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虫捕捉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807084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07 22:3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昆虫捕捉器(10),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昆虫捕捉器,该昆虫捕捉器包括后壳体(12)、覆盖件(16)和光源(22),覆盖件(16)能够使光透过,该光源包括发射紫外(UV)光的发光二极管(以下称为LED)。更具体地,光源(22)朝向昆虫俘获或杀死装置(100),并且光源(22)被阻止透过覆盖件(16)直接向外导向。在一个优选实施例中,光源安装在承载构件(24)上,承载构件(24)被成形为使得所发射的光大致平行于后壳体和昆虫俘获装置的平面(X‑X)定向并散开。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昆虫捕捉器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昆虫捕捉器,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昆虫捕捉器,其包括后壳体、覆盖件和光源,所述覆盖件能够使光从中透过,所述光源包括发光二极管(在下文中,发光二极管“LightEmittingDiode”被简称为LED),所述发光二极管发射紫外(UV)光。
技术介绍
已知有各种类型的昆虫捕捉器。一种特别常见的捕捉器类型(特别是用于飞虫的捕捉器类型)包括容纳在壳体中的昆虫引诱装置,例如荧光紫外线光源和昆虫捕捉或杀死装置,例如黏性的板或纸,或电子灭蝇器。飞虫被吸引到捕捉器,通过开口进入壳体,在捕捉装置上被捕获,或者因击中灭虫器而被杀死。为了保持俘获(或杀死)效率,需要定期地更换黏性板或纸和/或清洗捕捉器。黏性板或纸也需要检查并保存记录。灯也需要清洗,因为昆虫会“焊”到灯泡上,而且在任何情况下,灯的寿命都是有限的。具有胶粘板的这种类型的一种典型基本捕捉器在EP1457111中公开,并且包括具有最内表面的半透明覆盖件,其有助于使捕捉器的紫外线发射最大化,从而提高俘获效率。相关同族文献EP0947134要求保护这种捕捉器的另一个方面,该捕捉器适于确保昆虫俘获装置在很大程度上不容易通过覆盖件而被看到。为此,并且在一个特别有利的实施例中,覆盖件包括百叶窗开口,该百叶窗开口成角度,以便也防止当大致垂直于后壳体的平面而查看时,能看见胶粘板。一种更有利的布置是百叶窗开口围绕中央点成对地设置,以分别提供向下和向上的拐折。这种布置有助于在捕捉器底部吸入空气。然而,常规式UV荧光灯管的运行费用可观,而且需要定期更换。KR20160028318公开了一种使用在460-550纳米波长范围内操作的LED灯泡的灯捕捉器。KR20170017186公开了一种使用在350-370纳米波长范围内操作的LED管的灯捕捉器。WO2016310905公开了一种具有双重功能的LED单元。它发出380-410(紫外线)和700-1500(红外线)两种波长的光,前者提供杀菌功能,后者提供干燥功能,该装置用于杀死果蝇。WO2009131340公开了一种替代型荧光灯泡的LED。KR2017000393公开了一种UVLED灯泡,其在一个管中包括两个LED,以解决当装配在常规设备中时的极性问题。从所有这些技术中显而易见的是,它建立在传统技术的基础上,并且假设LED必须以等同于传统紫外线灯泡的方式而被装配。申请人已经认识到,情况并非如此,替代型构造和捕捉器设计是可能的,其结果是捕捉器设计可以被简化并获得更高的俘获效率。本专利技术的一个目的,是从制造和/或维护的角度提供一种更简单或更便宜的捕捉器。一个可替代和更进一步的目的,是提高俘获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用于捕获或杀死昆虫的捕捉器,其包括:a.后壳体;b.昆虫俘获或杀死装置;c.昆虫吸引光源;以及d.覆盖件,其包括允许昆虫进入捕捉器的开口,通过该开口分散昆虫吸引光;其中,光源包括发射紫外线(UV)辐射的LED。有利地,LED安装在所述后壳体与覆盖件之间,使得所发射的光不直接向外传输。优选地,光在捕捉器内被导向,并且更优选地,光大致平行于后壳体的平面而被导向(被称为180度-相对于向外90度(向壳体外)或者向内90度(朝向后壳体))。所用LED具有以下规格:表1因此,在一个实施例中,光可以跨越正60度至负60度(展幅),以及正45度至负45度(展幅)、正30度至负30度(展幅)以及正15度至负15度(展幅)辐射的平面而被导向。这可以通过LED的自然构型或通过使用引导件或挡板来实现,所述引导件或挡板例如为U形的或其他屏蔽形的构件,其将光导引到期望的方向。通过基本上在该平面内导向光,已经发现,俘获效率获得了显著提高(与按照常规荧光紫外灯管的取向将光导向到捕捉器外相比)。为了便于实现这一点,将LED灯阵列安装在后壳体与昆虫俘获或杀死装置的前方,并且在覆盖件的后方,在安装件上,并且光在捕捉器内被导向或导引。优选地,安装件位于后壳体的周边处或从后壳体的周边嵌入,并且包括一对或两对相面对的LED承载构件,或者具有大致圆形的构型,使得各个LED以相面对的关系而定向,以将光导引至捕捉器的中央。优选地,一个或更多个LED承载构件呈大致U形,以阻止光直接向外、穿过覆盖件或直接向内射到昆虫俘获装置上,也就是说:把入射角控制为例如正/负45度、正/负30度和正/负15度。LED的使用,还避免了镇流器的需要,在本专利技术的捕捉器中,省却了镇流器(或者说缺省了镇流器)。优选地,捕捉器包括峰值波长为360至370纳米的30至40个LED。优选地,捕捉器是智能可联网式捕捉器。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二方面,提供一种将飞虫吸引到昆虫捕捉器的方法,该方法包括:使LED发出的光产生发散,所述LED通过半透明的覆盖件发射紫外线(UV)辐射,以将昆虫吸引到昆虫捕捉器中。当然,本专利技术的捕捉器可以包括传统捕捉器的所有其他特征,例如在例如WO2009/133372和EP2651214中公开的那些特征。附图说明将参考以下附图,通过实例的方式进一步描述本专利技术的各个方面,附图中:图1是典型的现有技术昆虫捕捉器的分解立体图,其中示出,覆盖件被移除,并且框架稍微打开,具有常规式UV荧光灯管;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捕捉器,其上带有覆盖件;图3是本专利技术的捕捉器,其中,移除了覆盖件,以示出后壳体、昆虫俘获装置、反射器和含LED的安装件;而图4是一张比较照片,显示了点亮的昆虫捕捉器,示出了带有常规式荧光灯管的昆虫捕捉器(上图)和带有LED的昆虫捕捉器(下图)的对比。具体实施方式图1示出了典型的现有技术昆虫捕捉器(10)。它包括许多基本部件:后壳体(12)、荧光形式的光源、紫外线发射管(22)、昆虫俘获装置(100)以及覆盖件(16)。该图示出的荧光灯管,承载于铰接至后壳体的框架上。后壳体的平面和昆虫俘获装置沿X-X方向延伸。相比之下,如图2、3和4(下图)所示,本专利技术的昆虫捕捉器(10)包括覆盖件(16),该覆盖件遮蔽LED以使之不可见。通过覆盖件开口(18)(当关灯时)可以看到的只是胶粘板(100)的一小部分、支承着LED的安装件(14)的一小部分以及反射器(44)的一小部分。参考图3,安装件(14)从后壳体(12)突出并安装到后壳体(12),并且包括两对相面对的LED承载构件(24a;24b),其从后壳体的周边(20)嵌入。实验(见下文)表明,这种构型能够显著地改善昆虫俘获。这种构型,或例如大致圆形的构型,将各个LED定向成相面对的关系,以将光导向捕捉器的中央(26)。使俘获效率最大化的另一个重要特征是对LED加以屏蔽,使得光在平行于后壳体(12)的平面(X-X)中被导向。这可以通过将LED容纳在例如为大致U形的LED承载构件(24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捕获或杀死昆虫的捕捉器(10),所述捕捉器包括:/na.后壳体(12);/nb.昆虫俘获或杀死装置(100);/nc.昆虫吸引光源(22),其包括发射紫外线(UV)辐射的发光二极管(LED);以及/nd.覆盖件(16),其包括允许昆虫进入所述捕捉器的开口(18),昆虫吸引光通过所述开口分散;/n其中,所述光源(22)朝着所述昆虫俘获或杀死装置(100)而定向。/n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71023 GB 1717415.21.一种用于捕获或杀死昆虫的捕捉器(10),所述捕捉器包括:
a.后壳体(12);
b.昆虫俘获或杀死装置(100);
c.昆虫吸引光源(22),其包括发射紫外线(UV)辐射的发光二极管(LED);以及
d.覆盖件(16),其包括允许昆虫进入所述捕捉器的开口(18),昆虫吸引光通过所述开口分散;
其中,所述光源(22)朝着所述昆虫俘获或杀死装置(100)而定向。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捕捉器,其中,所述光源(22)被阻止透过所述覆盖件(16)直接向外导向。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捕捉器,其中,所述发光二极管容纳在一个或更多个承载构件(24)中。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捕捉器,其中,所述一个或更多个承载构件(24)被成形为使得所发射的光大致平行于后壳体和昆虫俘获装置的平面(X-X)而被导向并且朝着后壳体和昆虫俘获装置的平面(X-X)而散开。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捕捉器,其中,朝向所述昆虫俘获或杀死装置和/或所述覆盖件的散开角度为至多45度。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捕捉器,其中,朝向所述昆虫俘获或杀死装置的散开角度为至多45度。


7.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捕捉器,其中,当在实例的受控条件下测试时,俘获效率在一小时内大于70%。


8.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捕捉器,其中,发光二极管(22)的阵列安装在所述后壳体(12)和昆虫俘获装置(100)前方,并且在所述覆盖件(16)后方,在安装件(14)上。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捕捉器,其中,所述安装件(14)位于所述后壳体的周边(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M·V·凯C·巴普提斯塔
申请(专利权)人:勃兰登堡英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英国;GB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