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数据发送、接收方法、装置、终端及通信设备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806691 阅读:5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07 22:25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数据发送、接收方法、装置、终端及通信设备,其中,数据传输方法包括:获取通信设备为所述终端配置的在一个频带资源上的至少两套预配置资源;在一个频带资源上的预配置资源产生冲突时,在冲突时刻,若所述终端不能同时使用产生冲突的预配置资源进行数据传输,则从产生冲突的预配置资源中确定一套预配置资源进行上行数据发送。本方案能够解决对于同一时刻一个BWP上仅支持传输一个TB的终端,如果同时有多套预配置资源且时域上存在碰撞时终端如何选择具体使用哪套预配置资源的问题;从而保证数据的正确传输,很好的解决了现有技术中一个BWP上多套预配置资源冲突后无法正确进行数据传输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数据发送、接收方法、装置、终端及通信设备
本专利技术涉及通信
,特别是指一种数据发送、接收方法、装置、终端及通信设备。
技术介绍
在NR(NewRadio,新空口)Rel-15(版本15)版本,一个BWP(BandWidthPart,频带部分)上最多只能有一套预配置资源;而Rel-16版本之后,一个BWP上可能会同时有多套SPS(Semi-PersistentScheduling,半持续调度)资源。然而,考虑到终端能力,终端在同一时刻可能仅支持传输一个TB(TransmissionBlock,传输块)。如果终端在一个BWP上同时配置多套预配置资源,那么多套SPS资源在时域上可能冲突(如图1所示),且目前未提供一个BWP上多套预配置资源冲突后如何处理的方案,导致无法正确进行数据传输。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数据发送、接收方法、装置、终端及通信设备,解决现有技术中一个BWP上多套预配置资源冲突后无法正确进行数据传输的问题。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上行数据发送方法,应用于终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上行数据发送方法,应用于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行数据发送方法包括:/n获取通信设备为所述终端配置的在一个频带资源上的至少两套预配置资源;/n在一个频带资源上的预配置资源产生冲突时,在冲突时刻,若所述终端不能同时使用产生冲突的预配置资源进行数据传输,则从产生冲突的预配置资源中确定一套预配置资源进行上行数据发送。/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上行数据发送方法,应用于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行数据发送方法包括:
获取通信设备为所述终端配置的在一个频带资源上的至少两套预配置资源;
在一个频带资源上的预配置资源产生冲突时,在冲突时刻,若所述终端不能同时使用产生冲突的预配置资源进行数据传输,则从产生冲突的预配置资源中确定一套预配置资源进行上行数据发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上行数据发送方法,其特征在于,从产生冲突的预配置资源中确定一套预配置资源进行数据传输,包括:
从产生冲突的预配置资源中自行确定一套预配置资源进行上行数据发送;或者
根据所述通信设备与所述终端之间的约定信息,从产生冲突的预配置资源中确定一套预配置资源进行上行数据发送;或者
根据所述通信设备发送的指示信息,从产生冲突的预配置资源中确定一套预配置资源进行上行数据发送。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上行数据发送方法,其特征在于,从产生冲突的预配置资源中确定一套预配置资源进行上行数据发送包括以下至少一项:
从产生冲突的预配置资源中选择周期最小的预配置资源进行上行数据发送;
从产生冲突的预配置资源中选择能够容纳最多数据的预配置资源进行上行数据发送;
根据所述终端当前业务的服务质量要求,从产生冲突的预配置资源中选择预配置资源进行上行数据发送;以及,
若是配置授权类型1的预配置资源和配置授权类型2的预配置资源之间产生冲突,则选择配置授权类型2的预配置资源或者选择配置授权类型1的预配置资源进行上行数据发送;
其中,配置授权类型1的预配置资源是指所述通信设备通过无线资源控制RRC信令给所述终端分配的能够直接使用的传输资源;
配置授权类型2的预配置资源是指所述通信设备通过RRC信令给所述终端分配的、在通过物理下行控制信道PDCCH信令激活后才能够使用的传输资源。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上行数据发送方法,其特征在于,指示信息为针对所述终端配置的在一个频带资源上的预配置资源产生冲突时所需使用的预配置资源的标识信息;或者
指示信息为针对所述终端配置的在一个频带资源上的预配置资源产生冲突时产生冲突的预配置资源的优先级使用顺序。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上行数据发送方法,其特征在于,传输所述指示信息时使用无线资源控制RRC信令、媒体接入控制单元MACCE或物理层控制信令。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上行数据发送方法,其特征在于,RRC信令为携带预配置资源的RRC信令,或者
RRC信令为携带逻辑信道配置信息的RRC信令。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上行数据发送方法,其特征在于,RRC信令为携带逻辑信道配置信息的RRC信令时,针对不同逻辑信道,在一个频带资源上的预配置资源产生冲突时,不同逻辑信道所需使用的预配置资源相同或者不同;或者
RRC信令为携带逻辑信道配置信息的RRC信令时,针对不同逻辑信道,在一个频带资源上的预配置资源产生冲突时,不同逻辑信道对应的产生冲突的预配置资源的优先级使用顺序相同或者不同。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上行数据发送方法,其特征在于,若传输所述指示信息时使用MACCE,则使用专用的逻辑信道标识LCID标识所述MACCE。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上行数据发送方法,其特征在于,若所述指示信息为针对所述终端配置的在一个频带资源上的预配置资源产生冲突时所需使用的预配置资源的标识信息,则:
MAC子头至少包含LCID指示域;且MACCE仅携带一个预配置资源的标识信息,剩余的比特位为预留域;或者
MAC子头至少包含LCID指示域;且MACCE至少包含逻辑信道标识以及逻辑信道对应的在一个频带资源上的预配置资源产生冲突时,所需使用的预配置资源的标识信息,剩余的比特位为预留域。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上行数据发送方法,其特征在于,MAC子头还包括长度指示域,剩余比特位为预留域。


11.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上行数据发送方法,其特征在于,若所述指示信息为针对所述终端配置的在一个频带资源上的预配置资源产生冲突时产生冲突的预配置资源的优先级使用顺序,则:
MAC子头至少包含LCID指示域;且MACCE按照预配置资源的标识的顺序,依次携带产生冲突的预配置资源的标识对应的优先级指示信息,剩余的比特位为预留域。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上行数据发送方法,其特征在于,产生冲突的预配置资源的套数为所述通信设备允许为所述终端配置的最大的预配置资源套数。


13.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上行数据发送方法,其特征在于,MAC子头还包含长度指示域,剩余比特位为预留域。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上行数据发送方法,其特征在于,产生冲突的预配置资源是所述通信设备为所述终端实际配置的预配置资源。


15.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上行数据发送方法,其特征在于,若所述指示信息为针对所述终端配置的在一个频带资源上的预配置资源产生冲突时产生冲突的预配置资源的优先级使用顺序,则:
MAC子头至少包含LCID指示域和长度指示域,剩余比特位为预留域;且MACCE包含比特映射bitmap指示域,以及bitmap指示为1的预配置资源的优先级指示信息,剩余的比特位为预留域;其中,bitmap指示域包含至少两个比特,每个比特用于指示当前MACCE是否包含与该比特关联的预配置资源的优先级指示信息;或者
MAC子头至少包含LCID指示域和长度指示域,剩余比特位为预留域;且MACCE分别针对每个逻辑信道配置逻辑信道标识、逻辑信道对应的bitmap指示域,以及bitmap指示为1的预配置资源的优先级指示信息,剩余的比特位为预留域;其中,逻辑信道对应的bitmap指示域包含至少两个比特,每个比特用于指示针对所述逻辑信道,当前MACCE是否包含与该比特关联的预配置资源的优先级指示信息。


1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上行数据发送方法,其特征在于,若传输所述指示信息时使用物理层控制信令,则所述指示信息携带在预配置资源激活的物理下行控制信道PDCCH信令中;或者采用单独的物理层控制信令携带所述指示信息。


1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上行数据发送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根据所述通信设备发送的指示信息,从产生冲突的预配置资源中确定一套预配置资源进行上行数据发送之前,还包括:
向所述通信设备上报所述终端的能力指示信息;
接收所述通信设备根据所述能力指示信息下发的指示信息;
其中,所述能力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终端在同一时刻在同一个频带资源上是否能够同时在至少两套预配置资源上进行数据传输。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上行数据发送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频带资源的指示方式包括:
所述频带资源所在的频点和带宽;或者
所述频带资源所在的频带组合bandcombination标识信息。


1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上行数据发送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通信设备为与所述终端通信的网络设备或者其他终端。


20.一种上行数据接收方法,应用于通信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行数据接收方法包括:
为终端配置在一个频带资源上的至少两套预配置资源;
在一个频带资源上的预配置资源产生冲突时,在冲突时刻,使用所述终端从产生冲突的预配置资源中确定的预配置资源进行上行数据接收。


21.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上行数据接收方法,其特征在于,在使用所述终端从产生冲突的预配置资源中确定的预配置资源进行上行数据接收之前,还包括:
接收所述终端发送的能力指示信息;
根据所述能力指示信息,确定指示信息,并将所述指示信息发送给所述终端;
其中,所述能力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终端在同一时刻在同一个频带资源上是否能够同时在至少两套预配置资源上进行数据传输。


22.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上行数据接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指示信息为针对所述终端配置的在一个频带资源上的预配置资源产生冲突时所需使用的预配置资源的标识信息;或者
所述指示信息为针对所述终端配置的在一个频带资源上的预配置资源产生冲突时产生冲突的预配置资源的优先级使用顺序。


23.根据权利要求22所述的上行数据接收方法,其特征在于,传输所述指示信息时使用无线资源控制RRC信令、媒体接入控制单元MACCE或物理层控制信令。


24.根据权利要求23所述的上行数据接收方法,其特征在于,RRC信令为携带预配置资源的RRC信令,或者
RRC信令为携带逻辑信道配置信息的RRC信令。


25.根据权利要求24所述的上行数据接收方法,其特征在于,RRC信令为携带逻辑信道配置信息的RRC信令时,针对不同逻辑信道,在一个频带资源上的预配置资源产生冲突时,不同逻辑信道所需使用的预配置资源相同或者不同;或者
RRC信令为携带逻辑信道配置信息的RRC信令时,针对不同逻辑信道,在一个频带资源上的预配置资源产生冲突时,不同逻辑信道对应的产生冲突的预配置资源的优先级使用顺序相同或者不同。


26.根据权利要求23所述的上行数据接收方法,其特征在于,若传输所述指示信息时使用MACCE,则使用专用的逻辑信道标识LCID标识所述MACCE。


27.根据权利要求26所述的上行数据接收方法,其特征在于,若所述指示信息为针对所述终端配置的在一个频带资源上的预配置资源产生冲突时所需使用的预配置资源的标识信息,则:
MAC子头至少包含LCID指示域;且MACCE仅携带一个预配置资源的标识信息,剩余的比特位为预留域;或者
MAC子头至少包含LCID指示域;且MACCE至少包含逻辑信道标识以及逻辑信道对应的在一个频带资源上的预配置资源产生冲突时,所需使用的预配置资源的标识信息,剩余的比特位为预留域。


28.根据权利要求27所述的上行数据接收方法,其特征在于,MAC子头还包括长度指示域,剩余比特位为预留域。


29.根据权利要求26所述的上行数据接收方法,其特征在于,若所述指示信息为针对所述终端配置的在一个频带资源上的预配置资源产生冲突时产生冲突的预配置资源的优先级使用顺序,则:
MAC子头至少包含LCID指示域;且MACCE按照预配置资源的标识的顺序,依次携带产生冲突的预配置资源的标识对应的优先级指示信息,剩余的比特位为预留域。


30.根据权利要求29所述的上行数据接收方法,其特征在于,产生冲突的预配置资源的套数为所述通信设备允许为所述终端配置的最大的预配置资源套数。


31.根据权利要求29所述的上行数据接收方法,其特征在于,MAC子头还包含长度指示域,剩余比特位为预留域。


32.根据权利要求31所述的上行数据接收方法,其特征在于,产生冲突的预配置资源是所述通信设备为所述终端实际配置的预配置资源。


33.根据权利要求26所述的上行数据接收方法,其特征在于,若所述指示信息为针对所述终端配置的在一个频带资源上的预配置资源产生冲突时产生冲突的预配置资源的优先级使用顺序,则:
MAC子头至少包含LCID指示域和长度指示域,剩余比特位为预留域;且MACCE包含比特映射bitmap指示域,以及bitmap指示为1的预配置资源的优先级指示信息,剩余的比特位为预留域;其中,bitmap指示域包含至少两个比特,每个比特用于指示当前MACCE是否包含与该比特关联的预配置资源的优先级指示信息;或者
MAC子头至少包含LCID指示域和长度指示域,剩余比特位为预留域;且MACCE分别针对每个逻辑信道配置逻辑信道标识、逻辑信道对应的bitmap指示域,以及bitmap指示为1的预配置资源的优先级指示信息,剩余的比特位为预留域;其中,逻辑信道对应的bitmap指示域包含至少两个比特,每个比特用于指示针对所述逻辑信道,当前MACCE是否包含与该比特关联的预配置资源的优先级指示信息。


34.根据权利要求23所述的上行数据接收方法,其特征在于,若传输所述指示信息时使用物理层控制信令,则所述指示信息携带在预配置资源激活的物理下行控制信道PDCCH信令中;或者采用单独的物理层控制信令携带所述指示信息。


35.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上行数据接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使用所述终端从产生冲突的预配置资源中确定的预配置资源进行上行数据接收,包括:
根据所述指示信息,确定所述终端从产生冲突的预配置资源中确定的预配置资源;
根据确定的预配置资源进行上行数据接收。


36.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上行数据接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使用所述终端从产生冲突的预配置资源中确定的预配置资源进行上行数据接收,包括:
根据所述通信设备与所述终端之间的约定信息,确定所述终端从产生冲突的预配置资源中确定的预配置资源;
根据确定的预配置资源进行上行数据接收。


37.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上行数据接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通信设备为与所述终端通信的网络设备或者其他终端。


38.一种下行数据发送方法,应用于通信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下行数据发送方法包括:
为终端在一个频带资源上配置至少两套预配置资源;
在一个频带资源上的预配置资源产生冲突时,在冲突时刻,若所述终端不能同时使用产生冲突的预配置资源进行数据传输,则从产生冲突的预配置资源中确定一套预配置资源与所述终端进行下行数据发送。


39.根据权利要求38所述的下行数据发送方法,其特征在于,从产生冲突的预配置资源中确定一套预配置资源与所述终端进行下行数据发送,包括:
从产生冲突的预配置资源中自行确定一套预配置资源与所述终端进行下行数据发送;或者
根据所述通信设备与所述终端之间的约定信息,从产生冲突的预配置资源中确定一套预配置资源与所述终端进行下行数据发送;或者
根据所述通信设备产生的指示信息,从产生冲突的预配置资源中确定一套预配置资源与所述终端进行下行数据发送。


40.根据权利要求39所述的下行数据发送方法,其特征在于,从产生冲突的预配置资源中确定一套预配置资源与所述终端进行下行数据发送包括以下至少一项:
从产生冲突的预配置资源中选择周期最小的预配置资源与所述终端进行下行数据发送;
从产生冲突的预配置资源中选择能够容纳最多数据的预配置资源与所述终端进行下行数据发送;
根据所述终端当前业务的服务质量要求,从产生冲突的预配置资源中选择预配置资源与所述终端进行下行数据发送;以及,
若是配置授权类型1的预配置资源和配置授权类型2的预配置资源之间产生冲突,则选择配置授权类型2的预配置资源或者选择配置授权类型1的预配置资源与所述终端进行下行数据发送;
其中,配置授权类型1的预配置资源是指所述通信设备通过无线资源控制RRC信令给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亚利
申请(专利权)人: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