制成,比如塑料;所述锁环31为具有断口的环状结构,使所述锁环31的弹性性能更优。所述筒盖4为一端开口一端封闭的中空结构,所述筒盖4上还设有第二通孔41,所述第二通孔41与所述第一通孔21大小相等。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筒盖4套设于所述筒套2并使所述凸台32穿设于所述第一通孔21和所述第二通孔41,挤压所述凸台32致使所述锁环31产生形变,从而使所述凸台32从所述第二通孔41收缩至所述第一通孔21,以使所述筒盖4从下至上移出。因按压所述凸台32需要一定的力,而儿童一般无法实现,从而避免了儿童无意间打开筒盖4,达到了防止儿童开启的作用,即实现童锁功能,且该童锁筒结构简单,使用方便。相较于现有技术,本技术的童锁筒,所述底筒为一端开口一端封闭的中空结构;所述筒套为两端开口且呈中空结构,所述筒套部分插入所述底筒并形成固定连接,所述筒套外露于所述底筒的部分设有第一通孔;所述童锁包括锁环和由所述锁环向外延伸的凸台,所述锁环为具有断口的环状结构,所述锁环收容固定于所述筒套内并与所述筒套的内壁贴合,所述凸台穿过所述第一通孔设置;所述筒盖为一端开口一端封闭的中空结构,且所述筒盖上设有第二通孔,所述第二通孔与所述第一通孔大小相等,所述筒盖套设于所述筒套并使所述凸台穿设于所述第一通孔和所述第二通孔,挤压所述凸台致使所述锁环产生形变,从而使所述凸台从第二通孔收缩至所述第一通孔,以使所述筒盖从下至上移出。因按压所述凸台需要一定的力,而儿童一般无法实现,从而避免了儿童无意间打开筒盖,达到了防止儿童开启的作用,即实现童锁功能,且该童锁筒结构简单,使用方便。以上实施例仅为清楚说明本技术所作的举例,并非对实施方式的限定;本技术的范围包括并不限于上述实施例,凡是按照本技术的形状、结构所作的等效变化均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童锁筒,其特征在于,所述童锁筒包括底筒、固定于所述底筒的筒套、收容于所述筒套内的童锁以及套设于所述筒套远离所述底筒一端的筒盖;所述底筒为一端开口一端封闭的中空结构;所述筒套为两端开口且呈中空结构,所述筒套部分插入所述底筒并形成固定连接,所述筒套外露于所述底筒的部分设有第一通孔;所述童锁包括锁环和由所述锁环向外延伸的凸台,所述锁环为具有断口的环状结构,所述锁环收容固定于所述筒套内并与所述筒套的内壁贴合,所述凸台穿过所述第一通孔设置;所述筒盖为一端开口一端封闭的中空结构,且所述筒盖上设有第二通孔,所述第二通孔与所述第一通孔大小相等,所述筒盖套设于所述筒套并使所述凸台穿设于所述第一通孔和所述第二通孔,挤压所述凸台致使所述锁环产生形变,从而使所述凸台从第二通孔收缩至所述第一通孔,以使所述筒盖从下至上移出。/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童锁筒,其特征在于,所述童锁筒包括底筒、固定于所述底筒的筒套、收容于所述筒套内的童锁以及套设于所述筒套远离所述底筒一端的筒盖;所述底筒为一端开口一端封闭的中空结构;所述筒套为两端开口且呈中空结构,所述筒套部分插入所述底筒并形成固定连接,所述筒套外露于所述底筒的部分设有第一通孔;所述童锁包括锁环和由所述锁环向外延伸的凸台,所述锁环为具有断口的环状结构,所述锁环收容固定于所述筒套内并与所述筒套的内壁贴合,所述凸台穿过所述第一通孔设置;所述筒盖为一端开口一端封闭的中空结构,且所述筒盖上设有第二通孔,所述第二通孔与所述第一通孔大小相等,所述筒盖套设于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贵防
申请(专利权)人:泰格工艺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中国香港;8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