蓄热式加热炉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80698 阅读:23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蓄热式加热炉,包括其内设置炉墙的炉体,内置有蓄热室,并通过炉体与蓄热室分别连通的空气和/或煤气管道,其特征在于它是在炉体(1)内被加热物体上、下位置端设置空气和/或煤气蓄热室,该蓄热室全部水平嵌在炉墙(16)内。(*该技术在201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蓄热式加热炉
技术介绍
蓄热式加热炉应用蓄热室原理是将空气或空气、煤气预热到~1000℃左右,排烟温度≤150℃,这样即可以大幅度节能,又可以使用单一低热值燃料如高炉煤气,将被加热物体加热到需要的温度。目前使用的蓄热式加热炉有内置式,外置式等。1、内置式蓄热式加热炉,蓄热体在蓄热室内垂直放置,蓄热室放置在炉体下部,至使炉子基础比较深。蓄热室内蓄热体上、下空间较大,使用时煤气浪费较大。由于该结构的墙内有通道施工要求比较严,而且墙内有通道可能会影响炉体寿命。另外,由于采用被加热物体的上、下喷口直通,导致被加热物体上、下炉温调节困难,而且氧化铁皮进入蓄热室后,蓄热体上部易板结。2、外置式蓄热式加热炉,蓄热体在蓄热室有垂直放置也有水平放置。蓄热体垂直放置时蓄热室同炉墙拖开,由于蓄热室本身需要隔热,所以蓄热室体积大,蓄热室散热量大。蓄热体水平放置时,蓄热室一部分在炉墙内,一部分在炉墙外,由于受炉体本身结构的制约和蓄热室本身需要隔热的要求,使其每一个蓄热室内蓄热体体积受到限制,很难适应炉子高产的需求。另外,该蓄热室一部分在炉墙外,增加了炉墙散热。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解决上述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蓄热式加热炉,通过改善加热炉蓄热室的设置形式及蓄热体,使其蓄热供热能力增大,而且提高了加热炉的整体使用寿命。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解决方案是这样来完成的一种蓄热式加热炉,它是在炉体内被加热物体上、下位置端设置蓄热室,该蓄热室全部水平嵌在炉墙内。所述的蓄热室是由带有的蓄热室前、后通道的中间设置蓄热体构成。所述的蓄热体由陶瓷蜂窝蓖、陶瓷球和耐热钢蜂窝蓖组合构成。在所述的每一蓄热室上至少有一个喷口同炉膛相通。所述的空气和/或煤气蓄热室在水平方向上交错布置。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突出的实质性特点有1、蓄热室水平全部嵌在炉墙内,独特的结构使蓄热室的面积大大增加,每个蓄热室内的蓄热体量多,则每个蓄热室的供热能力大,适合高炉底应力的加热炉。2、蓄热室水平全部嵌在炉墙内,蓄热室向炉外散热降到极限。3、蓄热室水平全部嵌在炉墙内,使蓄热式加热炉结构紧凑,炉墙内无上下通道,炉墙寿命长,不占炉体外的空间。4、蓄热体为陶瓷蜂窝蓖、陶瓷球、耐热钢蜂窝蓖组合式蓄热体,整体蓄热体阻力小,气体在蓄热室的空塔流速可达1.5m/s。组合式蓄热体,使蓄热体从高温到低温厚度是变化的,可实现蓄热体长寿命。6、被加热物体上下均设有蓄热室,使被加热物体上下温度可调。本技术的显著特点是蓄热室水平全部嵌在炉墙内,这样使得每个蓄热室的供热能力增大,同等产量下,应用本技术的蓄热式加热炉较长规蓄热式加热炉炉长缩短1/5。附图说明图1是本新型的安装系统示意图。图2是图1炉体蓄热室A-A剖面结构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新型作进一步的描述。由图1给出了蓄热式加热炉的安装系统,它包括炉体1,其上分别装有空气/烟气管道2或煤气/烟气管道3。该空气/烟气管道2与空气换向阀4一端联通,换向阀4的另一端与空气管道5、空气侧排烟管6联通。煤气/烟气管道3与煤气换向阀7一端联通。煤气换向阀7的另一端同煤气管道8、煤气侧排烟管9联通。所述的空气/烟气管道2或煤气/烟气管3与炉体1内的蓄热室联通。图2给出了炉体蓄热室A-A的剖面结构,它是采用了炉体1的两侧设置的炉墙16上分布设置蓄热室。该蓄热室全部水平嵌在炉墙16内。每一蓄热室均由其带有蓄热室前、后通道11和15及位于两通道中间的蓄热体构成。并通过蓄热室前通道11与炉墙16上气体喷口10相通,通过炉墙16上气体喷口10与炉膛相通,使气体通过蓄热室直接喷入炉内。所述的蓄热体是由内向外依次排列由陶瓷蜂窝蓖12、陶瓷球13和耐热钢蜂窝蓖14组合构成。其中选用120mm-200mm厚的陶瓷蜂窝蓖12;400mm-500mm厚的Φ15mm的陶瓷球13;10mm-50mm厚的耐热钢蜂窝蓖14。上述全部水平嵌在炉墙16内的蓄热室,应分布在炉内被加热物体上、下位置端,以保证炉温的可调性。上述的每一蓄热室上至少开有一个气体喷口10同炉膛相通。若选用空气、煤气双预热则空气蓄热室、煤气蓄热室在水平方向上交错布置。本蓄热式加热炉的使用方法是炉体两侧相对设置的蓄热室,其工作状态分为A状态和B状态。A状态在炉体左侧排烟给蓄热室蓄热,右侧蓄热室给助燃空气预热或给煤气预热;B状态在炉体右侧排烟给蓄热室蓄热,左侧蓄热室给助燃空气预热或给煤气预热。在A状态时,空气、煤气经各自管道通过空气换向阀、煤气换向阀进入右侧蓄热室,气体流经蓄热体后,被加热到接近炉膛温度,然后经过各自的喷口进入炉膛,由于空气喷口、煤气喷口交错布置,经预热后的空气煤气立即燃烧,加热物料。此时,左侧蓄热室牌排烟状态,高温烟气从左侧喷口进入所有蓄热室,水平流经蓄热室,烟气余热传递给蓄热体后,以低于150℃的温度经管道、换向阀后排入大气。B状态时,左右两侧的工作状态相切换。一个状态的工作时间为60-120秒。采用本新型的加热炉,蓄热室水平全部嵌在炉墙内,这样使得每个蓄热室的供热能力增大,同等产量下,应用本技术的蓄热式加热炉较常规蓄热式加热炉炉长缩短1/5。权利要求1.一种蓄热式加热炉,包括其内设置炉墙的炉体,内置有蓄热室,并通过炉体与蓄热室分别连通的空气和/或煤气管道,其特征在于它是在炉体(1)内被加热物体上、下位置端设置空气和/或煤气蓄热室,该蓄热室全部水平嵌在炉墙(16)内。2.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蓄热式加热炉,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蓄热室是由带有的蓄热室前、后通道(2、6)的中间设置蓄热体构成。3.按权利要求2所述的蓄热式加热炉,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蓄热体由陶瓷蜂窝蓖(12)、陶瓷球(13)和耐热钢蜂窝蓖(14)组合构成。4.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蓄热式加热炉,其特征在于每一蓄热室上至少有一个喷口(10)同炉膛相通。5.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蓄热式加热炉,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空气和/或煤气蓄热室在水平方向上交错布置。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蓄热式加热炉,包括内置有炉墙的炉体,其内置有蓄热室并通过炉体与蓄热室分别连通的空气和/或煤气管道,其中在炉体内被加热物体上、下位置端设置空气和/或煤气蓄热室,该蓄热室全部水平嵌在炉墙内。因而使得每个蓄热室的供热能力增大,同等产量下,较常规蓄热式加热炉炉长缩短1/5。而且蓄热体可从高温到低温厚度是变化的,可提高其使用寿命。文档编号F27B9/00GK2625824SQ03243968公开日2004年7月14日 申请日期2003年4月8日 优先权日2003年4月8日专利技术者温向阳, 王晓红, 李学峰, 宫绍华, 温华琳 申请人:北京金信合达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温向阳王晓红李学峰宫绍华温华琳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金信合达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